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古典诗歌的“情理交通”》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古典诗歌的 情理交通 这里所说的 情 ,既包括情感,也包括诗歌的美感; 理 则不只是一般的 理趣 ,更侧重指一种人生体悟。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但我以为没有纯粹的 情 或纯粹的 理 古典诗歌的“
情理交通”

这里所说的“
情”
,既包括情感,也包括诗歌的美感; “
理”
则不只是一般的“
理趣”
,更侧重指一种人生体悟。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但我以为没有纯粹的“
情”
或纯粹的“
理”
。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
情”
和“
理”
总是共生交织的,也就是说,情感和体悟总是同时出现的。凡体悟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而从情感中也总能得到一些体悟。这些情感和体悟是超越了技术层面的东西,只有投入一己的人生体验,拿它去和古人碰撞,你才能读懂古人,和他们息息相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中去,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人生,进而思索探求自己的人生。这样,读诗就不再是文学鉴赏或研究层面的一种行为,而是上升为一种生命方式,一种活法。这才是高境界,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读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那么豪隽,那么豁达,那么纯净,那么不经意,他把自己的人生浓缩在一场雨中,我们的人生也随之绽出洗礼过的清新和芬芳。再读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那种孤寂,那种落寞,那种忧患,那种清醒,我们在人生低谷当中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形吗?可谁能像黄仲则说得这样透彻?

名篇之所以为名篇,名句之所以为名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可以挑动别人的生命之弦,形成长时间的共振和回响。我在读古诗词时经常有一些篇句萦回脑际。仅以近古的创作而言,比如黄庭坚的“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灯”
,比如吴文英的“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比如袁凯的 “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比如张文光的“
偶得故人天上句,如怀明月夜中行”
,他们会让我感到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流逝。这些诗句像烙铁一样,会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

在为一家期刊作龚自珍诗选时,我在很有限的篇幅中略去了不少名篇,而选入了一首一般选家都不会注意的《己亥杂诗》第八十首:“
夜思师友泪滂沱,光影犹存急网罗。言行较详官阀略,报恩如此疚心多。”
为何如此?龚定庵写出了我的心声!在讲解部分我写道:“
诗有多种读法,其中一种与龄和阅历有关。如上这一首不太引人注意的诗,以前我读不懂,大概也是不会选的。但近日先师严迪昌先生遽归道山,在写完一篇纪念他的文章之后读到这篇作品,则如中雷击,轰然而有共鸣,刹那间体会到了定庵写下此二十八字时内心的沉痛和悲凉。”

读诗,说到底是读人,读人生,能读到这个境界是一种幸福。
1
.下列关于“
情理交通”
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谓“
情”
,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所谓“
理”
,则更倾向于指人生体悟。
B
.在优秀诗歌中,没有纯粹的“
情”
和“
理”
,两者常常共生交织,同时出现。
C
.我们只有做到和古人“
情理交通”
,才能真正读得懂诗歌,而技术层面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D
.“
情理交通”
不仅指诗歌中的“
情”“
理”
共生交织,更指读者要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和古人“
交通”

2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深透地道出了对孤寂与落寞的感悟,读过这首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触。
B
.名句之为名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道出了人们普遍存有的情感、体悟,从而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C
.“
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流逝”
和上文黄庭坚、吴文英、袁凯、张文光的诗句内涵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D
.由于作者悲痛的心情和《己亥杂诗》第八十首“
思师友”
的情境十分契合,所以读后作者“
如中雷击”
,于是他读懂了诗歌的“
沉痛和悲凉”

3
.对全文意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读者能不能读懂诗歌,不仅和他的艺术修养有关,更和他的人生体悟相关。
B
.常人的境界不高,因为他们没有把读诗上升到一种生命方式。
C
.能“
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
的,应该就是能和自己建立起“
情理交通”
关系的诗句。
D
.我们的人生体悟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诗歌反过来也能给我们的人生以启示。

答案分析;
1
.D
 解析:A
项,“
情”
还包括“
美感”
;B
项,“
常常”
不对,原文是“
总是”
;C
项,“
技术层面”
是读懂诗歌的基础。
2
.A
 解析:原文“
我们在人生低谷当中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形”
暗含有过这样情形的人才能对这句诗特别有感触,而不是“
读过这首诗的人都会”

3
.B
 解析:B
项,偷换概念,强加因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391869.html

相关阅读:《墨家刹那辉煌之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了?》阅读答案及解题指导
在诗与思的辩难中,我看到的最有力的文字来自同样“富有热情与痛
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阅读答案
宗白华《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阅读答案
《历史性的活化、延伸与推进》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