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分)
俞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元末,盗起汝、颍。廷玉父子与赵普胜、廖永安等结寨巢湖,有水军千艘,数为庐州
天赞我也!”
亲往抚其军。
通海为人沉毅。治军严而有恩,士乐为用。巢湖诸将皆长于水战,而通海为最。从克宁国,下水阳,因以师略太湖,降张士诚守将于马迹山,舣舟胥口。吕珍兵暴至,诸将欲退。通海曰:“
不可,彼众我寡,退则情见,不如击之。”
乃身先疾斗,矢下如雨,中右目,不能战,命帐下士被己甲督战。敌以为通海也,不敢逼,徐解去。由是一目遂眇。
友谅大举围南昌,从太祖击之。遇于康郎山,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通海乘风纵火焚其舟二十余,敌少挫。太祖舟胶,友谅骁将张定边直前犯太祖舟。常遇春射中定边,通海飞舸来援。舟骤进水涌,太祖舟得脱。而通海舟复为敌巨舰所压,兵皆以头低舰,兜鍪尽裂,仅免。明日复战,偕廖永忠等以七舟置火药,焚敌舟数百。逾二日,复以六舟深入。敌连大舰力拒。太祖登舵楼望,久之无所见,意已没。有顷,六舟绕敌舰出,飘摇若游龙。军士欢噪,勇气百倍,战益力。友谅兵大败。师次左蠡,通海进曰:“
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
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友谅不敢出,居湖中一月,食尽,引兵突走,竟败死。是役也,通海功最多。师还,赐良田金帛。
从徐达平安丰,又从克湖州,略太仓,秋毫不犯,民大悦。围平江,战灭渡桥,捣桃花坞,中流矢,创甚,归金陵。太祖幸其第,问曰:“
平章知予来问疾乎?”
通海不能语。太祖挥涕而出。翌日卒,三十八。太祖临哭甚哀,从官卫士皆感涕。
(节选自《明史·
列传第二十一》)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遣通海间道归太祖
间道:从小路
B
.天赞我也
赞:称道
C
.太祖舟胶
胶:搁浅
D
.师次左蠡
次:驻扎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俞通海“
沉毅”
的一组是(3
分)
①
谋渡江,无舟楫 ②
因以师略太湖 ③
退则情见,不如击之
④
命帐下士被己甲督战 ⑤
兜鍪尽裂,仅免 ⑥
莫若入江,据敌上流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俞通海元末投奔太祖。他与父亲俞廷玉等人在巢湖聚集了千艘战船,太祖正苦于无法渡过长江时前往投奔,太祖非常高兴。
B
.俞通海擅长水站,作战勇猛。在胥口与吕珍的战斗中,他力排众议,身先士卒,右眼被射中,因此失明,仍坚持击退敌军。
C
.俞通海治军严明,对下属有恩德,士兵作战勇猛。在南昌与陈友谅作战的战役中,正式凭着将士们的死战,俞通海才得以脱险。
D
.俞通海深受百姓爱戴和皇帝器重。平定湖州和太仓后,军队秋毫无犯,百姓欢悦,在他去世后,太祖亲往吊唁,哀伤落泪。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从克宁国,下水阳,因以师略太湖,降张士诚守将于马迹山,舣舟胥口。
(2
)友谅不敢出,居湖中一月,食尽,引兵突走,竟败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482356.html
相关阅读:《崔浩字伯深》阅读答案及翻译
《潘将军失珠》阅读答案及翻译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冷泉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