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乱世多隐士》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乱世多隐士 唐代王维诗曰: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这是说太平盛世,英才多用于世,使晋之谢安不得隐居东山,周之伯夷、叔 乱世多隐士
唐代王维诗曰:“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这是说太平盛世,英才多用于世,使晋之谢安不得隐居东山,周之伯夷、叔齐不得避于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充饥。
那么,反之就应是“乱世多隐士”了。的确,在世道乱离、军阀混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高蹈山林、栖遁岩穴的人数确实增加了。其实,这种隐逸之风在东汉末乱离之际就已煽起,所以,范晔的《后汉书》特立了《逸民传》。可见汉末隐逸已不再走个别人的行为,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隐逸的行径与理论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产生。道家绝圣弃智,返璞归真,全性保身,超脱尘世物累。老子、庄子是隐遁的实践者和理论家。儒家主张入世,却也有出处两端的人生设计,孔子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是。然而,儒、道两家的隐逸心态是截然有别的,儒家以救苍生、济天下为己任,而“隐”则是无奈的人生出路,常以隐待时,修身自律。道家之隐则以反现实、反人为及崇尚自然的态度,去超脱或逃避现实,而达于精神自由和人性自然的理想境界。
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隐逸,根源自在乱世的大背景和儒学的衰微与道家思想的兴盛。在文人士大夫群体中,隐逸成为高士名流的标格,隐逸本身即是一种人生价值。
《世说新语·排调篇》载有谢安开始隐居东山,后又复出的故事。谢安是当时豪门势族,在会稽东山隐居二十余,曾与王羲之、许询、支遁游于山林,放情山水,40
岁后出任桓温司马。当时有人馈赠药草给谢安,其中有远志。桓温取出问谢安:“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安沉思未马上回答,坐中郝隆应声答道:“此物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安听后甚感惭愧。处为远志,出为小草,很能代表时人对隐与仕的评价。以隐为高,以仕为低,这是大多数文人的心态。竹林七贤崇尚隐选,但山涛耐不住寂寞,终于由隐而仕。嵇康作书与他绝交,玄言诗人孙绰亦说山涛“吏非吏,隐非隐”(《晋书·孙绰传》),都鄙视山涛的人格。
在封建社会,文人的人生道路的选择,无非是出仕和隐居。晋袁宏曾曰:“夫时方颠沛,则显不如隐;万物思治,则默不如语。”《晋书·袁宏道传》道出了隐、显的社会原因。孙登是魏晋时期著名隐士。在汲郡北山为土窟居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嵇康曾从之隐游三载,孙登与别时曾说:“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嵇康在司马氏专权时代,虽然归隐,但性格刚烈,终未能保全性命。嵇康临死前深深地叹道:“昔惭柳惠,今愧孙登。”(《幽愤诗》)汲汲于利禄而遭杀身之祸的人,布满了历史三黄卷,所以陶渊明挂印归耕,陶弘景脱服于神虎门,归隐茅山,张翰思鲈鱼而弃官。
儒学的委顿与老庄的炽煽,是隐逸之风遍重的思想根源。儒家主张入世,道家主张出世。道家从反人性异化的角度,对现存社会予以了强烈的批判。礼教、仁义、道德毁坏了人的自然天性,所以要摆脱世俗之累,追求人性的自然。贤者、隐士玄默自守,恬淡自然,以保持内心不受外物所累,使“天性”“真性”常存。
(节选自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话》)
1
.下面不属于“乱世多隐士”的原因的一项是(
3
分)




A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道乱离,军阀混战,儒家学说衰微,道家出世思想兴盛。
B
。道家绝圣弃智,返璞归真,超脱或逃避现实,以图全性保身,超脱尘世物累。
C
.儒家以救苍生、济天下为己任,但也提倡“隐”的做法,以隐待时,修身自律。
D
.在文人士大夫中,隐逸成为高士名流的标格,隐逸被认为是一种人生价值。
2
.下面对文中事例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
分)




A
.王维诗说明,太平盛世,英才多用于世,就没有像晋代的谢安、周朝的伯夷和叔齐这样的隐士了。
B
.范晔《后汉书》专设《逸民传》说明,汉代末隐逸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再是个别人的行为。
C
.谢安虽是史上著名的隐士,但他因出世做了桓温司马,被时人鄙视,有人送“小草”暗讽他人格。
D
.魏晋时期的嵇康虽然归隐,但性格刚烈,孙登说他“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最终被杀害了。
3
.同学们写作文常引陶渊明为例,读了上文,请你简要写出两点对陶渊明归隐的新认识。(
3
分)
答:


参考答案: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
1

C
(儒家“隐”是不得已时的做法,“是无奈的人生出路”)
2

C
(“被时人鄙视”无中生有,人“馈赠药草”给他,草有两个名字:“远志”“小草”,表达时人对隐和仕的评价,“暗讽他人格”也无根据,只是谢安“听后甚感惭愧”)
3
.(
1
)处于乱世,小人当道;(
2
)隐逸被视为高士名流的标格,是一种人生价值;(
3
)要超脱或逃避现实,全性保身。(答两点即可,
1

1
分,
2

3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504753.html

相关阅读: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阅读答案
《历史性的活化、延伸与推进》阅读答案
《墨家刹那辉煌之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了?》阅读答案及解题指导
在诗与思的辩难中,我看到的最有力的文字来自同样“富有热情与痛
宗白华《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