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光绪二十三年(即1897年)的《中国商务报》报道:“风气忽开,大为变更,商务则砖瓦丝茧,官事则邮政、银行、铁路,一时间景运更新,中国变动之机,从未有如此之速者。”。从中可知
①戊戌变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②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④中国民族进入“短暂的春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同学们在解答这道路题目时,如果你纠缠于报道路中的具体内容,不仅会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而且还会被众多的无效信息干扰,导致无所适从。而一旦你抓住括号中“1897年”这一时间,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戊戌变法的发生是1898年,这样你就会轻而易举的排除选项①,而选项④民族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的春天”是在1914年以后,又可排除选项④。正确答案的产生便水到渠成了。”
“地“是历史现象发生的地点。在新材料、新情境类的历史试题中,题目所呈现的材料往往会包含一些有特定意义的地名,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材料所展示的地名信息,同样也能帮助我们轻松搞定这类试题。
例如:有人看了古代一幅著名绘画称:“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是
A《送子天王图》B《清明上河图》
C《洛神赋图》D《皇都积胜图》
本题审题和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汴京”一词。“汴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是北宋都城东京,也称“汴京”。结合北宋商业发展的特点和绘画艺术发展的阶段特征,我们会十分轻松地确定正确答案为B。
“人”是历史发展进程的主体,是历史事件的最基本要素,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审题和解题过程中,捕捉特定的人物信息,对迅速突破解题难关起着关键的作用。
有这样一则关于以古代社会经济思想的演变为主题的材料题,其中材料三和材料四是这样的:
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各积贮疏》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大部分同学在解答这道题目时,都用了大约5分钟左右的时间,努力去弄清材料的含义,却忽视了材料来自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贾谊和黄宗羲的著作。贾谊是西汉文学家,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两则材料谈的都是农、工、商业三者的关系。如果我们抓住这两个人物及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就能够比较快的抓住所反映的经济思想:材料四是农工商皆本,材料三是重本抑末。
“事”为历史发展进程的链条。一个个历史事件构成了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因此,面对不同类型的试题对历史知识的考查,我们理所当然关注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它的发生与发展所揭示出的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毫无疑问,解答这一类历史试题,准确把握事件信息,就成了迅速突破解题瓶颈的关键。
例如: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 1640年英国的伦敦
B 1871年法国的巴黎
C 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D 1949年中国的南京
本题要求我们判断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而材料中则提供了事件的一些具体细节。如何从材料提供的细节中寻找事件的蛛丝马迹就成为解题的关键。同学们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如果我们把以下一引起关键词连缀起来判断这是什么事件就太容易了。首都、起义、宫邸、战舰——非十月革命莫属!
当然,历史事件的“时、地、人、事”四大要素,往往是连贯的,统一的。如果我们在平时历史学习中能够准确掌握,在历史考试的解题中再灵活运用,就一定会有较好的效果,我们的历史考试就会无往而不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439090.html
相关阅读:你不知道的历史数字记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