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7
题。
张翥,字仲举,晋宁人。其父为吏,从征江南,调饶州安仁县典史,又为杭州钞库副使。翥少时,负其才隽,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翥一旦翻然改曰:“
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
乃谢客,闭门读书,昼夜不暂辍,因受业于李存先生。存家安仁,江东大儒也,其学传于陆九渊氏,翥从之游,道德性命之说,多所研究。未几,留杭,又从仇远先生学。远于诗最高,翥学之,尽得其音律之奥,于是翥遂以诗文知名一时。已而薄游维扬,居久之,学者及门甚众。
至元末,同郡傅岩起居中书,荐翥隐逸。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生。寻退居淮东。会朝廷修辽、金、宋三史,起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史成,历应奉、修撰,迁太常博士,升礼仪院判官,又迁翰林,历直学士、侍讲学士,乃以侍读兼祭酒。翥勤于诱掖后进,绝去崖岸,不徒以师道自尊,用是学者乐亲炙之。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尝奉旨诣中书,集议时政,众论蜂起,翥独默然。丞相搠思监曰:“
张先生平日好论事,今一语不出,何耶?”
翥对曰:“
诸人之议,皆是也。但事势有缓急,施行有先后,在丞相所决耳。”
搠思监善之。明日,除集贤学士,俄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阶荣禄大夫。
孛罗帖木儿之入京师也,命翥草诏,削夺扩廓帖木儿官爵,且发兵讨之,翥毅然不从。左右或劝之,翥曰:“
吾臂可断,笔不能操也。”
天子知其意不可夺,乃命他学士为之。孛罗帖木儿虽知之,亦不以为怨也。及孛罗帖木儿既诛,诏乃以翥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仍翰林学士承旨致仕,给全俸终其身。二十八三月卒,八十二。
翥长于诗,其近体、长短句尤工。文不如诗,而每以文自负。常语人曰:“
吾于文已化矣,盖吾未尝构思,特任意属笔而已。”
它日,翰林学士沙剌班示以所为文,请易置数字,苦思者移时,终不就。沙剌班曰:“
先生于文,岂犹未化耶,何思之苦也?”
翥因相视大笑。盖翥平日善谐谑,出谈吐语,辄令人失笑,一座尽倾,入其室,蔼然春风中也。所为诗文甚多。无丈夫子。及死,国遂亡,以故其遗稿不传。其传者,有律诗、乐府,仅三卷。翥尝集兵兴以来死节死事之人为书,曰《忠义录》,识者韪之。(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七十三)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负其才隽 依恃,凭仗
B.
诱掖后进 引导扶持
C.
绝去崖岸 山崖、堤岸
D.
俄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 交还官职,即退休
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有以经义/
请问者必历举众说/
为之折衷/
论辩之际/
杂以谈笑/
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
B.
有以经义/
请问者必历举众说/
为之折衷/
论辩之际/
杂以谈笑无不厌/
其所得而后已
C.
有以经 义请问者/
必历举众说/
为之折衷/
论辩之际/
杂以谈笑无不厌/
其所得而后已
D.
有以经义请问者/
必历举众说/
为之折衷/
论辩之际/
杂以谈笑/
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张翥少时,虽有才华,但豪放不羁,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
B.
至元末,张翥受同郡傅岩的举荐,担任国子监的助教,分教上都的学生。
C.
在一次朝议时,张翥认为国事有缓有急,实行起来有先有后,关键在于丞相的决断。
D.
张翥在诗歌方面,尤其在近体诗 和词上很擅长,平日喜欢开玩笑,诙谐,幽默。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翥一旦翻然改曰:“
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
(5
分)
(2
)吾于文已化矣,盖吾未尝构思,特任意属笔而已。(5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4
.C
(崖岸:矜庄,孤高)
5
.D
6.B
(张翥担任“
国子助教”
,”
分教上都生”
是在至正初)
7
.(1
)不屑于把学业放在心上,他父亲为此而担忧。张翥一天幡然醒悟,改过说:“
父亲不要担忧,现在请(让我)改变,(专心于)学业.”
(“
屑”“
翻然改”“
易业”
各1
分,大意对可酌情给分,句意2
分)
(
2
)我在写文章(或散文)方面已经出神入化了,我不曾(认真)构思,只是(或不过)随意地写作(或用笔写)罢了。(
“
化
”“
特
”“
任意
”
各
1
分,句意
2
分,
“
盖
”
翻译成
“
大概
”
不扣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347269.html
相关阅读:“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潘将军失珠》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浩字伯深》阅读答案及翻译
《冷泉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