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从“中国式过马路”看当代中国文明》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从 中国式过马路 看当代中国文明 郎遥远 ① 凑够一撮人马上走,和红绿灯无关。 这句 中国式过马路 概括,引发网友普遍共鸣,成为热议话题。 ② 红灯停,绿灯行。 这是世界通行的 从“
中国式过马路”
看当代中国文明
郎遥远
①“
凑够一撮人马上走,和红绿灯无关。”
这句“
中国式过马路”
概括,引发网友普遍共鸣,成为热议话题。
②“
红灯停,绿灯行。”
这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在发达国家,红灯、绿灯是行人“Go”
和“Stop”
的命令,自觉得近乎条件反射。在欧洲国家、美国、澳洲各大城市,红灯一亮,行人自然在马路两旁戳立不动,绿灯一开,鱼贯而过。同是亚洲国家,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的人流量和车流量一点不亚于中国任何城市,但各行其道,井然有序,依然没有人闯红灯,更不会“
凑够一撮人”
结伴去挑衅红灯。

西方的汽车文明和马路文明,常常让人得到一个结论:人家真文明守法。由此又产生了九斤老太式的喟叹,中国人的法律观念太差了。在我看来,“
中国式过马路”
不仅仅是中国汽车文明和马路文明的落后写照,更是中国政治文明的一个生动标本。
④“
中国式过马路”
凸显的,是中国人规则意识的集体漠视。在中国,规则意识很早就有,格言古语都强调,最著名的便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但规则存在,并不一定得到广泛认可。除了法家思想基本没有在中国占据过统治和主导地位,另一原因,是大多数中国人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对待规则,而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自觉遵守规则。对我利大于弊的,便去遵守和利用规则;反之,就无视规则。“
灵活变通”
被赞扬,尽管这种变通,有时是违背法律和道德的,而只要在当时得到好处,就大行其道。而中国传统的特权思想根深蒂固,在许多人心里,不但不以遵守规则为荣,反以践踏规则为荣。红灯来了,大咧咧闯过去,习以为常。而闯红灯被监控纪录,最后疏通关系,不受处罚,那更是沾沾自喜。践踏规则而逍遥法外,就是一种让别人羡慕嫉妒恨的特权享受。享受特权,不独是特权者的习惯,也成为无权者的奢望。
⑤“
中国式过马路”
凸显的,是中国人破坏规则的集体撮合
。为什么中国人习惯去破坏,并且喜欢“
凑够一撮人”
结伴破坏呢?不单单是交通规则,其他公共规则为什么也常常发生这种情况呢?在许多中国人潜意识里,破坏规则,不是破坏“
与其他公民平等的契约”
,而是挑战了规则的制定者。闯红灯,绝不会意识到破坏了基于平等契约精神的公共秩序,而是庆幸自己没被规则制定者逮着,怡然自得于一种违规快感。而对于一个习惯意识形态禁锢的国家来说,人们破坏规则的违规快感,似乎被赋予了精神独立和彰显个性的魔力,自觉不自觉地与挑战制度、追求自由变得相关,从而自我消解了破坏规则所产生的心理窘迫和道德耻感。

而喜欢“
凑够一撮人”
结伴破坏规则,一是“
浑水摸鱼”
的从众心理,二是“
法不责众”
的人治文化。显然,那些破坏规则者,都明知其行为不光彩,并且要被追究责任,只是在集体行为的迷彩服和法不责众的防弹衣下,放纵自我。当下发生的许多群体事件,一方面是政府不作为、乱作为而引发事端,另一方面源自“
凑够一撮人”
的民众反规则习惯。不久前全国保钓反 日游行中,那些趁机打砸抢的暴行者,更是反面典型。
⑦“
中国式过马路”
还凸显了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人的心态焦虑。为什么欧美先进城市的司机遇到堵车会排队等候前进?为什么中国人开车喜欢变道?堵车时钻来钻去,其实也领先不了几米,反而加剧堵车。道理大家都懂,可就是停不下踩油门的脚。细想起来,这可能跟当今中国社会心理有关。我们处在急剧转型期,什么都追求“
快、准、狠”
,一停下来就担心落后于他人,落后于时代,抓不住机会,所以每个人都很急躁。国家经济也立下保八、保九的目标,不遗余力。似乎不能保住发展的快步伐,这个国家和民族就要歇菜了。而欧美先进城市的市民心态平和,开车从容不迫。当中国发展不再匆匆忙忙,当各城市领导不再把十二十的经济目标压缩在自己短暂任期内,当中国经济不再是政绩经济而是民生经济,城市文化塑造出从容优雅的市民,汽车文明和马路文明自然也就差不到哪里去。

马路是现代文明的镜子。“
中国式过马路”
的具象,折射当下中国政治文明。中国人的规则意识与西方国家的规则意识,长期存在差异。法律至上是西方人的规则意识,而我们一直没有这样的意识,权力和人情常常可以大于法。法治的生命力,源自国家成员的平等。建立人人平等的法治社会,权力自律,公民自觉,才会有令人赞叹的马路文明。

好的制度,引导好的国民习惯;好的习惯,形成好的国家文明。当中国人在红灯前自觉站立,这个古老国度的现代文明也就站立了。
(12
、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
选择题答题区”
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2
分,选对两项给5
分,多选不给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466687.html

相关阅读: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阅读答案
《墨家刹那辉煌之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了?》阅读答案及解题指导
在诗与思的辩难中,我看到的最有力的文字来自同样“富有热情与痛
宗白华《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阅读答案
《历史性的活化、延伸与推进》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