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
梁统字仲宁,安定乌氏人。更始二,拜酒泉太守。会更始败,赤眉入长安,统与窦融及诸郡守起兵保境,谋共立帅。初以位次,咸共推统,统固辞曰:“
昔陈婴不受王者,以有老母也。今统内有尊亲,又德薄能寡,诚不足以当之。”
遂共推融为河西大将军,更以统为武威大守。
性刚毅而好法律。统在朝廷,数陈便宜。以为法令既轻,下奸不胜,宜重刑罚,以遵旧典。乃上疏曰:“
臣闻立君之道,仁义为主,仁者爱人,义者政理,爱人以除残为务,政理以去乱为心。刑罚在衷,无取于劝,是以五帝有流、殛、放、杀之诛,三王有大辟、刻肌之法。高帝受命诛暴,平荡天下,约令定律,诚得其宜。文帝宽惠柔克,遭世康平,惟除省肉刑、相坐之法,它皆率由,无革旧章。武帝值中国隆盛,财力有余,征伐远方,军役数兴,豪桀犯禁,奸吏弄法,故重首匿①
之科,著知从②
之律,以破朋党,以惩隐匿。宣帝聪明正直,总御海内,臣下奉宪,无所失坠,因循先典,天下称理。至哀、平继体,而即位日浅,听断尚寡,丞相王嘉轻为穿凿,亏除先帝旧约成律,数之间,百有余事,或不便于理,或不厌民心。伏惟陛下包元履德,权时拨乱,功逾文、武,德侔高皇,诚不宜因循季末衰微之轨。”
事下三公、廷尉,议者以为隆刑竣法,非明王急务,施行日久,岂一朝所厘。统今所定,不宜开可。帝令尚书问状,统对曰:“
闻圣帝明王,制立刑罚,故虽尧、舜之盛,犹诛四凶。孔子曰:‘
刑罚不衷,则人无所厝手足。’
衷之为言,不轻不重之谓也。自高祖之兴,至于孝宣,君明臣忠,犹因循旧章,不轻改革,海内称理,断狱③
益少。至初元,所减刑罚百有余条,而盗贼浸多,岁以万数。是时以天下无难,百姓安平,而狂狡之势,犹至于此,皆刑罚不衷,愚人易犯之所致也。由此观之,则刑轻之作,反生大患;惠加奸轨,而害及良善也。”
议上,遂寝不报。
后出为九江太守,定封陵乡侯。统在郡亦有治迹,吏人畏爱之。卒于官。
(
节选自《后汉书·
梁统列传》)
【注】①
首匿:谓主谋藏匿罪犯。②
知从:即“
知纵”
,谓知道别人犯法而不检举告发。
③
断狱:审理和判决的案件。
9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刑罚在衷,无取于劝 衷:恰当、合适
B
.施行日久,岂一朝所厘 厘:改正、改革
C
.则人无所厝手足 厝:交错、交叉
D
.盗贼浸多,岁以万数 浸:逐渐、渐渐
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梁统“
宜重刑罚,以遵旧典”
的理由的一组是(3
分)( )
①
内有尊亲,又德薄能寡 ②
法令既轻,下奸不胜
③
天下无难,百姓安平 ④
隆刑竣法,非明王急务
⑤
刑轻之作,反生大患 ⑥
惠加奸轨,而害及良善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②③④ D. ①③⑥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更始帝刘玄兵败后,梁统和窦融以及各位郡守起兵保卫边境,大家推举梁统为统帅,
但是他坚决推辞,后被重新推举为武威太守。
B
.梁统认为人君执政之法,应以仁义为主,即爱护百姓,消除残暴。他极力主张加重
刑罚,遵循旧典,用严格的法律治理国家。
C
.在中原兴盛时期,当时有些豪桀违反禁令,有些官吏玩弄权术,因此,汉武帝制定了严格的法令来破除朋党,惩罚隐匿犯罪的人。
D
.三公、廷尉没有认同梁统的建议,他们认为严酷刑法不是英明之主所为。后来奏议
呈上,光武帝认可
“
重刑法遵旧典
”
的建议,并颁令推广。
12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
统在朝廷,数陈便宜。(3
分)
译文:
(2)
爱人以除残为务,政理以去乱为心。(3
分)
译文:
(3)
数之间,百有余事,或不便于理,或不厌民心。(3
分)
译文:
13
.请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不超过6
处)(3
分)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
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
君子不怨天,
不尤人。’”
曰:“
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选自《孟子•
公孙丑下》)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9.C
(A
项“
衷”
,同“
中”
,折中,引申为恰当、合适。C
项“
厝”
,同“
措”
,放置、安排。“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中“
厝”
即放置之义。)
10.B
(①
是梁统推辞统帅之位的理由; ③
表现的是社会安定的情况;④
是三公、廷尉的看法,反对之声。)
11.D
(“
遂寝不报”
,“
寝”
是停止、平息的意思。意思是奏议被上面扣住了,没有往上报。“
并颁令推广”
于文无据。)
12.
(1
)梁统在朝中,经常向光武帝提出有利于国家的建议。(“
数”“
便宜”
各1
分,大意1
分。)
(2
)爱护百姓则务必消除残暴,政务治理则是以清除混乱为中心。(“
务”“
去乱”
各1
分,大意1
分。)
(3
)数时间,有上百件案子,有的不便于审理,有的在处理上不服民心。(“
或”“
厌”
各1
分,大意1
分。)
13.
【断句】五百必有王者兴/
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
七百有余岁矣/
以其数则过矣/
以其时考之/
则可矣。(每断错一处扣1
分,共5
分。)或:五百必有王者兴/
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
以其数/
则过矣/
以其时考之/
则可矣
【注释】(1)
豫:快乐,愉快。(2)
不怨天,不尤人:这是引孔子的话,见《论语-宪问》。尤,责怪,抱怨。(3)
名世者:有名望而辅佐君王的人。
【译文】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
老师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可是以前我曾听老师您讲过:‘
君子不抱怨上天,不责怪别人。’”
孟子说:“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从历史上来看,每五百就会有一位圣贤君主兴起,其中必定还有名望很高的辅佐者。从周武王以来,到现在已经七百多了。从数来看,已经超过了五百;从时势来考察,也正应该是时候了。大概老天不想使天下太平了吧,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不快乐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526966.html
相关阅读:《冷泉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浩字伯深》阅读答案及翻译
《潘将军失珠》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