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精神品格
赵建成
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享有至上的尊荣,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他却是处处碰壁,甚至发出了“
知我者其天乎”
的感慨。《论语》记录了时人对孔子的评价: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
奚自?”
子路曰:“
自孔氏。”
曰:“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这个晨门与《论语》中其他的隐士都是勇于避世、果于忘世的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对孔子的评价虽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一些讥诮的意味,是对孔子的否定,但对孔子的认识却十分深刻,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即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又具有悲剧美的意蕴。孔子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为的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因此这只能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伟业。但孔子并没有放弃,靠的就是这种“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精神。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原因之一也正是这种精神。
“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原始先民时期,是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些著名篇章如《山海经》中的“
精卫填海”
、“
夸父逐日”
、“
刑天舞干戚”
等可以看作这种文化品格的最早源头。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反映的却是中国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是“
知其不可而为之”
文化品格的先声。
然而,这种文化品格的确立是由孔子完成的,是他为之注入更为深厚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行动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孔子为匡人所困,他说,文王去世后,周代的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后来的人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若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可见,孔子是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的,这既为他提供了自信的力量,也使他的内心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于孔子而言,他的一切行动不是建立在预判了结果的基础之上的,而是从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出发,去做他该做的事。当然在做之前,他可能已经预见了事情的结果,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应有的行动。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鲁哀公而请讨之。哀公命其告夫季孙、孟孙、仲孙三子。孔子又告夫三子,不可。两次“
告”
的结果,孔子是早就知道的,但“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子路也曾经说过,君子出仕,要尽其应尽之职责,而其政治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这种对于形势的认识,应来自孔子。
为与不为,都是一种人生选择,但孔子所确立的“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文化品格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朱熹《论语精义》曰:“……
夫可不可在天,而为不为在己。圣人畏天命,故修其在己者,以听之天,未尝遗天下。圣人亦不敢忘天下。虽知其不可,得不为哉?”
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七亦云:“
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之所以贤;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者,夫子之所以圣。晨门但知晨几,而不知夫子之为夫子者也。”
他们都看到了这种文化品格的可贵之处与重大意义。
孔子之后,“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文化品格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身上集中体现出来。屈原和文天祥便是其中尤为特出者。“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些诗句是他们高洁品格、高尚人格的光辉写照。他们的言行是“
知其不可而为之”
文化品格的突出表现,
尤其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影响深远。
今天,“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文化品格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摘自
9
月15
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
.下列对“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精神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孔子确立了“
知其不可而为之”
文化品格的内涵,在孔子身上,这种品格体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B
.孔子之后,“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精神被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继承,特别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
C
.“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他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重大的影响,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D
.“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文化品格起源于上古时代,中国古代神话中的“
精卫填海”
、“
夸父逐日”
、“
刑天舞干戚”
等正是这种文化品格的前奏。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晨门讥诮孔子,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孔子;但他说孔子“
知其不可而为之”
,也肯定了孔子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
B
.“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精神反映了上古时期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是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因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
C
.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
告”
鲁哀公,要求出兵讨伐,哀公也同意出兵,让他“
告”
季孙、孟孙、仲孙三子,结果不被三子许可。
D
.宋代钱时认为晨门“
贤”
在“
知其不可而不为”
,但晨门不了解也不可能像孔子那样“
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
,因而晨门成不了“
圣人”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
为”
与“
不为”
,孔子不是站在个人得失上所作出的功利性选择,而是“
听命于天”
,“
不敢忘天下”
,因而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
B
.孔子的“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文化品格,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直到今天,仍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C
.孔子在其所生活的时代处处碰壁,主要原因是他总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他的自信使各国的当政者感到了威胁,从而不敢接纳他。
D
.孔子的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只要符合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即使在做之前明知会失败,他仍会毫不动摇,这也正是其人生悲剧所在。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
.C
(原文说孔子不放弃其政治伟业“
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而题目中表述的对象是“
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
这种精神”
则只是原因之一。)
2
.D
(A“
也肯定了孔子……
的精神”
错。B
项“
因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
强加因果关系。C
项“
哀公同意出兵”
错,从文意看,哀公其实也不许。)
3
.A
(B“
仍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错,应为“
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C“
使各国的当政者感到了威胁,从而不敢接纳他”
错,应为“
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
。D“
孔子的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
错,孔子行动“
不预判结果,并非不计后果。”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506245.html
相关阅读:宗白华《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阅读答案
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阅读答案
在诗与思的辩难中,我看到的最有力的文字来自同样“富有热情与痛
《墨家刹那辉煌之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了?》阅读答案及解题指导
《历史性的活化、延伸与推进》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