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这一情形在
1000
多后有了根本的改观。光绪五
(1879
)
,新任帮办甘肃、新疆善后事宜的杨昌浚目睹了左宗棠在西北的所为,赋诗一首: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
左宗棠不仅是个军事家,他对于发展西北的经济也颇为关注。鉴于甘肃
“
地气高冷,节候暑少寒多,物产甚稀,
……
民间无衣之苦,甚于无食
”
的状况,他建议广种棉田,以解决穿衣问题。他认为甘肃凡是可种罂粟的向阳肥暖之地,都适宜种棉花。于是,他不仅通令下属各地严禁种植罂粟,劝告农民广种棉花,还采购纺车织具,设立专门机构,雇请民妇来教习纺织,并刊行《种棉十要》及《棉书》,分行陕、甘两省,目的在于
“
拔恶卉而植嘉苗,为一举两得计也
”
,期望这些举措能
“
为甘省开万之利
”
。
左宗棠在西北注意修河、治路,于沿河、沿路
“
广种榆柳
”
,
“
数来陇中遍地修渠、治道、筑堡、栽树
”
。尤其是植树绿化举措颇得后人称赞,他命令
“
自径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
”
,这些柳树
“
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
”
,被后人艳称为
“
左公柳
”
。
收复新疆之际,为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这固然出于军事目的,却也具有开发大西北的用意。他令张曜率军在哈密办屯垦、水利,垦得荒地
19000
余亩,获粮数千石。他还善于因地制宜,依据新疆许多地方
“
可渔可牧,不必垦田种粟亦可足民
”
的特点,认为
“
西北之利,畜牧为大;而牧利又以羊为长,其毛可织,其皮可裘,肉可为粮,小民日用所必需用也,何必耕桑然后致富?长民者因其所利而利之,则讲求牧务,多发羊种宜矣。
”
这些主张对他后来率军收复新疆极为有利。
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西北,更是左宗棠的一大功绩。同治七
(1868
)
,左宗棠在参与镇压捻军后抵西安,他为解决所部使用的军火从上海等地采办价值甚昂的问题,决定在西安设立机器局。同治十一,左宗棠进住陕甘总督任所,他将西安机器局的机器搬至兰州,创办了兰州机器局,以精通西洋枪炮制作的记名提督赖长为该局总办,并从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抽调了技术工人,主要生产枪、炮、子弹、炮弹。兰州机器局的设立,既有镇压回民起义的用意,更有收复新疆之图,因为在该局创办前一,俄国已派兵占据伊犁,左宗棠便在筹划收回伊犁时提出
“
精求枪炮
”
的主张。很明显,他在兰州设局是为了实现这一主张。
光绪三
(1877
)
,赖长在兰州机器局内试制了一台织呢机,用甘肃所产羊毛织成一块绒布,呈送给左宗棠验看,受到了左宗棠的称赞。于是,左宗棠打算从国外购买全套织呢机,他写信并附赖长所绘织机图给在上海的采办委员胡光墉,以甘肃羊毛、驼绒均易购取,煤也易得,只要有机器便省工力等由请他从德国访购织呢机器。直到光绪五,织呢机器才全部运至兰州。织呢局正式开工,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在西北诞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创办兰州织呢局被左宗棠视为
“
气象更新
”
之举,高兴之余,他还费尽苦心就地取原料,想以成本低廉来抵制洋呢进口。但是,兰州织呢局的生产并不像他预期的那样理想,所织成的呢绒品质很坏,几乎不能出售,品质上和价格上都比不上外国呢绒,即便把产品运到各通商口岸,也比从欧美输入呢绒要贵多了,再加上局中被安置了大批
“
干领薪俸
”
的冗员,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
4
就被迫停办。左宗棠经营近代民用企业的这次尝试未能成功,但他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把机器生产率先引入西北,已是一个创举。
(
摘编自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491974.html
相关阅读:《微电影大有可为》高中说明文训练阅读有答案
高中说明文阅读答案:《中国古代社会的节日休假》
《洪积扇??河流摊开丰饶扇面》阅读答案
说明文《天上真的会掉金子》??高中阅读答案
《关于企业家阅读的调查报告》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