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课新教系列《过秦论》的教学路线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过秦论》的教学路线要由单元目标与文本内容特点来决定。

就单元构成来说,《过秦论》属于古代议论性散文单元,它与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荀子的《劝学》和韩愈的《师说》组成一个单元。《寡人之于国也》是对话体论辩文,文章说理形象、论辩有力;荀子的《劝学》论述全面,逻辑性强;韩愈的《师说》取精用宏,振聋发聩。而贾谊的《过秦论》深切著明,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这样的单元,其目标自然离不开议论。学习议论的艺术,学会清晰地表达思想与见解,应该成为教学的共识。而教学的总体路线就要据此而确立。

《过秦论》的教学主线,就是要理清此文由“史”到“论”的思路,并了解、学习对比分析议论的方法。

根据这样的教学路线,可让学生在译读基础上拟写文章段落结构提纲。

叙史实:固基业(1)——充国力(2)——统天下(3)——义军起(4)

析原因:仁义不施(5)

不能像如上仅概括内容线,叙史实部分还要理出“兴——强——盛——亡”“攻——守”的思维链。

就“析原因”部分,要让学生理出对比内容,明了对比对象、对比点,还有对比作用。可列表让学生填空:

第一层对比:秦:过去——现在

结论:秦的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比过去强大,因为它占有天下。

第二层对比:

我们还可让学生观览全文,找出全文中的其他对比之处:秦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

还要让学生理出由果推因的进程:

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果)——仁义不施(因)

不尽如此,还要让学生明白,其实叙史实中暗含贾谊的因果分析:

秦帝国不断强大直至鼎盛(果)——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因)

不过《过秦论》与其他三篇议论性散文相比,又有如下自身特色:

1、因铺陈而气盛

2、政论味浓

3、典型史论

据此,《过秦论》的教学还涉及如下三条教学辅线:

1、文学线:写赋(铺陈)的手法来写说议论文

教学可让学生重点欣赏第一段。主要是了解赋(铺陈)的构成,理解赋(铺陈)的妙处。

“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

其他地方也可让学生阅读中欣赏。比如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富有声势;又如写秦始皇,则极力塑造出他那“威加海内”的形象。行文又多用骈偶,如“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读起来铿锵有声。它的骈偶非常灵活,有时字数不尽相等,有些骈语甚至包含在散句之中,再如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句式变化多端,不显单调。这些都是铺陈渲染。

文章这样写,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我们感受到文章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2、政论线

教学中主要是对贾谊的政治主张作两点论分析。

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出施行仁政的主张,是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的,但因为与反对暴政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加上他充分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他的仁义主张就更带有进步性。《过秦论》描述了陈涉起义这一历史事实,并肯定陈涉起义的必然性、正义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统治中的作用与地位。由此可见,贾谊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泰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可见,贾谊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但他在描述陈涉的平凡时,虽属一定程度的客观描写,但却明显地表露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他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阶级的本性,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政,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是不可能的。此外,秦亡之历史根源是多源的,仅仅“政”的角度分析未免以偏赅全。

3、历史线

《过秦论》是史论,最明显不过的是借助历史事实来说理,让自己的结论在历史事实的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作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过秦论》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卯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贾谊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在叙史时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细节的准确。

我们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回顾相关历史,既可让学生拓展,又可让学生掘深。可让学生找出“过秦”的史料作分析,从而明白作者的史论意图——上起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下至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叙述,暗示:秦灭六国前对各国诸侯处于攻势,因而崇尚诈力,不施仁义;六国既灭,它已转为守势,却依旧崇尚诈力,以天下之民为敌而不施仁义,这就把自己孤立起来,因而自取灭亡。可以说,由史实到结论,是水到渠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807820.html

相关阅读:江苏语文试卷点评 高考试题难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