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7
题。
胡松,字茂老,海州怀仁人。幼孤贫,母鬻机织,资给使学,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易》。
政和二,上舍①
释褐,补潍州教授。八,赐对便殿,徽宗伟其状貌,改校书郎兼资善堂赞读。
为殿试参详官,以沈晦第一,徽宗大悦日:
“
朕久闻晦名,今乃得之。
"
迂中书舍人。
时方有事燕云②
,松累章谓边衅一开,有不胜言者。,忤时相意,提举天平观。建炎间,密
奏中原利害,召赴行在③
,出知平江府。未入境,贪吏解印敛迹,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手都市,
百姓便之。
除给事中。会选将帅,松奏:“
富贵者易为善,贫贱者难为功,在上之人识擢何如尔。愿
陛下亲出劳军,即行伍搜简之,必有可为时用者。”
又奏:“
恢复中原,必自山东始,山东归附,必
自登、莱、密始,不特三郡民俗忠义,且有通、泰飞艘往来之便。
"
除兼侍讲。
王伦使金还,言金人欲再遣重臣来计议,以松试工部尚书为韩肖胄副,充大金奉表通问
使。时使命久不通,人皆疑惧,松毅然而往。至汴京,刘豫④
令以臣礼见,肖胄未答,松曰:
“
圣主万寿。”
豫日:“
圣意何在?”
松日:“
主上意,必复故疆而后已。”
使还,拜吏部尚书。
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利害,帝皆嘉纳。
绍兴十六,病革,呼其子曰:大化推移,有所不免。”
乃就枕,鼻息如雷,有顷卒,人谓不
死也。六十。
松平生不喜蓄财,每除官例赐金帛,以军兴费广,一无所陈请,或劝其白于朝,曰:“
弗请
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松日:“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况俸廪,主上所以养老臣也。
”
(节选自《宋史·
胡松传》)
【注释】①
上舍:王安石变法把太学生分为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三等。“
舍生”
即上舍
生,大学生中高班的学生。“②
燕云,是指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燕指幽
州,云指云州。③
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这里指朝廷。④
刘豫:宋高宗建炎二济南府知
府,投降金朝;建炎二四,受金册封为
“
大齐皇帝
’’
,后迁都汴京。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人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B
.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人/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C
.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人/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D
.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人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
.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
政和’’
、“
建炎’’
和“
绍兴’’
是皇帝号。
C.
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D
.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
行伍”
泛指军队。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胡松慧眼识珠,擢拔后秀;献言献策,选拔军中将帅。他做殿试参详官时,评定沈晦第
一,宋徽宗对此大为赞赏;他做给事中时,主张皇帝应亲临军中选拔将帅。
B
.胡松出使他国,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尊严。他在“
人皆疑惧”
、不敢出使的情况下,毅
然出使伪齐政权,面对对方的无理要求,进行了柔中有刚、含而不露的回击。
C
胡松心忧国事,对待生死豁达乐观。老多病时,朝廷开恩,让他管理洞霄宫,但他屡
次献言,皇帝多有采纳;病情危急时对儿子说,自然流转,生死在所难免。
D
.胡松不贪钱财,不为子孙储蓄。朝廷每次授予他官职时,都要赐予他大量财物,但他把
这些钱财全部用于军队建设。他还说,贤能的人钱财多了,有损个人志向。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
分)
(1)
幼孤贫,母鬻机织,资给使学,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易》。(5
分)
译文:____
(2)
未入境,贪吏解印敛迹,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于都市,百姓便之。(5
分)
译文: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4
.D
(“
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
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5
.C
(“
除”
,任命官职。建议:重视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
6
.D
(“
他把这些钱财全部用于军队建设”
错。原文的意思是,按旧例,官吏升迁朝廷都要赏赐财物,因为军队建设需要大量费用,他并没有向朝廷提出赏赐财物的请求。)
7
.(1
)(胡松)幼丧父家贫,母亲靠出售所织布匹,资助供养让他上学。(他)读书
过目不忘,对《易经》尤其精通。(省略句1
分,“
鬻”1
分,“
资给”1
分,“
邃”1
分,
大意正确
1
分)
(2
)(胡松)尚未入境,贪官辞去官职,收敛行迹,胡松将兴利除弊的十七件事项公
布在都市上,百姓感到便利。(省略句1
分,“
解印”1
分,“
揭”1
分,“
便”1
分,大
意正确
1
分)
【参考译文】
胡松字茂老,海州怀仁人。幼时孤苦贫寒,母亲织布卖钱,供养他上学。读书过目不忘,尤其精通《易经》。政和二(1112)
,以上舍生任官,担
我很早就听说了沈晦的名字,今天才得到他。”
升迁胡松为中书舍人。
当时正从事收复燕云地区,胡松多次上奏说边恤一开,即有许多不能言说的事情发生,不符合当政者意思,被罢提举太平观。建炎间,秘密上奏论述中原利害,召到朝廷,出知平江府。尚未入境,贪吏解下官印隐藏起来,胡松将兴利除弊的十七件事项张榜在都市上,百姓感到便利。
朝廷任命他为给事中。恰逢朝廷选拔将帅,胡松上奏说:“
富贵的人容易行善,贫贱的人难以成功,关键在于上面的人怎样认识提拔。希望陛下亲出慰问部队,就在军队中搜罗挑选,必然会有可以使用的人才。”
又上奏:“
恢复中原,必须从山东开始,山东归附,必须从登、莱、密州开始,不只是因为三郡民俗忠义,还因为有通、泰飞船往来的便利。”
被任兼侍讲。
王伦出使金朝回来,说金朝想再派重臣前来计议讲和事宜,以胡松任工部尚书作为韩肖胄的副手,充任大金奉表通问使。当时使命久不通,人们都人心疑虑,胡松毅然前往。到达汴京,刘豫命令他们以臣子之礼相见,韩肖胄没有回答,胡松说:“
圣主万寿无疆。”
刘豫问:“
圣主意图何在?”
胡松回答:“
圣主的意图,必恢复故疆而后已。”
出使回来,被任命为吏部尚书。
不久因病提举洞霄宫,居住在阳羡,虽然居闲但不忘国事,多次上书论说和籴科敛、防秋利害,皇上都嘉奖采纳。绍兴十六(1146)
,病重,招呼儿子说:“
生老病死,在所难免。”
于是就枕,鼾声如雷,一会儿后去世,人们都说他没有死。时六十岁。
胡松平生不喜欢积敛财产,每次任官按例要赐予金帛,胡松因军事耗费巨大,一无所求,有人劝他告诉朝廷,他说:“
不请则已,告诉朝廷就成了沽名钓誉。”
喜欢宾客,俸禄不足以供费,有人请他为子孙着想节省用度。胡松说:“
贤能但多财,就会有损志节,况且俸禄,是皇上用来赡养老臣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507920.html
相关阅读:“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冷泉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崔浩字伯深》阅读答案及翻译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潘将军失珠》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