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更是当下广大教师的责任使命。笔者认为,要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提升师生核心素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一)确立政治立场,立德树人。作为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凸显出较高的政治素养,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核心素养为内核的政治课堂的构建,使高中政治课堂不仅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而且成为人性养育的主阵地。例如,一位老师在开设(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课时,选取的角度宏伟,背景宏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的必然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三大环节来设计。通过小组探究,协作绘制“人民参与民主积极性的趋势”曲线,提高了学生积极、理性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和作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征税与纳税》课运用情境式教学,通过小林一家的境遇,使学生树立了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请学生设计一句话的公益广告并解释原因成为画龙点睛之笔,升华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转变课程理念,以生为本。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政治课堂自然就应把促进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发展独特的个性,完善独立的人格,提升政治核心素养。某老师在讲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在开放动态的系统中整合了多方面的课程资源。无论是该老师家乡赣州的同学用客家话向武汉的同学问好的视频,还是让学生动手拆卸、组装孔明锁,在实践中感悟科学技术的实用性、整体性特征,或是该老师邀请同学们上台与她一起听民族乐曲,起舞辨民族风情,一切都在“中华文化之旅”这一主线的贯穿下,有序、妥帖、恰当地安排在应有的环节上,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升华了学生的思考。最后,师生在背景音乐中一起诵读由老师创作的“中华文化之颂”,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使整堂课变得厚重而大气。正是因为授课教师课程理念的转变,使同行在观摩过程中看到了学生热烈的讨论、畅所欲言的场面,听到了师生发自内心的笑声,学生的思想、人格和能力在享受当下快乐的课堂中得以升华。
(三)创新教学设计,品味智慧。教师在系统优化的层次上进行教学设计,在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中梳理整合教学资源,当所授知识具有流动性、生成性、实践性时,便有了再生和增值的可能,也会实现知识、能力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化,同时带来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些有智慧有品位的创新之处表现在:1.导人方式新。如某老师身穿古代服饰,向师生行古代规范的鞠躬礼,并唱上一段河南豫剧《准说女子不如男》,拉开《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课,烘托气氛,颇有新意。2.情境创设新。某老师以“一个上门女婿的苦乐人生”为主线,通过“愁”、“乐”、“烦”、“盼”四幕,从小家升华到国家的民生工程。各环节衔接流畅,是一堂让学生放心、动心、开心且有浓厚政治味的精彩课。3.教学形式新。某老师在讲授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生变时,请学生当堂拨打当地政务热线12345,向政府提出诉求,不仅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还将社会大课堂前置进校园小课堂,实现知识的生活化和学生觉悟的提高。
(四)恰当选择素材,相接地气。在自然界,只有挨着地面,接收大地之气,才会有春暖花开、朝气蓬勃的美好状态。政治教学课堂只有紧贴“地面”,吸收“大地”之气,才能有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课堂的生机、课程的生命。笔者在武汉观摩全国中学政治课赛课时,参赛老师都是异地上课,但很快就消除了与学生们的距离感和生疏感。课堂上师生打成一片,师生互动很频繁也很精彩。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接了武汉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气,在教学资源和武汉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架起了一座融合的桥梁。二、白璧微瑕,可雕可琢在感受某些课堂教学精彩纷呈、魅力无限的同时,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对一些细节的处理,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一)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优质的高中政治课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的课。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使预设与生成之间达成一种动态平衡。有部分教师疏于对学情的充分分析和把握,对于学生的精彩表现不能得心应手地加以转化和运用,致使不少宝贵的生成性资源瞬间流失。一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对于新能源汽车要加大宣传时,授课教师的回应只是“嗯,有道理”,接着继续她预设的教学内容。殊不知如果再追问一句“为什么?”就可以自然而然引出下文“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有一个过程”即“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这一知识点上。教师没有机智把握学生生成的宝贵思维,错失了因势利导的良机。
(二)如何处理好讲授与活动的关系。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着眼于将实践活动和学习过程进行整合,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首次把“社会活动”列入必修课,这就为理论知识教学的“讲授型”课程雕塑成“活动型”课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活力。“活动型”课程可以是走进社区、走向社会进行观察、调查、访问、采访的关注社会问题的活动,可以是召开模拟听证会、模拟联合国的模拟锻炼的活动,可以是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活动,也可以是利用网络开展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老师根据教学要求有意识地提前布置或课后安排此类活动,这不利于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养成。
(三)如何处理好生动与深刻的关系。在思想政治课堂,如果在没有必要唱歌的情况下,教师喧宾夺主唱了与所授内容关联不大的歌曲;在没有必要进行合作探究的情况下,硬贴上合作探究的标签;在没有必要进行辩论赛的情况下,硬贴上PK的标签;师生的对话交流没有真正的关注、倾听、理解,完全是在老师的预设框架下进行……这些忽视内容深刻性的“生动”做法完全背离了思想政治课的本质,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如何处理好激发情绪与激励情感的关系。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在所举案例、所用资源、所提问题、所设活动上有个规划。否则,庞杂、琐碎、没有逻辑主线的教学资源,会因为情绪杂乱的多变而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有老师在讲授“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选用了今年武汉绿道建设年作为背景,让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和高耗能汽车进行对比,教学设计比较成功。但接着却转变话题引入了俞敏洪的成长故事,让学生探讨量质变的关系,学生的兴趣点被强迫到其他话题,这就影响了学生本来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落实环境保护行动的情感。三、臻于化境,任道重远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展示课,不仅要有对理想课堂的仰望和探索,也要有对现实课堂的再现和折射。课堂展示的最大价值在于聚焦、改进、提升自己的课堂品质,通过适切的情境、典型的案例、有效的活动、积极的对话等形式和载体,帮助或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使他们成为具有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合格公民。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一线的教师,要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重任,努力追寻自己的课堂高地,用自己的精彩课堂服务于学生的出彩人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791603.html
相关阅读:利用触屏一体机辅助生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