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民健康成为“幸福资本”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结伴登山健身,邀亲友一起打球、游泳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运动成了不少人的假日休闲方式。既锻炼体魄,又能在交流中增进感情,体育锻炼的魅力值正在不断攀升。然而,各地体育场馆数量不足与长期闲置并存的尴尬,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大家的运动生活。正因如此,当近日有媒体重提这一话题时,再次引发公众热议。

增加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呼声,首先来自公众的健康需求。目前,一些地方的大型体育场馆,与公众真正的使用需求存在脱节,在高维护成本的现实面前,运营常常会陷入难以为继的窘境。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大型体育场馆中,标准体育场占据体育场馆总数超过60%,但每周吸引超过500人次健身的仅占不到55%。收费过高、管理不善、发展模式陈旧、服务理念落后种种因素的叠加,使其难以发挥出应有的辐射效应。

学校的体育场馆和中小型健身场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可是,由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馆,占全国体育场馆总面积的53.01%,目前整体开放率仍在低位徘徊。而中小型、社区型健身场馆,因为总体数量少、消费价格不菲,远远无法满足民众需要。至于30多万个小型室外体育场地,在部分城市甚至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机。

据调查,在20岁以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超过20%的人认为当前体育场地设施离期望值相差较远,有65.2%的人希望建设社区(乡镇)健身活动中心。健身热情高,奈何场地少,可以说,体育场地供给的结构性失衡,是制约公众将锻炼计划转化为行动的重要客观因素。唯有继续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为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搭建好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好场地不足,设施、服务配套跟不上需求等问题,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参与度才有可能水涨船高。

从这个角度来说,扫清观念、体制障碍,推动全民健身的普及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增进民生福祉,增强人民获得感的必要之举。也正因此,近年来,国家体育部门多次督促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各地政府也逐渐把全民健身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关键在于对症下药,辨证施治。适合老人、妇女和儿童的健身路径多,专项场地少;适合晨晚练、女性和文体合一的利用性场地多,专用性场地少;室外场地多,室内场地少。有学者曾用三多三少概括国内的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体育事业的改革,需要盘活资源存量,做好增量文章,打通影响产业发展的肠梗阻。当更多的体育场地进入全民健身模式,公众每一份激情、每一滴汗水,才能找到释放与挥洒的合适空间。

今年笋子明年竹,少年身壮老年福。国民的健康,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体育运动则是实现健康的最有效投资。人均约1.5平方米,约合23张A4纸大小的体育场地面积,比10年前增长了40%,但相比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从现在起,相关单位主动干起来,老百姓主动练起来,全民健身蓬勃发展,国民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的愿景,必能早日成为我们深以为傲的幸福资本,工作、生活的动力之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333301.html

相关阅读:高考政治主观题万能答题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