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创造性的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对东方文化曾发挥过重大作用,对全人类的文明有过巨大贡献的民族。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国家。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满族同汉族使用汉语。其余五十三个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解放前,只有二十一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包括通用汉文的回、满、畲三个民族)。文字体系有比较原始的象形表意文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字母形式有:藏文字母,回鹘文字母,傣文字母,阿拉伯、拉丁、斯拉夫字母等七种。有的民族使用几种文字,如,傣族使用四种文字,蒙古族使用两种文字。
宗教在少数民族中有着重要、广泛深刻的影响。
我国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具有优秀文化传统,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创造了大量优美动人的诗歌、神话、历史传说,以及许多文学作品,有价值的科学典籍,产生过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和科学家。同时他们还创造了很多雄伟壮观、绚丽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
由于各种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在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也不平衡。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文化、风俗习惯的形态和性质。这需要我们以历史和全面的眼光,认真研究对,待做一番挖掘、整理加以发展,使我国的民俗文化得以弘扬,更具有时代意义。
我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在五十六个民族中民俗事象极为丰富。这些民族事象不仅伴随着历史发展而生存、发展、消亡、演变,而且以其特有的折光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物质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清理这份丰富的文化财产,探索其性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民在文化上的创造力,而且有助于民俗更健康地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在我国的西南部住着二十几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每年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其中众多的民族盛会主要集中在早春、秋天和冬季。如苗族的芦笙会,侗族的三月三,苗年等等。每逢节日各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赛龙舟、玩灯笼、演地戏等活动。人们把这些节日比喻为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的百花园。在这里还可以看到石板房、吊脚楼、鼓楼、风雨桥等造型奇特的民族建筑,再加上少数民族许多奇特的生活习俗、接待礼仪都将使人们产生浓厚兴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858484.html
相关阅读:高考地理复习方法及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