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国学经典之美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四川南充市建华中学 岳杰

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使学生体悟到真正的美感,引领学生达到一种超功利的审美境界,让学生获得向善的情感力量。《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即进行审美教育,也应是语文学科进行国学经典教育的目的之一。

一、发掘传统文化之国学经典中的情感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情感,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国学经典讲授切忌进行空洞的说教。教师在教学中要“披文以入情”,精心创设审美意境,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接受审美情感的熏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审美愉悦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审美过程中自发生成的。如在讲读《赤壁赋》时,可以着重让学生体会“清风徐来……水光接天”一节。此节描写的是一幅月夜江色图:“清风徐来”,可见秋气之爽;“白露横江”,写出秋意之浓;“水光接天”,摹画秋水之状。临江观景,秋江壮阔,自然激发了作者对秋的赞美之情。作者对秋江秋夜的欣赏、举酒咏诗的举止,都分明传达了欢愉的畅游之情。文段所表现的优美的意境,在学生的眼中,是一卷活生生的绚丽图画。

二、发掘传统文化之国学经典中的形式美。

目前语文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漠视言语的形式,而过分关注言语的内容。以对语言文字所附的思想、内容的理解,代替学生对语言的领悟。实际上语文学科一方面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要教给学生语言规则,使其能够熟练地使用语言这种工具,并能借助这种工具欣赏、理解别人的作品;另一方面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又要排除万难促使学生跨越语言规则的障碍作尽情尽意的表达,并超越作品的语言去挖掘作者语言变形之后所表达的情和意。这正是解决我们在国学经典教育中面临“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之窘境的金钥匙。

如读曹操的《观沧海》,前六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如果把每句分解开,只能表现大海的一些很平常的景色特点。但如果跨越语言的表面意义,通过对四言诗较五言诗语言更为醇厚简质的特点把握,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那么诗中建功立业的抱负、昂扬奋发的精神就很容易为学生所体会。这种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领悟词语本身符号概念以外的语境意义、文化意义,正是学生面对文化精品能够进行鉴赏和评价的关键所在。

三、加强应用,启迪学生创造美的智慧。

传统文化之国学经典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既应注重引导学生欣赏美、认识美,又应注重启迪学生创造美的智慧,训练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审美实践中有美的创造、美的发现,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之国学经典与现代文明的对接。如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诗歌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同样,诗歌欣赏也离不开想象,诗人以简约的语言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巧妙地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完成对文学作品的转换、补充、再创造,从而领会其中蕴含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词语都是一些孤立的描写景物的名词性词语,不能表达明确的思想感情。而同“夕阳”“断肠人”联系起来启发学生进行情感和理性的想象,那种暮秋夕照下凄清苍凉的意境、游子乡思萦怀的情调就油然而生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667451.html

相关阅读:语文写作指导:七字作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