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概括分析题( 15 分) 万历到明末的晚明时期,是明代小品文发展之全盛期,虽说先秦诸子及唐宋古文中一些精彩的短篇确实都是一些 小品 文章,但与晚明小品文却有本质的不同。 材料概括分析题(
15
分)
万历到明末的晚明时期,是明代小品文发展之全盛期,虽说先秦诸子及唐宋古文中一些精彩的短篇确实都是一些“
小品”
文章,但与晚明小品文却有本质的不同。上述文章尽管短小精悍,叙述描写上也不乏艺术性,但其写作之最终目的是道德教化,其价值也在于寓教于乐。明初与中叶的小品文仍具有这样的特点,到了晚明,小品文有了特殊的目的:自娱和娱人,历代不被正统文学看中的小品文在晚明具有了特有的审美价值——
娱乐性。
叶圣陶把小品文看成是与教科书、讲义体式的说理文不同的一种生动、有趣、能与读者达到情感与理智交流的“
艺术性”
文体。他认为:“
教科书、讲义体文章无非人生经验的公式化、化石化”
,“
讲义跟教科书无论讲的什么,总使人有一种毫不亲切的感觉,仿佛是生活以外的事情,让人感觉厌倦。”
因而,精粹的小品文是一个极端,好比最深色;讲义体中间的尤其坏的是另一个极端,好比最淡色。在这两极端之间的就只有程度的差异,越接近小品文的越是文学,越远于小品文的越不是文学。林语堂曾说:大体上,小品文闲适,下笔随意,常常夹入遐想及琐碎常谈,没有“
雷池”
限制,可以达到自由无限的想象空间。
26.
先秦诸子及唐宋古文中的“
小品”
文章与晚明小品文有哪些异同?(6
分)
27.
如何理解“
教科书、讲义体文章无非人生经验的公式化、化石化”
这句话?(4
分)
28.
结合材料,说说为什么“
越接近小品文的越是文学”
?(5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6.
(6
分)异:①
前者的写作目的、价值:道德教化、寓教于乐;(2
分)
②
后者的写作目的、价值:自娱和娱人、娱乐性。(2
分)
同:①
短小精悍;②
叙述描写具有艺术性。(2
分)
27.
(4
分)①
教科书、讲义体文章内容虽然是人生经验;②
但是刻板,无趣,不亲切,脱离生活,让人厌倦。(每点2
分)
28.
(5
分)①
因为小品文生动、有趣、具有艺术性;②
小品文闲适,下笔随意,想象空间,没有限制。(每点2
分,答对2
点5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552817.html
相关阅读:《金钱与道德》阅读
《曹雪芹其实是被“火车”撞死的?》阅读答案
《也谈人品与画品》阅读答案
《人的觉醒与魏晋风度 李泽厚》阅读答案
《文化的偏见是没有价值的??评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判断》阅读答
閻楀牊娼堟竟鐗堟閿涙碍婀伴弬鍥у敶鐎瑰湱鏁辨禍鎺曚粓缂冩垹鏁ら幋鐤殰閸欐垼纭€閻氼噯绱濈拠銉︽瀮鐟欏倻鍋f禒鍛敩鐞涖劋缍旈懓鍛拱娴滄亽鈧倹婀扮粩娆庣矌閹绘劒绶垫穱鈩冧紖鐎涙ê鍋嶇粚娲?閺堝秴濮熼敍灞肩瑝閹枫儲婀侀幍鈧張澶嬫綀閿涘奔绗夐幍鎸庡閻╃ǹ鍙у▔鏇炵伐鐠愶絼鎹㈤妴鍌氼洤閸欐垹骞囬張顒傜彲閺堝绉圭€氬本濡辩悮顓濋暅閺夛拷/鏉╂繃纭舵潻婵婎潐閻ㄥ嫬鍞寸€圭櫢绱濈拠宄板絺闁線鍋栨禒鎯板殾 bjb@jiyifa.com 娑撶偓濮ら敍灞肩缂佸繑鐓$€圭儑绱濋張顒傜彲鐏忓棛鐝涢崚璇插灩闂勩們鈧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