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明】李贽《战国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战国论 【明】李贽 余读《战国策》而知刘子政之陋也。夫春秋之后为战国。既为战国之时,则自有战国之策。盖与世推移,其道必尔。如此者,非可以春秋之治治之也明矣。况三王之 战国论
【明】李贽

余读《战国策》而知刘子政之陋也。夫春秋之后为战国。既为战国之时,则自有战国之策。盖与世推移,其道必尔。如此者,非可以春秋之治治之也明矣。况三王之世欤!
  五霸者,春秋之事也。夫五霸何以独盛于春秋也?盖是时周室既衰,天子不能操礼乐征伐之权以号令诸侯,故诸侯有不令者,方伯、连帅率诸侯以讨之,相与尊天子而协同盟,然后天下之势复合于一。此如父母卧病不能事事,群小构争,莫可禁阻,中有贤子自力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是以名为兄弟,而其实则父母也。虽若侵父母之权,而实父母赖之以安,兄弟赖之以和,左右童仆诸人赖之以立,则有劳于厥家大矣。弟仲相桓,所谓首任其事者也。从此五霸迭兴,更相雄长,夹辅王室,以藩屏周。百足之虫,迟迟复至二百四十余者,皆管仲之功,五霸之力也。诸侯又不能为五霸之事者于是有志在吞周心图混一如齐宣之所欲为者焉晋氏为三吕氏为田诸侯亦莫之正也。则安得不遂为战国而致谋臣策士于千里之外哉!其势不至混一,故不止矣。
  刘子政当西汉之未造,感王室之将毁。徒知羡三王之盛,而不知战国之宜,其见固已左矣,彼鲍、吴者,生于宋、元之季,闻见塞胸,仁义盈耳,区区褒贬,何足齿及!乃曾子固自负不少者也,咸谓其文章本于《六经》矣,乃讥向自信之不笃,邪说之当正,则亦不知《六经》为何物,而但窃褒贬以绳世,则其视鲍与吴亦鲁、卫之人矣。
【注】①
刘子政,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战国策》的编订者,有着“
尊王贱霸”
(尊崇三王五代之盛世,看轻春秋战国之霸业)的历史观。②
曾子固:曾巩,宋代学者,著有《元丰类稿》。③
鲍:鲍彪,宋代学者,曾校注《战国策》;吴,吴师道,元代学者,曾重校《战国策》。
16
.下面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而知刘子政之陋也
陋:浅薄
B
. 则有劳于厥家大矣
厥:其,这个
C
.当西汉之末造
造:时期
D
.而不知战国之宜
宜:应该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是
A
. 夫五霸何以独盛于春秋也
苟以天下之大
B
.而其实则父母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徒知羡三王之盛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区区褒贬,何足及齿
其间旦暮闻何物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结合春秋特定的历史背景,运用了比喻论证充分肯定了管仲在历史推进中起到的独特作用,突破了传统的褒“
王道”
贬“
霸道”
史观。
B
.文章虽然是对战国的历史发表看法,其实包含了作者鲜明的个性特点,也是对明代盛行的纲常名教和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有力的批判和回击。
C
.作者批判了汉代刘向、宋代曾巩以“
三王之治”
否定“
战国之宜”
的观点,明确提出从三王五霸到战国、到秦的统一,是一个“
与时推移,其道必尔”
的必然发展趋势。
D
.本文见解大胆,构思精巧,论证严密,文字犀利深刻,长于分析,表现了作者过人的胆识和非凡的勇气。
19
.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诸侯又不能为五霸之事者于是有志在吞周心图混一如齐宣之所欲为者焉晋氏为三吕氏为田诸侯亦莫之正也。
19.
诸侯又不能为五霸之事者,于是有志在吞周,心图混一,如齐宣之所欲为者焉。晋氏为三,吕氏为田,诸侯亦莫之正也。
20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7
分)
(1)
如此者,非可以春秋之治治之也明矣。(3
分)


(2)
则安得不遂为战国而致谋臣策士于千里之外哉!(4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558248.html

相关阅读:“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浩字伯深》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潘将军失珠》阅读答案及翻译
《冷泉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