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
韩国的古书,
说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
微服出访,
路过一片农田,
坐下来休息,
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
便问农夫,
你这两头牛,
哪一头更棒呢?
农夫看着他,
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
牛到一旁吃草,
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
低声细气地说,
告诉你吧,
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
问,
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
农夫答道,
牛虽是畜类,
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
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
那头虽然尽了力,
但仍不够优秀的牛,
心里会很难过
……
由此想到人,
想到孩子,
想到青。
无论多么聪明的牛,
都不会比一个发育健全的人,
哪怕是稍明事理的儿童,
更敏感和智慧。对照那个对牛的心理体贴入微的农夫,
世上做成人做领导做有权评判他人的人,
是不是经常在表扬或批评的瞬间,
忽略了一份对心灵的抚慰?
父母常常以为小孩子是没有或是缺乏自尊心的。随意地大声呵斥他们,
为了一点小小的过错,
唠叨不止。不管是什么场合,
有什么人在场,
只顾自己说得痛快,
全然不理会小小的孩子是否承受得了。以为只要是良药,
再苦涩,
孩子也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吞下去。孩子越痛苦,
越说明对这次教育的印象越深刻,
越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力。
这样的父母,
实在是想错了。
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唯一缰绳,
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它的本质是一种对自己的珍惜和对他人的敬重,
是对社会公有法则的遵守服从。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无穷的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
无论他今后所受的教育如何专业,
心理的阴暗和残缺都很难弥补,
人格将潜伏下巨大危机。
人们常常以为只有批评才需注重场合,
若是表扬,
在任何时机任何情形下都是适宜的。这也是一个误区。
批评就像是冰水,
表扬好比是热敷,
彼此的温度不相同,
但都是疗伤治痛的手段。批评往往能使我们清醒,
凛然一振,
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失,
迸发挺进的激奋。表扬则像温暖宜人的沐浴,
使人血脉贲张,
意气风发,
产生勃兴向上的豪情。
但如果是在公众场合的批评和表扬,
除了对直接对象的鞭挞和鼓励,
还会涉及同时聆听的他人的反应。更不消说领导者常用的策略往往是这样;
对个别人的批评一般也是对大家的批评,
对某个人的表扬更是对大多数人的无言鞭策。至于做父母的,
当着自家的孩子,
频频提到别人孩子的品行作为,
无论批评还是表扬,
再幼稚的孩子也都晓得,
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沙射影。
批评和表扬永远是双刃剑。使用得好,
犀利无比,
斩出一条通达的道路,
使我们快速向前。使用得不当,
就可能伤了自己也伤了他人,
滴下一串串淋漓的鲜血。
我想,
对于孩子来说,
凡是隶属天分的那一部分,
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
都不必过多地拘泥于此。就像玫瑰花的艳丽和小草的柔弱,
都有浓重的不可抵挡的天意蕴藏其中,
无论其个体如何努力,
可改变的幅度不会很大,
甚至丝毫无补。玫瑰花绝不会变成绿色,
小草也永无芬芳。
人也一样。我们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比如相貌,
比如身高,
比如气力的大小,
比如智商的高
?
低
……
在
?
这一范畴里,
都大不必过多地表扬或批评。夸奖这个小孩子是如何美丽,
那个又是如何聪明,
不但无助于他人有的放矢地学习,
把别人的优点化为自己的长处,
反倒会使没有受表扬的孩子滋生出满腔的怨怼,
使那受表扬的衍生出莫名的优越。批评也是一样,
奚落这个孩子笨,
嘲笑那个孩子傻,
他们自己无法选择换一副大脑或是神经,
只会悲观丧气,
也许从此自暴自弃。旁的孩子在这种批评中无端地得了傲视他人的资本,
便可能沾沾自喜起来,
松懈了努力。
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
应该是人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它们是评价态度的标尺而不是鉴定天资的分光镜。我们可以批评孩子的懒散,
而不应当指责儿童的智力。我们可以表扬女孩把手帕洗得洁净,
而不宜夸赏她的服装高贵。我们可以批评临阵脱逃的怯懦无能,
却不要影射先天的多病与体弱。我们可以表扬经过锻炼的强壮机敏,
却不必太在意得自遗传的高大与威猛
……
不宜的批评和表扬,
如同太冷的冰水和太热的蒸汽,
都会对我们的精神造成破坏。孩子的皮肤与心灵,
更为精巧细腻。他们自我修复的能力还不够顽强,
如果伤害太深,
会留下终生难复的印迹,
每到雨天便阵阵作痛。遗下的疤痕,
侵犯了人生的光彩与美丽。
山野中的一个农夫,
对他的牛,
都倾注了那样的淳厚的爱心。人比牛更加敏感,
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
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
轻轻地说
……
6.
文章开篇引述韩国古书上的小故事,
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何作用?
解析:首先要回答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然后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从对畜类的评说,
引申到对人的评说,
从而引出
”
心灵的抚慰
”
这一论题。
7.
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和所用的艺术手法。
(1)
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唯一缰绳,
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
(2)
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
应该是人们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
解析:(1)
这是个比喻句,
所谓
”
唯一缰绳,
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
”
,
强调的是人在接受教育、完善自我的过程中,
不可伤及其自尊心。同时,
人也要自觉克制自己。
”
唯一
”
更是突出了人接受教育、改造的关键在于内因。
(2)
这是个比拟句,
”
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
”
说的就是其运用范围。如果标准过高,
人们可望而不可即,
批评和表扬都是无用功。如果伤及受教育者的自尊,
那就会适得其反。
参考答案:(1)
”
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唯一缰绳
”
运用了比喻手法,
强调人在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而重塑自己的过程中,
需要拥有个人的尊严,
同时自觉地尊重他人,
遵守、服从社会公有法则。本句意在说明内省和自制的关键作用。
(2)
”
驰骋疆域
”
运用了比拟手法。批评和表扬的目的都是促人上进,
它应当控制在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有所进步的范围之内。本句为批评和表扬的广度、深度划定了界标。
8.
结合全文,
谈谈你对文章标题
”
附耳细说
”
的理解。
解析:文章阐述的是关于如何批评和如何表扬的问题,
也就是如何维护尊严。
参考答案:文章主要阐述批评和表扬的适度问题,
说明尊重被教育者的尊严的重要性。
”
附耳细说
”
,
属于人们交往的
”
亲密距离
”
,
形象地涵盖了本文的主旨。
9.
文章最后说:
”
山野中的一个农夫,
对他的牛,
都倾注了那样的淳厚的爱心。人比牛更加敏感,
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
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
轻轻地说
……”
请结合本文,
谈谈这一段文字对你的启发。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话题要以
”
维护尊严
”
为中心,
而且要联系文本。
参考答案:农夫对牛倾注淳厚的爱心,
是为了不伤及牛的自尊;
而对人进行批评或表扬时,
更应该以不伤及人的自尊为前提,
故而需要
”
附耳细说
”
。
”
附耳细说
”
说容易,
做到难,
所以我们需要
”
学会
”
。
10.
仿照例句句式和修辞格,
续写两个句子,
使之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希望是冷冰雪中灿然开放的梅花,
让你在严冬感到春的气息;
希望是
希望是
解析:另选两个不同的喻体,
与例句中的
”
梅花
”
相对应,
构成一组排比句。
参考答案:茫茫大海上明亮耀眼的灯塔,
让你在暗夜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漫漫沙漠中水草丰美的绿洲,
让你在绝望中饮到生命的甘泉。
11.
日常生活中常见以
”
人体部位
”
为喻的词语,
取义各不相同,
使用恰当也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请参照例句,
根据语意仿写两个句子。
例:
期末考试已经迫在
”
眉睫
”
。取眉毛和睫毛距离眼睛极近之义,
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极紧急的关头。
参考答案:(1)
儿子是妈妈的
”
心肝
”
。取心肝是身体极重要的器官之义,
比喻儿子是妈妈最亲近、最疼爱的人。
(2)
高考复习到现在,
总算有点
”
眉目
”
了。取眉目于人体头部最上面之义,
喻指事情开始有头绪了。
(3)
刘备视孔明为
”
股肱
”
之臣,
军国大计悉由其出。取股肱为人体四肢重要部位之义,
喻指孔明是刘备身边重要的辅助者。
(4)
没想到谋害总统的竟然是他的贴身卫士,
真是变生
”
肘腋
”
。取手肘、腋部距离极近之义,
喻指祸乱发生在身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400953.html
相关阅读:《墨家刹那辉煌之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了?》阅读答案及解题指导
宗白华《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阅读答案
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阅读答案
《历史性的活化、延伸与推进》阅读答案
在诗与思的辩难中,我看到的最有力的文字来自同样“富有热情与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