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题。
古代才子佳人
回到古代的才子佳人爱情剧,我们发现,古代才子们的情爱心理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首先,这些才子们所爱慕的理想佳人,不是大家闺秀就是世外仙姝,或者说大都是一些容貌娇美而又有地位、有身份的女子,“后花园”并不是一般平民百姓所能拥有的。所有这些,都是失意文人的心理平衡和补偿的需要。在他们看来,找一个佳人来配才子,不仅是解决婚姻的需要,而且是衡量自己地位的需要。这种情爱心理,除了千百来男权社会形成的男子中心的观念之外,还深藏着人类遥远的种族记忆的影响,还在人类远古的群婚时代,交好女酋长也是男性的荣耀。这种种族记忆与后代帝王的权势心理的无耻奢望结合,邂逅女神便成了人间帝王的荣耀。宋玉《高唐赋》《神女》写楚王与巫山神女云雨故事,神女自荐枕席,正使楚王熏然欲醉。女人和财富一样,是他们的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到了才子佳人爱情剧作者手中,这种传统的母题得到了较大的改造,帝王贵族退场了,普通男子成为了主人公,而女子必须是绝代佳人或地位较高的人,这一点却没有根本的改变。
其次,才子们理想的佳人,必须能够充分认识并肯定才子的价值,理解他们的情趣,服从他们的意志。所谓“才子佳人”只是一般笼统的提法,若要具体化,中国人还有一整套完整的设计。对于武将,应该是“红巾翠袖
?
英雄泪”;对于文人,应该是“红袖添香夜读书”。简而言之,佳人是才子们的红颜知己。她们不仅必须是才子们生活中的伴侣,还应该是精神上的知音。她们能够理解才子的满腹牢骚,排遣他们郁闷的情怀。尽管社会尚未承认失意才子的价值,但是他们希望佳人能够识英雄于尘埃,赏识他们独特的价值。这些轻美丽的女子,为失意文人灰暗的生活投进了亮色,她们大都性情柔媚,才调机敏,见识广博,谈吐伶俐。她们的青睐,对于怀才不遇文人的自我意识、自尊心理,是强有力的呼唤和肯定。
对于摈弃尘俗,绝了功名心的文人来说,仅有上面两条便足够聊以自慰、潇洒一生了。而对另外一些没有多大本领却功名心很盛的文人来说,除了以上两点之外,理想的佳人还应该能够帮助他获取功名。所谓贤内助便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产生的。
总而言之,“红袖添香”的含义是丰富的,既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而它的要义则在于女子的服从和男子的获得
——
获得自我意识的肯定和精神的满足。这种情爱心理,依旧是几千来男权中心观念的产物。
(节选自朱伟明《〈西厢记〉与才子佳人模式》,有删改)
6
.下列对古代爱情剧中“才子佳人”这一爱情模式形成原因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以理想佳人配才子不仅是解决才子婚姻的需要,而且也是衡量才子地位的需要。
B
.以理想佳人配才子实际上是千百来男权社会所形成的男子中心的观念的体现。
C
.以理想佳人配才子深藏着人类遥远的种族记忆中对权力和地位追求与占有的影响。
D
.以理想佳人配才子是剧作者在保留男女主人公人物身份的同时对传统的母题的改造。
7
.下列对“古代才子佳人爱情剧中才子们情爱心理的共同特征”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才子们心中理想的佳人,都是容貌娇美,又有地位、有身份的,并不是一般平民百姓所能拥有的。
B
.才子们心中理想的佳人,必须能够充分认识并肯定才子的价值,理解他们的情趣,服从他们的意志。不仅是他们生活中的伴侣,还是精神上的知音。
C
.才子们心中理想的佳人,大都性情柔媚,才调机敏,见识广博,谈吐伶俐。她们的青睐,能改变才子们的命运。
D
.才子们心中理想的佳人,还能够帮助他们获取功名。
8
.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
不符合
原意的一项是(
)
A
.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写楚王与巫山神女云雨故事,足以说明古代爱情剧中也有女性对爱情的大胆追求。
B
.在古代爱情剧中,剧作者总是根据男主人公的身份来设计佳人的行为,以满足对才子形象的塑造。
C
.所谓的才子佳人,佳人与才子的地位是不相当的,与她们所处的时代一样,是作为才子的配角出现的。
D
.作者认为,不管是才子佳人还是“红袖添香”,在古代爱情剧中,其要义都是女子的服从和男子的获得。
参考答案:
6.D
(本项说的不是原因,而且“保留男女主人公人物身份”不符合文本的说法。)
7.B
(
A
“都是”不对,原文为“大都是”
C
“能改变才子们的命运”属无中生有
D
“能够帮助”绝对了)
8
、
A
(“足以说明古代爱情剧中也有女性对爱情的大胆追求”说法有误,作者以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写楚王与巫山神女云雨故事为例,是为了论证“这种种族记忆与后代帝王的权势心理的无耻奢望结合,邂逅女神便成了人间帝王的荣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456625.html
相关阅读:在诗与思的辩难中,我看到的最有力的文字来自同样“富有热情与痛
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阅读答案
《墨家刹那辉煌之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了?》阅读答案及解题指导
宗白华《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阅读答案
《历史性的活化、延伸与推进》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