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发现者 | 试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880年达尔文(英国) | 但测光照射金丝雀?草胚芽鞘 |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 |
切取胚芽鞘的尖端 | |||
胚芽鞘尖端用一个锡箔小帽罩起来,但测光照射 | |||
用锡箔遮住胚芽鞘尖端下段,给予单测光照射 | |||
1910年詹森(丹麦) | 在胚芽鞘的切面上放一个琼脂片,再将切下的尖端放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射 |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 |
1914年拜尔(匈牙利) | 切去胚芽鞘尖端并将尖端放回切面的一侧,在黑暗中生长一段时间,发现胚芽鞘弯向放尖端的对侧生长 |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 |
1928年温特(荷兰) | 将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 |
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 |||
1931奶奶郭葛(荷兰) | 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液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
3、运输
(1)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倒过来运输。
如下图:
(2)横向运输:在单侧光或重力作用下还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茎、根等处的横向运输。这种运输往往与单方向刺激有关,
如下图:
A、B为极性运输;C、D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
3.分布
(1)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
(2)生长旺盛部位>衰老组织,如幼根>老根。
知识拓展:
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胚芽鞘实验中四个重要部位
①生长素产生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②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下部的一段。
③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④弯曲生长的部位??下部的一段。
2、植物生长状况的判断方法
①先看有无生长素的产生,有则生长,无则不生长。
②再看生长素在植物体生长部位的分布。若均匀,则直立生长;不均匀,则弯曲生长,至于向哪面弯曲.要看所研究的材料。
③若是茎或胚芽鞘,则一般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弯曲;若是根则一般要向生长素多的一侧弯曲。
3、植物的向光性分析
①概念: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②产生条件:单侧光。
③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④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生长部位。
⑤作用原理: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于向光侧,由于极性运输引起尖端以下伸长区的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如图:
⑥实例:根的向重力性、向水性、向肥性,釜的背重力性。
4、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验证实验
甲、乙两组相豆对比,共同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306343.html
相关阅读:生物设计实验步骤常用“四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