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李贻孙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
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外氏为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名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予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注】①〔?(y
ǎo)
〕怅惘。②〔汩没〕沦落。③〔欧〕通“瓯”。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 振发:显扬
B
.盖其性所多也
多:超过
C
.宜其司当代文柄 司:职掌
D
.皆可征于集 征:验证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随人而问章句
使天下之人,不敢 言而敢怒
B
. 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 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D
. 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1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君加以谦德/
动不逾节/
常公之知/
日又加深矣/
君之声/
渐腾于江淮/
且达于京师矣/
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B
.君加以谦/
德动不逾/
节常公之知日/
又加深矣/
君之声/
渐腾于江淮/
且达于京师矣/
时人谓常/
公能识真
C
.君加以谦德/
动不逾节/
常公之/
知日又加深矣/
君之声渐腾/
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
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D
.君加以谦德/
动不逾节常/
公之知/
日又加深矣/
君之声/
渐腾于江淮/
且达于京师矣/
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
)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4
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4
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4
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0. B
(多,称赞)
11. B
(A.
连词,表状态/
连词,表转折。B.
介词,对于C.
定后标志/
代词,……的事。D.
连词,表目的/
介词,因为)
【参考译文】
这孩子不懂事,将来恐怕要沦落为饿肚子的。不知道到底是吉还是凶?"
乡中有(一些)经历事情多熟悉掌故见过世面的人,都祝贺他:"
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
从此之后,
当时,原来的丞相常衮来做福建的观察使,他素有文章高名(写文章的好手),又生性喜欢提拔后生,在出生寒门的轻人中选拔,只怕找不到(人才)。欧阳君到的这一天,他把欧阳君比作芝英,欧阳君每写一篇文章,都会得到赞赏奖掖。常衮一有宴请,一定会叫上欧阳君。欧阳君谦虚,行动不逾越礼节,常公了解他,一天天加深。欧阳君的名声在江淮间越来越大,甚至都城都知道他。当时人们都说常公能识英才。不久陆相贽考取贡举,搜罗天下的好文章,选拔人才的风气前所未有,所以欧阳君也名列其中。跟欧阳君经常在一起的文人与他不相上下之人,有侍郎韩愈,校书李观等。等到欧阳君和数百杰出人物死后,人们到现在还佩服他们。欧阳君的文章清新自然,没有套用沿袭古人的,才华不曾困乏。他对理精通,所以说话详细严谨;抒情真切,所以叙述详备:应该是当代文章的典范,以至变风雅。他死之后,老天断绝了继承人啊!
欧阳君跟我有故交的情分,还是远亲。所以他所编文集中的文章大多是我伯舅写的,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都可以放在文集中。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外家之门拜见了他。大和间,我做福建团练副使时,欧阳君的儿子欧阳价从南安到福州,给我送上欧阳君很多文章,首尾总共若干首诗作,哭着请求我写序言。我答应了他,可是迟迟没写成。欧阳价没有文章留下,又死得早。大中六,我又做观察使,让手下去找欧阳君的后代,于是找到他的孙子欧阳?。我不能让他的文章就此失传,我为文集写下这篇序,也用来完成他子孙的愿望啊。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460705.html
相关阅读:“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潘将军失珠》阅读答案及翻译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浩字伯深》阅读答案及翻译
《冷泉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