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佚名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传统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一直以技巧训练为主,对实际情景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训练不足,造成学与用的脱节,甚至使学生产生数学无用论的思想。而学生由于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是比较贫乏,因此往往对这些实际问题无从下手。

  

  一、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存在问题。现行课本有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呈现给学生的往往是有现成的或直接的解决模式的问题,尽管如此,学生在解决这些题目中仍出现不少问题,主要是:

  

  1、对题意不理解,缺乏审题能力;

  

  2、从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弱,这说明学生处理纯数学问题方面的能力较强,但在处理陌生情景的实际问题方面却不尽人意;

  

  3、对概念不理解,有关性质、方法不会用;

  

  4、数学表达方面不够清晰,流畅。

  

  二、在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第一、让实际问题更多地进入我们的考试的阵地。数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把它的学习和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生活中,数学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数学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应是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二、坚持在数学教学中强调数学问题的实际应用情景。当然这并不是意味要学生深入到工地、田野等地方去上数学课,而是多设计一些问题情景,例如从物理、化学等相邻学科中选择一些应用题,让他们从中获得一种应用意识,并从中领会数学的威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注意收集、整理,并编写一些应用问题切合大纲实际进行教学,例如有关收益的问题:银行的利息、国库券的收益率、所得税的计算等等。

  

  第三、选择一些简单的实例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第四、在教学方法方面,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思考的方法,学会学数学。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数学创造能力,这就必须加强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特别是一些重要概念、方法、定理,变结果教学为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从中领会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另外要适当穿插一些简单的,花时少的,趣味性强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例子,让学生初步掌握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并且增加学习的兴趣,扩大知识面。

  

  第五、帮助学生克服思维上的种种困难,如思维定势、思维片面等。思维定势往往是学生受固有的思维模式所限制,只会机械模仿,套用知识而不会创新,这些都是由于他们的惰性和依赖心理造成的,故此我们在教学中可通过一题多解,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同一问题,并从中介绍不同的分析方法,使学生思维灵活多变。而思维片面是学生不能全面地观察问题,顾此失彼而发生错误。鉴于此更必须认真向学生灌输“分类”的思想方法,如在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四则运算法则的教学中让学生领会分类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并做到不重不漏。

  

  总之,数学教育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把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839402.html

相关阅读:高考文科数学必背公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