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
题。
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非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子路曰:“
不能勤苦,不能恬贫穷,不能轻死亡;而曰我能行义,吾不信也。”
昔者申包胥立于秦庭,七日七夜丧不绝声,遂以存楚,不能勤苦,安能行此!曾子布衣?袍未得完,糟糠之食,藜藿之羹未得饱,义不合则辞上卿,不恬贫穷,安能行此!比干将死而谏逾忠,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而志逾彰,不轻死亡,安能行此!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立身著名,无顾利害而后能成之。《诗》曰:“
彼其之子,硕大且笃。”
非良笃修激之君子,其谁能行之哉?
王子比干杀身以作其忠,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尾生杀身以成其信,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岂不爱其身哉?以为夫义之不立,名之不著,是士之耻也,故杀身以遂其行。因此观之,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夫士之所耻者,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三者在乎身,名传于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虽无道之世不能污焉。然则非好死而恶生也,非恶富贵而乐贫贱也,由其道,遵其理,尊贵及己,士不辞也。孔子曰:“
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而不可求,从吾所好。”
大圣之操也。《诗》云:“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言不失己也;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士君子之所以越众也。
9.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非名 妄:妄想
B.
不能恬贫穷 恬:安于
C.
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 与:参加
D.
我心匪石 匪:同“
非”
,不是
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①
士有杀身以成仁 ②
故杀身以遂其行
B. ①
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 ②
然则非好死而恶生也
C. ①
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②
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
D. ①
王子比干杀身以作其忠 ②
由其道,遵其理
11.
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因此他们人虽死了,好的名声留传后代。不是勇敢果断谁能做到呢?
B
.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
因此一个读书人想要按照他的理想去做事情,不论事情是难是易,然后都能勇敢地去做
C.
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
天下推举信义的人,读书人不在其列;天下推举廉洁的人,读书人不在其列
D.
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士君子之所以越众也
。
一个人能够不失去自己,然后才可以与他渡河很难,这就是读书的君子所以超过别人的地方。
1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作者认为,勇敢和果断是“
士君者”
表现出自己操守与品行的前提条件之一。
B.
作者用申包胥等三人的事例证明“
甘勤苦”
、“
恬贫穷”
、“
轻死亡”
的人才可以行仁义。
C.
在作者看来,“
士之耻”
在于他们爱惜自己的生命,以致正义没有被树立,生命没有显赫。
D.
文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和孔子及其弟子的话,既能增强说服力,又使语言精炼典雅。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9.
(3
分)A
10.
(3
分)C
11.
(3
分)C
12.
(7
分)
(1
)(3
分)所以一个读书人想要照他的理想去做他应该做的事,(先要)不问事情的难和易,然后才能去做。
(2
)(4
分)能够不失去自己,这之后才可以共患难,这就是读书人用来超越别人的地方。
文言文参考译文:
一个有勇气行动果断的读书人,不去表现自己的操守、品行,而去没有名义地胡乱送死,怎不让人感到痛苦!读书人有的为了成就仁德而不惜牺牲生命,有的冒着危险维护正义,有的倚仗臣节义理不顾而死在哪里,因此他们人虽死了,好的名声留传后代。不是勇敢果断谁能做到。
子路说:“
不能甘愿勤苦,不能安于贫穷,不能轻视死亡,却说自己能行仁义,我不敢相信。”
从前,楚国的申包胃站在秦国的朝廷上,七天七夜,痛哭不绝,于是保住了楚国。不能甘原勤苦,怎么能做到这样子?曾子粗布衣裳都穿不上,糟糠做的饭、蔡霍做的菜都吃不饱,如果和他的道义不合即使上卿之官也辞掉。不能安于贫穷,怎么能做到这样子?比干都要被处死了,而劝谏封王更加忠诚,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志向更加昭彰。不能轻视死亡,怎么能做到到这样子?因此一个读书人想要按照他的理想去做事情,不论事情是难是易,然后都能勇敢地去做;要使自己成功成名,先要不顾及个人的利和害,然然后才能取得成就。《诗经》上说:“
那些人的子弟,身材硕大性情忠厚。”
不是忠厚、善良正直的君子,谁能做到这个样子?
王子比干牺牲自身表明自己的忠诚,伯夷、叔齐牺牲自身表明自己的廉洁,尾生牺牲自身表现自己的信用,这四个人都是天下最通情达理的读书人,难道他们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他们认为正义不树立,声名不显著,是读书人的耻辱,因此以牺牲自身来实现自己的原望。从这点看来,卑贱贫穷,不是读书人的耻辱。读书人所认为耻辱的是:天下推举忠诚的人,读书人不在其列;天下推举信义的人,读书人不在其列;天下推举廉洁的人,读书人不在其列;如果忠、信、廉三者兼备于一个身上,名声流传于后世,与日月同辉,即使在无道的时代,也不能砧污他。
那么,读书人并非喜欢死亡而厌恶生存,也不是厌恶富贵而喜欢贫贱,按照一定的道理,尊贵落到自己身上,读书人是不推辞的。孔子说:“
如果富贵能够追求,即使是替别人执鞭驾车的事,我也原意做,如果富贵不能追求,还要按照我的意原去做。”
这是大圣人的操守。
《诗经》上说:“
我的心不是石头,不可以转动;我的心不是一张席子,不可以卷起。”
这是说不失去自己。一个人能够不失去自己,然后才可以与他共患难,这就是读书的君子所以超过别人的地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520802.html
相关阅读:“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潘将军失珠》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浩字伯深》阅读答案及翻译
《冷泉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