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要乐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摘要: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学生得求知欲是提高科学素质得前提。因此,生物教师的首要责任就在于,激发学生得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获得能力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科学素质的关键。在这里,笔者提出高中生物教学过程的一些个案为例子,与大家一起探讨多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如何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渗透素质教育。

关键词:生态系统的结构多媒体研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的知识点多,分布散,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构建起一定的知识网络才能很好的进行记忆,单调的教学方式是不会引起学生对对生物的学习的欲望的,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乐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我认为,在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中,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探讨。

一、形式新颖的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高中《生物》第七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以往的教学容易采用平铺直叙的导入方式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一个生态系统由那些结构组成。”这种导入方式最为频繁地应用于教学中,却是最平淡、最让学生感觉乏味的方式,他们不知道学习这部分内容有什么用,也不能产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愿望和兴趣。

笔者在引入新课时,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装置1,让学生判断装置1是一个生物群落还是一个生态系统,如果是生态系统,又属于哪一种类型。学生的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纷纷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讨论,得出这是一个生态系统,属于池塘生态系统。然后,让学生回答装置1中有那些生物和非生物成分,这样,就很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课:“这些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又怎样形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呢?好,就让我们来研究和分析这个池塘生态系统,共同来探讨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个简单的装置,就能够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在整个讲课过程中还起了实物示范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埋下伏笔:在讲课的最后,教师给装置1加了一个密封的盖子如装置2,让学生课后思考和讨论装置2里的生物是否还能够存活。这样,在下一节课讲到“生态系统的功能”时,有学生就认为装置2里的生物会因缺氧而无法存活下去,有学生又通过自己制作的装置2证明了装置2里的生物能够存活下去,这样,学生的原先看法和实验结果相互矛盾,就自然而然地展开了对生态系统的功能的学习。

装置1、2的一出现,学生就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教师提出的问题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思路,使他们按照教师的设计去思维、去探讨、去学习,最后走到“知识的仓库”,并获得收获。在每节课是开始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688606.html

相关阅读:利用触屏一体机辅助生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