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
金庸是公认的“武林盟主”,侠风盖世。然而他的语言,却似乎很不“侠”,很不“武”,既没有梁羽生的英拔潇洒,也没有古龙的简劲飞动。梁羽生多秀文隽语,古龙多格言警句,要从他们的作品中摘编几本《梁羽生豪言》、《古龙妙语》,真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俯拾即是。可偏偏轮到金庸,想编一本《金庸侠语》,竟是难乎其难。直把“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翻了个遍,也没找出几段“掷地有声”的话来,教人顿生“二句三得,一吟双泪流”的感慨。
非常奇怪,金庸的语言,细看每一句,都很平常。不论词汇的搭配,还是句式的选择,都很少标新立异,出人意外。那些话,你也能说,我也能写。但就是这些话,让无数少着魔,青落泪,中搔首,老捻须。技痒之下,试着把那些感人的段落摘下来,却反而发现这是一种“残忍”,仿佛是砍断杨过的臂膀,挖下阿紫的眼睛一般。
这时方领悟到,金庸的语言像一切超一流的伟著一样,是“浑然不可句摘”的。离开了上下文,离开了整个小说的肌体,这些段落就成了失去生命的标本。标本虽然也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但毕竟远不及活生生的原态。
金庸的语言便是绚烂之极的平淡之言也。这种平淡,表现在不以小说作为炫耀自己才华的工具,决不到处发表自己的人生高论,也不趁机搭售自己的诗词歌赋,更不把作品中的人物当作宣传自己思想的传声筒。金庸的人物语言,必定是合乎人物的性格、命运、处境、心态,“人有其性情,人有其声口”。金庸的叙述语言,必定是合乎所描写的客观对象的性质,形态,神韵。他不直接上台表演,他活在每一个自己所创造的角色中。如刘熙载《艺概》所云:“其秘要则在于无我,而以万物为我也。”正像上帝无所不在,佛性无处不存,金庸在哪里?在他文字的每一个跌宕起伏里,在他人物的每一个音容笑貌里。金庸很少直接抒情议论,他充分相信读者能够领会作品所蕴涵的妙谛,用不着作者亲执教鞭,在一旁耳提面命。他只在那些平淡的语言背后拈花一笑,谦虚地说:“我只是个说故事的。”
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学者骚客不但达不到这个平常,而且理解不了这个平常,还自以为语言奇丽,用词怪异,才是读书人的风采。有感于此,笑引一则民间字谜结束此文:“道士腰间两个蛋,和尚肚下一根筋。平平常常两个字,难坏多少读书人!”
10
.下列有关金庸先生语言的特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A
.金庸的语言,都很平常。不论词汇的搭配,还是句式的选择,都很少标新立异,出人意外。
B
.金庸的语言像一切超一流的伟著一样,离开了上下文,离开了整个小说的肌体,这些段落就成了失去生命的标本。
C
.金庸的叙述语言,非常合乎所描写的客观对象的性质、形态和神韵。
D
.金庸直接抒情议论不多,他充分相信读者能够领会作品所蕴含的妙谛,用不着作者亲执教鞭,在一旁耳提面命。
1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A
.梁羽生多秀文隽语,古龙多格言警句,要从他们的作品中摘编几本《梁羽生豪言》《古龙妙语》,真可以说是非常简单。
B
.金庸语言平淡表现在不以小说作为炫耀自己才华的工具,绝不到处发表自己的人生高论,也不趁机搭售自己的诗词歌赋,更不把作口中的人物当作宣传自己思想的传声筒。
C
.在艺术创作中,无技巧的技巧,则是最高的技巧。金庸以他打通儒释道的艺术境界又一次印证了这个充满辩证法的哲理:语到极致是平常。
D
.最后一段民间字谜的引用,是为了讽刺大多数骚客学者刻意追求语言华丽,从而肯定金庸先生语言的平淡。
12
.请结合文本,简述金庸语言的特点。
(3
分
)
答:
参考答案:
10
.
(3
分
)A(
原文中说
“
非常奇怪,金庸的语言,细看每一句,都很平常。不论词汇的搭配,还是句式的选择,都很少标新立异,出人意外
”“
金庸的语言像一切超一流的伟著一样,是
“
浑然不可句摘
”
的。离开了上下文,离开了整个小说的肌体,这些段落就成了失去生命的标本
”
所以不能说金庸的语言都很平常。
)
11
.
(3
分
)D(
原文说
“
作者所要表达情、意就完全发生变化
”
的说我们大多数学者骚客不但达不到这个平常,而且理解不了这个平常,还自以为语言奇丽,用词怪异,才是读书人的风采
”
但不能由此得出
“
讽刺大多数学者骚客刻意追求语言奇丽,从而肯定金庸先生语言的平淡
”
的结论。
)
12
.
(3
分
)
答:
①
金庸的语言便是绚料之极的平淡之言②
金庸的人物语言,必定是合乎人物的性格、命运、心境、心态。③
金庸的叙述语言,必定是合乎所描写的客观对象的性质、形态和神韵。④
金庸的语言,要放在上下文中才能体现它的神韵。
(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485628.html
相关阅读:《历史性的活化、延伸与推进》阅读答案
宗白华《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阅读答案
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阅读答案
《墨家刹那辉煌之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了?》阅读答案及解题指导
在诗与思的辩难中,我看到的最有力的文字来自同样“富有热情与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