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国文化的重建》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中国文化的重建 余英时 仅仅以学术思想的主要流派而论,中西文化的内部已经是如此复杂,则如何斟酌尽善以消纳西方思想于中国文化系统之中自然是一种不可想像的巨大工程。 从前 中国文化的重建
余英时
仅仅以学术思想的主要流派而论,中西文化的内部已经是如此复杂,则如何斟酌尽善以消纳西方思想于中国文化系统之中自然是一种不可想像的巨大工程。
从前佛教传入中国,从汉末到宋代,经过近一千的发展才有理学出来总结了思想重建的历史事业。但佛教不过是一种宗教,其最初的影响大体上仅限于信仰方面。西方文化之侵入中国,其冲力及影响面都远非佛教所能比拟于万一。中国人在尚未正式触及西方思想之前,早已在政治、经济各种生活层面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这种总体性的文化挑战是中国史上前所未有的遭遇。如果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足供参考,那么中西学术思想的真正融合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历程。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西方思想绝不能简单地和佛教相提并论,佛教的基本立场是出世的,因此与中国思想的主流格格不入。西方思想则千门万户,其中颇不乏精微的入世理论,足与中国的旧说互相印证。尤其重要的是:前已指出,西方文化一开始就撼动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百余来,不但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形态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基本的改变,而且思想和语言也早已非复旧观。换句话说,中国的思想传统一直在迅速地转化之中,远不像六朝、唐、宋时代那样容易保持“本来民族之地位”了。
在步伐快速的现代世界中,中西思想的融合也许不必像佛教中国化那样要八百至一千的长时期才能完成。但是回顾我们
70
来在学术思想方面的工作,无论就“整理国故”或“吸收输人外来之学说”而言,我们所取得的成绩都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这个巨大的工程恐怕决不是短时间内便能够告一段落。献身于学术思想的人永远是甘于寂寞的工作者;他们必须从热闹场中“退”下来,走进图书馆或实验室中去默默地努力。佛教之所以能震荡中国,正是由于有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许多大师不断地在那里埋头从事译经的工作。这种工作记载在历史上好像非常热闹,其实他们当时的生活却是隐退而寂寞的。如果我们承认输入吸收西方各种学说是中国文化重建的重要一环,那么这些佛教大师的范例依然是值得我们师法的。但是这种“退”并不是消极逃避;相反的,从整个文化史的观点看,乃是最积极的进取。孔子晚返鲁编定六经,便可以说明“退”的涵义。汤因比(
Arnold Toynbee
)论文明的发展曾提出过“退却与重回”(
withdrawal and retum
)的公式,则尤足与“退而结网”、“退而更化”之意互相发明。佛教虽主出世,但是中国的华严宗却有“回向”之说,可见得“退”就是为了“回”,而且也只有在“退”的阶段中才能创造出“回”的条件。愿以此意,与有志于文化重建的朋友们共勉之。
——节选自《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
15
.第二段中,多次提到佛教传入,其意图分别是什么?(
6
分)
16
.结合第三段,请解释“他们必须从热闹场中‘退’下来”中,“退”字的具体含义。(
4
分)
17
.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都属于西方的入世理论,请用《论语》《孟子》中你熟知的相关语句,来证明“西方思想则千门万户,其中颇不乏精微的入世理论,足与中国的旧说互相印证”这句话。(
8
分)
参考答案:
15
.佛教传入中国,经过近一千的发展才有理学诞生总结了思想重建的事例,证明“中西学术思想的真正融合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历程”
3
分;

将佛教和西方思想比较,用时代与佛教传入时的时代差异,说明当今中西思想融合的复杂性。
3

16
.远离热闹,甘于寂寞;献身学术,为中西文化的融合而努力进取。每点
2

17
.①与“科学”相印证的有“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里仁》);“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等(《论语

阳货》)。
②与民主相互印证的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的“诛一夫”非为“弑君”思想等。
③与平等相互印证的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等《论语

季氏》
④与博爱相互印证的有“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孟子

梁惠王上》。每点答出一条得
2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507834.html

相关阅读:《墨家刹那辉煌之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了?》阅读答案及解题指导
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阅读答案
在诗与思的辩难中,我看到的最有力的文字来自同样“富有热情与痛
宗白华《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阅读答案
《历史性的活化、延伸与推进》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