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
假期疯玩太放松
进高中就苦了,考完要趁暑假多玩玩。抱着这样的想法,不少学生在假期玩疯了,两个月不摸书本。因此,在进高中的第一次摸底考中考砸锅的学生不在少数。田伟说,如果初中平均分为70分到80分,高中第一次考试50分到60分的平均分是常有的事。
假期里适当放松很重要,但准高中生应保持学习的状态和劲头,不定期地翻翻初中的笔记和课本都是不错的方法,也可找高年级的学生聊聊,事先了解高中生活。
误区二
高一课程抢先学
赶早不赶晚,不如趁假期把高中课程都上了。田伟说,其实,假期里就开始上高一课程,并不是提高学习的好方法。初中的学习还是知识传授为主,如果孩子仍以这种方式学习,即使在高强度的暑期培训下短期内学习效果显著,但他的学习能力并未真正提高。田伟建议,与其上新课,学生不如增加阅读,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高中英语的词汇量要求将会大大增加,准高中生可以多积累点词汇,比如阅读一些英语名著简写本,或学生英文报刊。
误区三
视野太窄没主见
初中学习注重模仿,但高中的学习,即使你把课本全背下来,也顶多掌握了60%到70%的知识量。田伟说,高中学生应放宽自己的视野,除了多关注社会和身边的事物外,还应有学习主见,即使是做过的有答案的题目,也可以再主动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做,还有没有其他的解答方法等。
家长应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可让孩子多做一些决定。在日常生活中做决定,也是给孩子一次独立思考机会,能带动孩子学习主见的培养。田伟说,现在不少高校自主招生,最看重的也正是学生是否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历史的学习,可能在很多同学的认识里面,就是记记背背,考试时候把背的东西拿出来组织组织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想把历史学好学精,记忆是基础,可光靠记忆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历史当中大量的史料背后所蕴藏的深一层的规律性东西,是必须通过思考得来。
历史考试时候的题目要去尽量小心解答。不要盲目的回答。要分析题目是从哪一个方面来问的问题。分析各个字。要分清问题的答题角度;需要用到的知识。平时老师要着手练习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要有创新。同时考试中有分析题,对于分析题,是运用史实说明一定道理的题目,要求依据题意,通过史实进行分析,说清道理,得出结论。它的基本形式是“简述某个历史事件,分析它的特点、性质、作用、影响或成功、失败等”或者“以某个或某几个历史事件为例,说明某个道理”。这类题目一般比叙述题难度大,不仅要掌握史实,而且要用史实来说明道理。在说理上,要求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直到得出结论。
总之,学有法则,学无定法。每个同学在学习这个问题上要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而不要盲目模仿别人,照搬别人的方法。万事开头难,但如果你能够长期坚持做好上述工作,就会培养一种科学的思维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你一生受益。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727221.html
相关阅读:浅谈怎么培养农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