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登扫叶楼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登扫叶楼记 管同 自予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 ① ,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 登扫叶楼记
管同
自予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

,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览者,辄厌倦,思舍是而他游。
而四望

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山

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

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

,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计哉!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注释]

石头:指石头城。本段中的

钟阜、芙蓉、天阙

均为山名。


四望:四望矶,山名。据《晋书
·
温峤传》载:东晋苏峻据石头,温峤筑垒四望矶以逼峻。


岑山:小山。


不暇知:顾不得去了解,即不在意。


差远流俗:尚能远离流俗。差:尚。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可胜计哉

( )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
( )

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
( )

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岛

( )
18.
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因相携以往
?
验之以事

乃未始一至焉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

组两字用法相同,

组两字用法也相同。
B.

组两字用法不同,

组两字用法相同。
C.

组两字用法不同,

组两用法也不相同。
D.

组两字用法相同,

组两字用法不同。
19.
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作者说

思舍是而他游

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文中的词句回答
)
21.
登扫叶楼观赏后,作者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7.
尽;“鹜”通“务”,追求;但,却;连接
(
根据前后句的相互关系,可以推导出此答案
)(
4
分,各
1

)
18.B (
前“以”作连词用,后“以”作介词用;两个“乃”均作副词用
) (2

)
19.
⑴即使以前所认为的奇异优美之景,又怎能超过这里呢?
(3
分,要点:虽、乡、奇胜、何以、加、通顺,各
0.5

)
;⑵这就是古人把对自己有教益的朋友,看得很重的原因吧
(2
分,要点:所以、贵、益友、通顺,各
0.5

)
20.
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
(
2

)
21.
作者感悟到,行事不应该好高骛远,在眼前得之容易的事物中,也有着赏心悦目的东西
(
大意相近相即可得分
)(
3

)
[译文一]
从我回到江宁后,喜爱上这里奇丽的山川美景,空闲时曾与朋友登上石头城,?历钟阜山,在后湖泛舟
(
游乐
)
。南面远至芙蓉山、天阙山诸峰,北面攀上燕子矶俯看急流汹涌的江流。我认为江宁一带的奇丽的山水,都在这里了。
(
因此
)
有邀请朋友我
(
游览江宁一带
)
,就感到厌倦了,想放弃这里而到其他
(
远处
)
游览。
但是,在四望矶上有扫叶楼,离我家不到一里之地,竟然从未去过。辛酉秋天,金坛的王中子到我家探访我,说起扫叶楼,于是两人便一同去那里。这座楼建在
(
四望矶的
)
小山之顶,
(
山上
)
土净石秀,
(
小楼
)
傍大树茂密,山风西面吹来,落叶纷纷,
(
满地的
)
青黄两色的叶子堆叠交杂,绚烂得像一幅织绵。等到
(
我们
)
向上登上
(
扫叶楼
)

(
放眼看去
)
,这里近接城区市井,远连江心小岛;云烟缭绕的村舍,沙滩边的水鸟,江中的风帆,
(
这些
)
幽深而旷远、瑰丽而奇特的景色,全都呈现在案头席边。即使是以前所认为的奇异美景,又怎能超过这里呢?
大凡人的感情,喜欢追求远离自己的东西,而遗弃眼前的事物。这大概是远离的东西,获得它一定很艰难,则把它看得很重,即便是没有什么可获得的,也不在意;在身边的东西,得到它一定很容易,则把它看得很轻,即便会有所获得,也不当回事。我的见识,自认为还能远离世俗
(
高于一般人
)
,却也不能知道奇丽景观就在半里之外,竟到了厌倦近处的美景而想远游的地步,
(
由此而看
)
,那么我平生的行事中与此相类似的情况,哪里能计算得尽啊
!
虽然如此,
(
但这一次
)
因王君来访而使我没有最终失去近处的美景,这就是古人把对自己有教益的朋友,看得很重的原因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482368.html

相关阅读:“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潘将军失珠》阅读答案及翻译
《冷泉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浩字伯深》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