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史学家蔡东藩
来新夏
蔡东藩(1877—1945
)的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了甲午战争的中国失败到中国人民的八抗日等等惊天动地的事件。世事纷扰.山河破碎,不能不使这个长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日益加深其忧惠意识,而不自觉地熔铸了他具有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
他出身贫寒,过着箪食瓢饮的日子,住着以教读抵租金的居室,如果他能降志辱身混迹官场,也许能博取富贵,但一则他家境贫寒,无力应酬;再则他看到官场各种蝇营狗苟的无耻恶习,实为腐败官场所罕见。从此,他决意敝屣荣华,告病归里,重回“
君子固穷”
的旧日生活。他手无缚鸡之力,不过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当他所写《民国演义》问世后,因秉笔直书,有触犯军阀劣迹数处,遂遭武夫恐吓,弹头威胁.有人亦劝其曲笔.“
隐恶扬善”
,但他决不为动,宁愿搁笔,决不曲笔。蔡东藩的种种立身行事,称得起是一位善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真正儒者。
蔡东藩自绝望于官场,即倾其毕生精力于著述。蔡东藩著述很多,但能享盛名而传之久远的,则是《历朝通俗演义》。蔡东藩之所以能以极大的毅力完成这套通俗历史著述.绝非一时冲动的偶然行为,而是有其一定的思想基础。他身经国运艰危.目击风雨飘摇,不可避免地会像同时代有些知识分子那样,受到“
救亡图存”
时代潮流的冲击。当时,“
实业救国”
、“
教育救国”
、“
富国强兵”
等等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也必然会结合自己的条件作自己的选择。他深明亡史亡国的教训,而要用自己的文史知识和秃笔凹砚写出两千多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警觉民众,振奋精神,以实现其“
演义救国”
的素志。就在他思考酝酿过程中,辛亥革命爆发,给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但迎来的却是北洋军阀集团的统治和袁世凯的帝制自为,蔡东藩在这种政治恶行的刺激下,决定先从《清史通俗演义》开始,其主要目的是以这个被推翻的专制政权为靶的,笔伐“
洪宪帝制”
。他在《清史演义》自序中说:“
至关于帝王专制之魔力,尤再三致意,悬为炯戒。”
《清史演义》着手于民国四秋,正是袁世凯等办帝制甚嚣尘上的时候,而成书的次秋,又是袁世凯自毙之时。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识的行为。从中也能约略窥知撰者为什么把《清史演义》的写作提到第一位的奥和所在。而自序中的词语也正是作者对“
洪宪帝制”
的历史鞭挞。民国十正是“
直皖战争”
给民众带来兵燹灾祸之际,蔡东藩更运其如椽之笔,进一步地投枪于军阀统治的黑暗现状。他历数民元以来的动乱不宁,更明确表达其正直的史德说:“
窃不自揣,谨据民国纪元以来之事实,依次演述,分回编纂,借说部之体裁,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不敢虚诬。”
史家应有风骨,于此可见,亦无怪乎军阀武夫为之惧,而出以威胁之劣行!
蔡东藩在历丈编纂法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述虽以“
演义”
为名,但并不是相沿所谓的“
演义体”
如《东西汉演义》《三国演义》等等。他不满意《三国演义》之类的演义书,他在《后汉演义》自序中,曾有所评论说:“
若罗氏所著之《三国志演义》则脍炙人口,加以二三通人之评定,而价值益增。然与陈寿《三国志》相勘证,则粉饰者十居五六。寿虽晋臣,于蜀魏事不无曲笔,但谓其穿凿失真,则必无此弊。罗氏第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也。”
蔡氏就以此观点指导整套通俗演义的写作而自成一“
新演义”
体.“
新演义”
体的特色是,博览群籍,广搜史料,文笔力求通俗,叙事端在真实,间入稗史遗闻,不过修饰文字,敷衍情节,要不得脱离历史正轨。他还采用夹批、后批和注释等手段.以发挥自己的史观、史识。这一“
新演义”
体裁,很适于普及历史知识,供社会教化之助。顾便于以国史回归国人,鼓呼民气,尽史家之职责,所以,对“
新演义”
体固不得以小道视之.而当誉之为通俗史学,并堂皇列位于史部之一目。后之以历史为题材而着笔为历史小说者.何不取法乎此?
等而下之,其戏说历史,亵渎历史者流,亦当自愧于先贤!
蔡东藩以十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
余万字.其有功史学自不待言!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蔡东藩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丰富.对一些惊天动地的事件目见耳闻.这使《历朝通俗演义》更具真实性。
B
.由于蔡东藩在写《民国演义》时坚持其正直的史德秉笔直书,“
写当代之状况”
。“
语
皆有本”
,使“
军阀武夫为之惧”
,而遭到军阀的恐吓。
C
.蔡东藩的‘
新演义”
体与传统的《东西汉演义》《三国演义》等“
演义体”
历史小说不同,他完全采自正史,力求通俗,不修饰文字。
D
.蔡东藩认为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
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
也”
,不适合“
供社会教化之助”
。
E
.作者认为《历朝通俗演义》应列入史学著作之中,作为历史小说的范例,应该效法,而那些戏说历史、亵渎历史的人相比之下应当惭愧。
(2
)作者认为蔡东藩“
具有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
,请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6
分)
(3
)蔡东藩将《清史演义》提到第一,并在写书的时间上有意安排,其用意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6
分)
(4
)蔡东藩以十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11
部600
余万字。你认为影响他写作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
.(1
)【答案解析】答E
给3
分,答B
给2
分,答A
给1
分。答C
和D
不给分。
解析:A
项,"
增加了《历朝通俗演义》的真实性"
,说法有欠妥当,《历朝通俗演义》涉及不同朝代,其真实性来自于史书,并非是作者的目见耳闻。C
项,"
完全采自正史,力求通俗,不修饰文字"
的说法不当,原文有"
间入稗史遗闻,不过修饰文字"
。D
项,"
不适合'
供社会教化之助'"
的说法欠妥,在原文中蔡东藩批评罗贯中的话主要是就《三国演义》一书的历史的真实性来说的,没有说它不适合"
供社会教化之助"
。
(2
)【答案解析】①
虽家境贫寒而不降志辱身混迹官场,以博取富贵;②
看到官场各种蝇营狗苟的无耻恶习,决意远离腐败官场,鄙弃荣华;③
虽为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每点2
分)
(3
)【答案解析】①
以清朝这个被推翻的专制政权为靶子,笔伐袁世凯的封建专制性质的"
洪宪帝制"
;②
把《清史演义》着手写作的时间安排在袁世凯筹办帝制甚嚣尘上的时候,而把成书的时间安排在袁世凯自毙之时,说明恢复帝制绝没有好下场;③
以清朝灭亡的历史,封建帝制的不可复存,来教育后人。(每点2
分)
(4
)【答案解析】观点一:是受到"
救亡图存"
的时代精神的影响。①
当时各类救过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受其影响而走"
演义救国"
之路;②
他深明亡史亡国的教训,而要用自己的笔写出两千多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警觉民众,振奋精神。观点二:是受优秀文化传统的影响。①
在国家处于危难时,由于受传统儒家学说的影响而承担匹夫之责;②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蔡东藩正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著书立说的。(如有其他观点,符合题意即可。观点2
分,理由充分6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561427.html
相关阅读:《灯下草虫呜》阅读答案
《卖猪肉也要卖出北大水平》阅读答案
《刘仙洲:新中国初期入党的知名教授》阅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原文
《生化学家邹承鲁》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