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评价:
(1)性质:
由封建地主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是封建地主阶级同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目的:
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根本目的)
防止革命爆发,缓和社会矛盾和危机,维持沙皇专制统治,同时也是为了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主观目的)
(3)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
改革后,俄国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动,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传统的经济体制趋于瓦解;
另一方面,沙皇专制制度仍然统治着这个国土辽阔的国家。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地阻挠着经济体制的彻底解体和市民社会的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和传统农业的发展不断失衡,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不断深化,使改革后俄国的近代化进程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新的社会矛盾:
(1)新兴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封建地主阶级。
俄国没有发生过欧美那样的资产阶级革命,封建制度顽固地占据着统治地位,改革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前资本主义的封建制度的重重影响下进行的,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由于广大农民的贫困,社会购买力低下,大大缩小了工业品的国内市场。同时由于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不高,不可能为工业提供必要的原料。
农奴制残余还渗透到新的工业资本中去,许多资本家、公司主人或股票持有者也是大地主、大土地所有者,很大程度上依靠地租剥削;
工厂采用封建宗法制家长式管理制度,活像封建领地庄园,大大损害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以致俄国的工厂从来没有获得像欧美国家那样高的劳动生产率。
封建国家政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专制国家是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全国1/3的土地和2/3的森林)、最大的资本家(掌握用珍贵原料在国营工厂生产的一切产品,出卖一切酒精产品,在中心银行协助下掌握全国财政和全国7/8的电讯设备),最大的铁路所有者(占有全国铁路的2/3)。
政治上,俄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以沙皇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地主阶级统治着俄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资产阶级既没有独立地掌握过政权,也没有获得分享政权的资格。由于长期的封建农奴制统治造成的贫穷落后,以致资本原始积累没有准备好充足的资金,为解决资本严重缺乏的问题,除了加紧对国内人民的剥削外,还有两个办法,一是不断对外侵略掠夺,二是大量吸收外国资本,而这些都必须依仗国家的力量。
(2)农民阶级: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生活贫困,反抗斗争不断。
1861年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这样,农奴从法律上得到了人身自由,但是,改革后获得“自由”的农民还要受控制在地主贵族手里的村社管理。
由于改革的不彻底,获得自由的农民在经济上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放,所受的压迫仍然存在。
1861年改革后出现了两种土地所有制,即获得解放的农民以赎买的方式获得的小块土地和贵族地主继续保留大量的私有土地。农村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很大优势。
1877~1878年欧俄部分的9150万俄亩的私有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占了80%。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建经济活动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改革前地主和农民公用的水塘、牧场及森林也都归地主所有。由于土地的减少,农民在经济上更加不能自立,他们不得不向地主租地。这样,获得“解放”的农民又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封建工役制盛行,佃农除了以一半收成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外,还要用自己的(或借来的)马匹和农具无偿地为地主服劳役。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俄国的迅速崛起,又使大批农民走向破产,沦为无产者。农村中,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紧密结合,广大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
农村的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农民反对地主土地所有制、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日益高涨。1861年俄国有1176个庄园的农民暴动,并持续到1864年;1862年、1863年分别又有400处、386处领地发生了最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
(3)平民知识分子:走上民主革命道路,形成民粹派。
主张:
①号召知识分子去农村发动农民革命;
②消灭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残余;
③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
④分化后的民粹派主张通过恐怖手段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展开对沙皇的暗杀行动。
评价:
评价一:
民粹派基本观点是错误的。民粹派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只是“偶然”现象,发展不起来,因此无产阶级也不会成长壮大;
否认工人阶级是革命中的先进阶级,妄想不要无产阶级而达到社会主义;
认为俄国革命主要是知识分子领导的“具有共产主义本能的农民”,民粹派希望由知识分子领导农民运动,推翻沙皇政府,然后依靠农民通过农民村社就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无需通过无产阶级专政;
认为历史不是人民群众所创造,而是个别杰出人物,英雄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群氓”只是盲目跟着“英雄”跑。民粹派在70年代有进步性,但民粹派运动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并产生了恶劣的影响,阻碍了工农革命运动发展,使许多革命者遭逮捕和杀害。
评价二:从反对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以及解除人民痛苦的主观愿望来看,民粹主义者具有一定的进步和革命性,但是他们的悲剧在于从历史唯心主义出发,不顾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抱住俄国遗留下来的落后的村社经济不放,美化这种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状况,甚至把村社和农民自治看成是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特殊道路”。他们不加分析地把资本主义和大规模商品经济视为衰落和祸害,对在俄国刚刚兴起的资本主义深恶痛绝。同样,他们对代表着未来的工人阶级也采取了错误的态度,不是把工人阶级看作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力量,而是看成是俄国历史的不幸。出于阶级与时代的局限,他们不可能懂得马克思关于“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一切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衰落和灭亡”的科学论述。
沙皇遇刺:
经过: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遭暗杀身亡。
影响:新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中止了许多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并最终导致了1905年革命。
1855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临的问题:
政治上: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经济上: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社会上: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最主要的问题是政治方面的问题:即沙皇的统治受到威胁。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
民粹派与民粹运动:
民粹派一词是指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平民知识分子,得名于他们70年代中期“到民间去”,把这些到农民中去的知识分子称做民粹派。
民粹派的目标是追求社会正义与社会平等,他们相信社会主义能体现这种正义与平等,故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民粹派的所作所为都以人民,尤其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代表着民粹派的民粹主义的理论核心实际上就是“农民社会主义”。具体来说,民粹派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一种罪恶和社会倒退;相信俄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性,俄国可以绕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主义的基础,农民是实现俄国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知识分子是一种主导力量,能够领导俄国走向社会主义。
民粹派运动是指自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民粹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后,到19世纪60、70年代民粹主义思潮便逐渐形成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民粹派运动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1)19世纪60、70年代的革命民粹派时期,代表人主要有拉甫罗夫、巴枯宁和特卡乔夫。这时期的活动主要有:民粹主义小组成立、大规模到民间去和恐怖主义活动。
(2)19世纪80、90年代的自由民粹派时期,代表人主要是米海依洛夫斯基等。
(3)20世纪初的社会党时期,领导人主要有切尔诺夫等。民粹派运动是体现自恰达耶夫以来俄国东西方道路之争最激烈的社会运动,同时它也是俄国的社会主义的实际开端,因而在19世纪俄国社会思想史和解放运动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下半期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民粹派运动的影响。
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与亚历山大同时代的西方人对他的评价特别高,最为热情洋溢的评价来自美国,在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很快刊登出的一篇文章中,亚历山大二世被称为“1000年来最伟大的善人,重建和平的战士,秉承上帝意志制定秩序和按照人民意志维护秩序的君主,把4000万农奴变成4000万人的真正的基督徒。”然而,亚历山大本人则成为打开潘多拉盒子的牺牲品,他成为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从1866年到1880年,亚历山大二世遭到的精心策划的未遂刺杀至少有5次。他差点未能逃脱1866年对他的那次暗杀;
1873年,有人向他开了五枪;1879年,激进组织民粹党判处亚历山大二世死刑,组成了专门的刺杀组织,训练专门的刺杀人员。在经过两次未遂刺杀(炸弹未爆)之后,民粹党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1881年3月1日,沙皇的马车队从冬宫出来转过街角,早已埋伏在那里的罗斯萨柯夫冲上前投出一颗炸弹,将沙皇的卫兵炸成重伤。沙皇以为自己又逃过一次刺杀,他从马车里出来,想察看伤者的伤情并说几句安慰的话,这时又一颗炸弹飞了过来,沙皇倒在血泊中,终因流血过多而死。他的改革成了他被杀的重要诱因,这也许是他始料不及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463431.html
相关阅读: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