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教学相长,教与学应紧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但现实教学中,往往因过分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出现教与学脱节的情况。那么,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呢?那就需要老师在学生"学"的问题上做足文章。谨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怎样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地"动"起来。
一、选编针对性试题
我们都讲究讲练结合,关键在于训练有无针对性。我做过几次调查,结果发现:我看好的题,学生错误率低,我忽略的习题,学生却普遍做错!于是我尝试着放手让学生选集试题。
具体做法分三类:一类是学生统一使用的资料与学校统一组织的考试试题,让班内部分学习优秀者找出错题,教师把关,集结塞选出来,打印分发,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二类是将教师自己手边许多没时间看的资料分发给部分学生,让学生挑选出每本书中做错或值得推荐的试题汇总,老师负责印发测试,全班师生资源共享。三类是师生动手摘选试题,向学生推荐训练。
此举使原本枯燥的试题变得鲜活起来,在此基础上我又指导学生改卷,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试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师生从中均受益。
二、精心设计作业
我布置作业一般遵循分层性、开放性、探究性等原则。分层性指老师同时布置三四道不同梯度的题,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任选其一;开放性指作业设计允许学生发散思维,答案不唯上,不唯一,鼓励学生创见;探究性指作业引导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深入把握事物的本质。
如讲述古代史,我布置作业:"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回到哪个朝代?"答案精彩纷呈,许多学生选择唐朝,女孩子喜欢唐朝的理由是想看女皇威仪天下或是觉得唐朝女子以胖为美,可以放胆来吃。学生张雷写的是:我愿做个快乐的小野人,退回到原始社会。李亚男却写的别具一格,她选择晚清,说:其实选择哪一个朝代,便是选择了一种人生。忧国忧民,侠之大者,李亚男也!
讲述唐朝盛世时,我让学生为武则天题写无字碑文,有学生写诗评价千古一帝王;讲述日本在沦陷区的统治时,我布置作业:如果你是日本沦陷区的一名中学生,你每日的所见、所闻、所做是什么?可以查阅资料、访问老人、听专家讲座等形式写出,老师也亲自写,有的学生居然写:少年英雄刺杀冈村宁次!这种人性化作业的布置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强烈兴趣,学生答案往往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建立课堂师生问责制教学
总希望自己是口钟,只要敲它就会响,结果发现许多学生并不是敲钟人。于是我决定建立课堂师生问责制教学方式。在每周最后一节历史课上对一周所学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考点等进行提问,师生一问一答,一环扣一环,直到问到学生山穷水尽为止。此举学生普遍欢迎,且背书积极性空前高涨。
总之,教学过程不仅是老师怎么教的过程,更是学生怎么学的过程;不仅包括课堂教学,更应将学生学习热情延伸到课堂内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共同的参与者、组织者,其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而历史课堂更应是师生个性舒展的地方,生命的场所,故我倡导灵性教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动"起来,共同感受历史魅力、生活体验、生命意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874676.html
相关阅读:2018高考历史选择题8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