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题。
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十二,父藏器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
书如是,儿何怠!”
父奇其意,许授《左氏》。逾,遂通览群史。与兄知柔俱以善文词知名。擢进士第,调获嘉主簿。
武后证圣初,诏九品以上陈得失。子玄上书,讥“
每岁一赦,或一岁再赦,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
。又言:“
君不虚授,臣不虚受。妄受不为忠,妄施不为惠。今群臣无功,遭遇辄迁,至都下有‘
车载斗量,杷椎碗脱’
之谚。”
又谓:“
刺史非三载以上不可徙,宜课功殿,明赏罚。”
后嘉其直,不能用也。时吏横酷淫及善人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苏味道、李峤见而叹曰:“
陆机《豪士》所不及也。
累迁凤阁舍人,兼修国史。中宗时,擢太子率更令。介直自守,累岁不迁。会天子西还,子玄自乞留东都。三,或言子玄身史臣而私著述,驿召至京,领史事。迁秘书少监。时宰相韦巨源、纪处讷、杨再思、宗楚客、萧至忠皆领监修,子玄病长官多,意尚不一,又仕偃蹇,乃奏记求罢去。
始,子玄修《武后实录》,有所改正,而武三思等不听。自以为见用于时而志不遂,乃著《史通》内外四十九篇,讥评今古。徐坚读之,叹曰:“
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
子玄内负有所未尽,乃委国史于吴兢,别撰《刘氏家史》及《谱考》。上推汉为陆终苗裔,非尧后;彭城丛亭里诸刘,出楚孝王嚣曾孙居巢侯般,不承元王。按据明审,议者高其博。
开元初,迁左散骑常侍。尝议《孝经》郑氏学非康成注,举十二条左证其谬,当以古文为正;《易》无子夏传,《老子》书无河上公注,请存王弼学。宰相宋?等不然其论,奏与诸儒质辩。博士司马贞等阿意,共黜其言。诏可。会子贶为太乐令,抵罪,子玄请于执政,玄宗怒,贬安州别驾。卒,六十一。
子玄领国史且三十,官虽徙,职常如旧。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
自古文士多,史才少,何耶?”
对曰:“
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楠斧斤,弗能成室。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
时以为笃论。子玄善持论,辩据明锐,视诸儒皆出其下,朝有论著辄豫。殁后,帝诏河南(府)就家写《史通》,读之称善。追赠工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自《新唐书
•
刘知几传》)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时吏横酷 ?
淫及善人 /
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 /
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 /
作《思慎赋》
以刺时
B
.时吏横酷 /
淫及善人公卿 /
被诛死者踵相及 /
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 /
作《思慎赋》
/
以刺时
C
.时吏横酷 /
淫及善人公卿 /
被诛死者踵相及 /
子玄悼 /
士无良而甘于祸 /
作《思慎
赋》以刺时
D
. 时吏横酷 /
淫及善人 /
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 /
子玄悼 /
士无良而甘于祸 /
作《思慎
赋》
/
以刺时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
讳嫌”
就是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如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
秀才”
为“
茂才”
。
B
.擢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但是唐宋时的“
进士”
有别于明清时的“
进士”
。
C
.礼部是古代官署“
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等事宜。
D
.“
谥”
即谥号,是古代对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追封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刘知几少时学业一般,曾因学《古文尚书》不佳而受到父亲的杖责,等听到父亲为
哥哥们讲的《左传》后,他才有所醒悟,决心不再懈怠,一后,就通读诸史。
B
.刘知己敢于直言。他曾上书直陈朝廷滥用官员的弊端,受到武后的赞赏和重用;他又
写了针砭时弊的文章《思慎赋》,苏味道、李峤认为超过了西晋陆机的《豪士》。
C
.刘知己治学严谨广博。他修正《武后实录》,考证刘氏宗谱,质疑《考经》《老子》等
书的版本,提出很多独到的观点;他的《史通》一书,被徐坚视为史著的样版。
D
.刘知己虽然官职多变,但一直修治史学,做了将近三十史官。他认为做史官的人必
须才、学、识俱兼,缺一不可,同时,修史之人还要有敢于秉笔直书的勇气。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子玄病长官多,意尚不一,又仕偃蹇,乃奏记求罢去。
(2
)宰相宋?等不然其论,奏与诸儒质辩。博士司马贞等阿意,共黜其言。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4
.A
5
.D
6
.B
7
、(1
)刘子玄忧虑主管修史的官太多,(他们的)意见主张各不相同,加上自己仕途不顺,于是上奏请求离职。(5
分。“
病” “
长”“
偃蹇”“
罢去”
各1
分,语句通顺1
分 )
(2
)宰相宋?等人不赞成他的主张,上奏要求让儒生们提出辩驳。博士司马贞等人阿附宋?意图,一起废除他的观点。(5
分。“
然” “
质辩”“
阿”“
黜”
各1
分,语句通顺1
分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546415.html
相关阅读:“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潘将军失珠》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浩字伯深》阅读答案及翻译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冷泉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