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疑难与困惑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最近上《李凭箜篌引》,在理解的基础上按教参上的如下“诵读指示”引导学生诵读:

诵读时,要注意诗句之间的起承转合。这首诗的篇幅较长,共十四句,都属于描述性的语言,诵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明确这是一首描述音乐感受的诗歌,诗中纷繁的意象中蕴含着音乐的情感基调和音乐表情的起伏变化,了解这些是诵读好这首诗的基础。第二步,要对诗中的情感基调进行层级区分,既要突出主色,又要显现辅色。对于这首诗来说,诗歌的情感基调基本上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基调,其主色调是凄怆激昂的,但是中间也有哀婉柔和的情绪,甚至还有稍纵即逝的欢快情绪,如“香兰笑”,这些辅色调需要点染出来。第三,这首诗每句都是七言,格律严密,四次换韵,句句用韵,节奏很快,处理不好很容易给人造成刻板单一的印象。所以要仔细划分意群,找到诗中情感的起伏脉络,把握诗歌的节奏。这首诗中,音乐的乐段就是情绪发展的脉络,而这种情绪发展的阶段又非常鲜明地体现在诗歌韵脚的变换上。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四句为第一个意群,中间四句为第二个意群,最后六句为第三个意群。第一个意群表现音乐的悲哀情绪由强到弱,由突然爆发到舒缓低回。第一句语势要平起平收,中速,神清气爽。第二句是这个意群中的情绪高潮,要读出突然之间被优美的乐声所震慑的感觉,“空山凝云”语势稍快,音量高亢,“颓不流”语速稍慢,表现沉醉之感。第三句情绪幽怨,语调低沉。第四句语速渐慢,稍作停顿,表示“第一乐章”的结束。第二个意群表现音乐表情由悲怆到欢快,再到清冷。第一句是情绪高潮,“昆山玉碎”要读出气势,声调高昂悲怆,要有劈空而来的爆发力,“凤凰叫”要如泣如诉。“芙蓉泣露”要紧随上句读出,忧郁婉转,之后稍作停顿,“香兰笑”要适当体现欢快的感觉。“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表现清冷凄寒之气直上霄汉,要一气呵成,语速渐快。第三个意群表现乐曲在凄寒的情绪中结束,并在余韵中展开联想。“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是整首诗的情绪高潮,前句要紧承“二十三丝”句,语势扶摇直上,“石破天惊”要重读。最后四句表现想像的境界,要有梦幻和痴迷的感觉,语速稍慢。

可以说,这样的“诵读指示”不能说不细节,但学生读起来,效果低微。

就这首诗来说,学生容易做到的是诗句的节奏高低、快慢、强弱,还包括拖音与速连,还有韵脚读音变化,但难以做到的是传达情绪的变化。

传达情绪变化,不光学生觉得难,就是于笔者来说,也无法给学生做出示范与引导。

这里就把“诵读提示”中的疑难例示如下:

1、“凄怆激昂”与“哀婉柔和”的把握

具体到诗句,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究竟怎样才能区分上下句各自的情感基调与层次?

古诗不像现代诗,它意义单位紧密,不能作太久的顿挫,这就让诗歌的情绪基调难以表现与传达。

我们无法做到的是,怎样的读是“凄怆激昂”,怎样的读是“哀婉柔和”,最多是强与弱,快与慢,重与情,还可付之忧与笑的表情。

而这些似乎离诗的基调的传达还相差甚远呢。

2、“昆山玉碎”如何读出气势?怎样才有劈空而来的爆发力?“凤凰叫”如何才能做到“如泣如诉”?“芙蓉泣露”如何读出忧郁婉转?“香兰笑”怎样体现欢快的感觉?

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如何读出扶摇直上的语势?

4、最后四句如何读出“梦幻和痴迷的感觉”?

由这些疑难,我们可以见出“诵读指示”中的如上内容有玄虚之嫌,师生无法落实。

这就让笔者有了困惑,古诗诵读的标准是什么,古诗诵读可操作性的指导方案在哪里,古诗诵读是否要针对高中生实际。如此等等。

可以说一首古诗,不同的人有不同传达感情的方式与读法。问题是如何进行集体性的操作性强的有实效的诵读。

这篇短文,将笔者关于古诗诵读的疑难与困惑提出来,供专家们研究,期望得到切实的指导。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837488.html

相关阅读:浅论普高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意义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