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文化”
的长与短
张颐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跟帖文化”
开始流行。它已经不仅仅存在于网上,而且逐渐扩展到纸媒,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所谓“
跟帖文化”
,其实就是在网上的正文之后跟进点评的一种文化现象。“
跟帖”
跟在新闻、评论和博客文章等之后,每个人看完正文之后都有机会插一句话:讲一点看法。这种跟帖最好地体现了众生平等的参与诉求。
现在网络讨论问题,往往是由纸媒先“
爆料”
,抛出一个话题,然后网上的“
跟帖”
再反应。“
跟帖文化”
类似于“
评点文化”
,“
跟帖”
有点像传统的“
评点”
,往往只是一两句话,点明自己对于上面正文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或激起互相讨论。这些跟帖往往是口无遮拦,臧否人物和事件态度鲜明,观点清楚。“
跟帖”
无需署名,几乎不必为言论负责,基本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现在许多文化和社会热点的形成,并不是在新闻报道发表或者文章发表之后,而是在大量的跟帖形成了一种让任何人忽视不得的网络“
公意”
之后,一个“
事件”
就突然被凸现了出来。“
跟帖文化”
最好地反映了互联网文化的特色.,也给了原来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太多向社会发言的机会的人一个最好的机会。现在的“
草根”
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
跟帖”
浮现出来的“
群体意识”
,显示了任何人不可小觑的力量。
“
跟帖文化”
的特色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瞬间性,也就是在新闻或者文章发表后的一瞬间就会有反应:好恶是非的判断,道德高下的评判。由于是在互联网上,原来仅仅靠电视和纸媒难以传播的事情,今天完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会迅速变成人难以控制的影响。其次是直觉性,网民的判断并不是依赖全面资讯的理性分析,而是从感觉和经验出发的推断。第三是群体性,如果仅仅是一个人的匿名跟帖谁也不会注意,但一旦形成来势汹汹的“
公意”
潮流,而且被视为“
民意”
,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这种“
跟帖文化”
当然是一种文化民主的展现。也是公众发表意见的一个渠道。它当然也就是一种另类的舆论监督,让社会的一些问题和毛病在这种看起来虚拟却又有许多现实性的“
公意”
之下无所遁形。对于是非对错一眼就能看明白的事情,跟帖文化的力量能够有效地促进问题的解决。
“
跟帖文化”
也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特点,这就使得事实相当容易被扭曲,观点容易被误导,往往大家慷慨激昂了半天,原始的事实却没有根据,不仅浪费了大家的义愤,而且给当事人造成伤害。这其实也给某些人刻意地误导公众的情绪带来了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这种非理性反而使得公众理性讨论问题的空间缩小,往往两种或多种意见不可能得到坦诚平等的交流。世界上许多事情是非并不那么分明,价值有正负两面,牵扯面广,而且很复杂和很难处理。“
跟帖文化”
在这时候就往往具有负面的作用,它经常会压抑不同意见,让心里有自己另外想法的人看到势头不对就噤声不言。有些观点和问题其实是值得更加理性地认知和讨论的。但不同意见。旦变成了“
跟帖”
抨击的对象,往往就遭到道德的讨伐,最后消失。结果问题仍然存在,并不可能因为“
跟帖”
的痛斥而消失。同时由于跟帖文化的草根性格,草根网民对于问题的理解往往并不全面,就依靠拉高道德上的尺度来显示自己发言的合法性和力度,使得发言立于不败之地。而一些纸媒也难免由于这样的声势而跟进,使得理性探讨的空阿被压缩,使得更多可能有专业意见或其他看法的人被“
震慑”
而选择沉默。最近许多人批评跟帖文化是“
络暴力”
,此说过于偏激,但也确实反映出“
跟帖文化”
明显的弱点。
(有删改)
6
.下列关于“
跟帖文化”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跟帖文化”
是网民在新闻、评论和博客文章等之后,用简短的语句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
B
.“
跟帖文化”
是一种文化民主的展现,它给人们提供了发表自己观点的一个互动平台,体现了众生平等的参与诉求。
C.“
跟帖文化”
类似于“
评点文化”
,虽然可以激浊扬清,可以臧否人物和事件,但纸媒的观点往往起决定作用。
D
.“
跟帖文化”
是网络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有瞬间性、直觉性特点,又有群体性、草根性的特点。
7
.下列表述,不属于“
跟帖文化”
的局限性的一项是
A
.跟帖往往在新闻或文章发表后的一瞬间就出现,而且在互联网上不受时空的限制,人难以控制,很容易形成巨大的影响力。
B
.网民往往难以对事情的真榴进行全面了解和理性分析,而是仅凭感觉和经验推断就轻易跟帖进行道德评判,容易为人误导。
C
.网民非理性跟帖压缩了公众理性讨论的空间,使得不同意见茬网络上很难得到坦诚平等的交流,有的问题难以得到真正解决。
D.
革根性出身决定很多网民对问题的理解往往不全面不深刻,网民经常将言语上升到道德的高度来党同伐异。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跟帖无需署名,所以网民不必为言论负责,在讨论时臧否人物和事件态度鲜明,观点清楚,容易激起互相讨论。
B
.在“
跟帖文化”
流行的时代,文化和社会热点的形成须借助大量网络跟帖形成网络“
公意”
,而依靠传统的新闻报道或发表文章很难达到这一效果。
C.“
跟帖文化”
能够针砭时弊,起到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让丑恶现象无所遁形,并能促进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D.
网络“
跟帖”
形成的群体性力量有时会造成很大的声势,会迫使一些持不同看法甚至是专业意见的人选择沉默,也会吸引一些纸媒关注和跟进。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6.C
(纸媒先“
爆料”
抛出话题,但其观点并不起决定作用。)
7.A
(其影响有两面性,不能简单视作局限性。)
8.D
(A
强加因果。B
项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C“
并能促进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与文意不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487206.html
相关阅读:在诗与思的辩难中,我看到的最有力的文字来自同样“富有热情与痛
《历史性的活化、延伸与推进》阅读答案
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阅读答案
《墨家刹那辉煌之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了?》阅读答案及解题指导
宗白华《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