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晁错论 苏轼》阅读答案及翻译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晁错论 苏轼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 [1] 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 晁错论
苏轼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1]
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之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 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注:狃,音同“
纽”
,习以为常。)
4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然后有辞于天下
说辞、理由
B
. 安所逃其患
怎么
C
.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离间
D
. 而遗天子以其至危
遗:赠送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其为变岂足怪哉
其皆出于此乎
B
.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
. 且夫发七国之难者
且焉置土石若属皆且为所虏
D
.方其功之未成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事先估计到灾难发生的必然性,再慢慢地画出地形图后,因地制宜,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
B
.当七国发生叛乱的时候,晁错既没有挺身而出承担危险,也没有亲自率兵去阻击叛军,反而留守在相对安全的后方,让景帝刘启亲自率兵出征。
C
.作者抓住晁错当时对待吴楚骑兵错采取的措施进行份详细,认为晁错被杀的主要原因不是由于袁盎进谗言,而是“
自祸”

D
.本文最后总结的历史经验就是,要想成就非同寻常的功业,就不能只考虑怎样保全自己,否则只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7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3
分)
答:

(2
)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之察,以错为之说。(4
分)
答:

(3
)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3
分)
答: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677146.html

相关阅读:《冷泉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浩字伯深》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潘将军失珠》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