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插图 活化教学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插图就成为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本插图和正文,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相得益彰,使教材图文并茂,增强课本的可读性和说服力。前苏联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会说话了。由此可见,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加强和改进插图教学,引导学生从读图中掌握地理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发展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多种素质。近年来,笔者经常运用课本插图进行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从形式上看,地理教材中的插图可分为地图(地理事物和现象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漫画和史料图等几类,它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侧重。那么,课堂上如何巧用课本插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图文并释,相辅相成

众所周知,地图被誉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与文字相辅相成。插图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插图。对课本插图的分析,也就是对地理文字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插图知识就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三的第一章第一节的地理环境差异对地理区域发展的影响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显示出的信息,从长江三角洲平原和松嫩平原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地等方面分析,两者在农业、商业贸易、工业等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差异对地理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以图提问,通俗易懂

课本插图是课文的再现和补充,利用图片提问能起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如讲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时, 教师可以展示田纳西河流域电站分布图、气候和地形图,并提问:TVA为了开发航运和发电效益,为什么要在该流域建许多水闸和大坝?提示学生结合该地区的气候和地形图,分析气候和地形如何会影响航运和发电效益,由此可得出该流域建许多水闸和大坝的目的。再如,讲山西能源综合利用时,教师可展示课本山西煤炭产业链的插图,引导学生分析该图,并适时提出这产业链带来怎样的结果?学生通过分析会很快得出:能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程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使山西产业结构多元化,提高山西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此种教学,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适时读图,释疑解难

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原理性、规律性较强的内容,有时利用课本插图可以在教学中收到释疑解难,帮助理解与记忆的作用。如讲到地球上的五带这部分内容时,初一年级的学生感到抽象,难于理解和接受。倘若利用课本中的五带分布图和图片,再叫学生看图叙述,便容易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再如讲产业转移可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时,学生会较难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读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和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并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这样更能使学生理解各个国家由于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可根据自己的实力,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和同一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从而使各国之间形成产业和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合作。同时也令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理解和记忆深刻。四、课前读图,激发兴趣

在讲巴西第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读彩图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然后提问:具有世界一流的足球队,喜欢跳桑巴舞的国家,大家知道是哪个国家吗? 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又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通过阅读课本彩图世界上三个主要人种,让学生观察了解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的体表特征差别,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自然地导入新课,同时在课前学生阅读彩图的基础上,教师也能比较容易讲授上述三大人种的体表特征的差别及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

五、引导欣赏,陶冶情操

在讲旅游景观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世界各地的美好河山和人文景观,各民族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工农业生产情况,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其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讲旅游景观的欣赏时,教师应展示一些图片,创设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景,从而使学生理解不同的景观该如何去欣赏,效果才会是最佳;同时也给学生带来美雪感受,陶冶情操,激发其对大自然的保护。再如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时,分别阅读罗斯一家的照片和纳米亚的照片 两幅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一目了然,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赶超发达国家的信心。

总之,只要课堂上充分、合理的利用课本插图,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学生对插图的观察、分析、临摹等过程,以及插图的形象感,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845853.html

相关阅读:学好地理要知道75个地理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