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11
日
153
天、行程
4
亿公里的飞行,欧洲航天局
“
金星快车
”
探测器成功进入环金星椭圆形轨道,开始撩起金星神秘面纱之旅。
古希腊人称金星为阿佛洛狄忒,是代表爱与美的女神。而古罗马人把这位女神称为维纳斯,于是金星也被称为维纳斯。这位维纳斯被浓雾遮盖,人们难以认清其真正面目。在金星大气中,
95
%以上为二氧化碳,同时还有一层厚达
20
到
公里
有人称金星是地球的姐妹星,确实,从结构上看,金星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金星的半径约为
公里
公里
0
.
88
倍,质量为地球的
4
/
5
,平均密度略小于地球。不同的是,金星表面温度平均高达
摄氏度
“
金星快车
”
对金星为期
486
天的探测,主要任务是:解开金星大气上层围绕金星快速旋转以及金星两极地区强旋涡形成之谜;金星全球气温平衡状况和金星温室效应的形成机制以及金星温室效应的作用;金星云层的结构及动态发展,研究较早前在其云层上部发现的神秘紫外线斑;金星大气随高度增加而发生的成分变化;金星大气如何与金星表面相互影响,太阳和风是如何影响金星大气;在不同的高度上,云和雾怎样形成和变化;大气层的化学状态,并观测金星气候变化。
要完成上述使命,首先要确保飞船准确进入环绕金星的轨道。入轨前,
“
金星快车
”
的速度相对于金星来说达到了每小时
2
.
万公里
“
俘获
”
,以进入环金星轨道,
“
金星快车
”
启动了主发动机进行减速,将速度减至每小时
1
.
万公里
50
分钟后关闭,
“
金星快车
”
成功入轨。这一过程充满风险,减速太强或太弱都可能导致失败。
“
金星快车
”
将在目前离金星较远的轨道运行
9
天后,逐渐接近金星,以便于
月
7
日
6
.
6
万公里,最近只有
250
公里,金星在此飞行一圈需要
24
小时。随后装在
“
金星快车
”
上的
7
套尖端探测设备全面启动,将对金星的结构、化学成分及大气进行详细探测。这一任务周期至少持续
2
个金星日,相当于
486
个地球日。
欧洲航天局将这
7
套探测设备视为法宝,其中的
3
套为
“
火星快车
”
探测设备的改进版,
2
套为
“
罗塞塔
”
彗星探测器探测设备的改进版。
“
金星快车
”
是欧洲首个金星探测器,于去
11
月
9
日自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搭乘
“
联盟
”
运载火箭升空。
“
金星快车
”
的研发工作耗时
4
,由于其部分结构取材于
“
火星快车
”
,加上循环利用原有探测设备,造价大为减少,仅为
2
.
2
亿欧元,而
“
罗塞塔
”
彗星探测器的造价则高达
10
亿欧元。
1
.下列关于金星云雾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星云雾是浓浓遮盖金星的真实面目的大气,其中
95
%以上为二氧化碳,同时还有一层厚达
20
至
30
公里的由浓硫酸组成的浓云。
B
.金星浓密的云雾和高含量的二氧化碳使其表面温度平均高达
C
.金星云雾围绕着金星快速旋转,并在金星的两极地区有强大的气流旋涡形成。
D
.金星云雾的上部发现有神秘的紫外线斑,且大气随高度的增加成分也发生着变化。
1
.答案
C “
金星云雾围绕着金星快速旋转
”
错误,应是
“
金星云雾的大气上层围绕着金星快速旋转
”
2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金星快车探测金星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金星被浓雾遮盖,人们至今还难以认清它的真实面目。
B
.金星同地球的半径、体积、质量和平均密度等方面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
C
.金星大气浓密的云雾使金星不具备繁衍生命的必要条件。
D
.
95
%以上的二氧化碳,致使金星出现典型的温室效应。
2
.答案
B B
项不属于的原因在于金星与地球结构的诸多相似是金星产生生命的因素,而金星在相似条件下不能产生生命的原因,却是金星表面的大气云雾,所以
A
、
B
、
D
中有关大气的内容,正是金星快车所要探测的内容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金星大气的观察与探索,将更有利于研究和改
善地球日益恶化的大气环境。
B
.由于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可循环利用的太空设备越来越多,太空探索的费用将越来越低。
C
.由于金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金星快车的使命是为人类找到另一个适于居住的场所。
D
.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能使金星快车既安全又有效地完成各项探测和研究任务。
3
.答案
D A
项推断没有依据,本文并没有提供金星与地球大气对比研究的信息;
B
项有以偏概全之嫌,并非所有的太空探索的费用都是越来越低;
C
项夸大了金星快车的使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452454.html
相关阅读:《微电影大有可为》高中说明文训练阅读有答案
《洪积扇??河流摊开丰饶扇面》阅读答案
说明文《天上真的会掉金子》??高中阅读答案
高中说明文阅读答案:《中国古代社会的节日休假》
《关于企业家阅读的调查报告》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