数学课的几种引入法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摘要:数学课的引入法很多,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积极因素,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数学课堂;引入法;探索;试验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使用新教材五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引入方法。

  一、温故知新引入法

  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时,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然后问: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是矩形,也是菱形,那么正方形应该具有怎么样的性质呢?一个四边形是不是正方形又该怎样判定呢?这样引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判定方法。

  二、类比引入法

  在讲分式的性质、分式的加减时,可以从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加减为例类比。分数的性质是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数,分数的值不变。分数有分子、分母、分数的值这三个量,分式也有分子、分母、分式的值这三个量,那么分式的性质又怎么样?只是将分数的基本性质中的“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数”,替代为“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就是分式的性质。分数的加减分为同分母和异分母的分数的加减两类,而分式的加减也分为同分母和异分母的分式的加减两类,它们的计算法则是可以类比的。通过分数与分式的类比,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地认识分式,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比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三、动手实践引入法

  动手实践引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让学生动手将课前已经准备好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四、反馈引入法

  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对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引入新课。如在上概率课时,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游戏是否公平”的题目让学生讨论。例如:同桌甲乙两人玩抛掷骰子游戏,骰子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为1、2、3、4、5、6,依据骰子的点数之和的奇偶性来决定胜负,甲选定奇数,乙选定偶数,这个游戏对双方是否公平?

  五、设疑式引入法

  设疑式引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一位同学不小心把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打碎成一块三角形和一块四边形,他该带哪块碎片到玻璃店去就能割出跟亲戚家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我向同学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六、演示教具引入法

  演示教具引入法能使学生对抽象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固定圆,让直线运动,或者直线与圆都运动,让学生观察直线与圆有几个交点,位置有什么变化?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固定其中一个圆,让另一个圆运动,或者两个圆都运动,让学生观察两圆之间有几个交点,位置有什么变化?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七、直接引入法

  直接引入法是一上课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方法。如在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直接提出思考问题,通过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反过来,直接引出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把定理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清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后,师生共同证明。

  总之,数学课的引入法很多,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积极因素,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潘晓华



相关链接>>

1、决战2015高考数学之五月冲刺复习(学生版)

2、全国各地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调研数学(理)试题汇总

3、全国2015届中考数学模拟试题汇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264073.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学习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