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重视语感的培养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冯叶

阅读既是学生实现自身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笔者尝试着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语感的培养。

一、阅读教学重视语感培养

语感是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或感受。它表现为对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个人情感表达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

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要带领、鼓励、指导他们观察、感受、体验和认识现实生活,从而丰富他们的整体意识;另一方面则引领其接受、积累所读文本,并写出相关的认识和感受。如执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茅”真的可能“渡江洒江郊”?(2)一代诗圣杜甫怎会称“南村群童”为“盗贼”?(3)49岁的杜甫为何称自己“老”,还“倚杖自叹息”?学生被自己的问题紧紧吸引着,反复诵读,不断思考,但因为文本相关知识的欠缺,很多猜测戛然而止。于是我适时引入“知人论世”:“杜甫是安史之乱的经历者,同时更是受害者,因此他丢了官,失了意,坐了牢,冒死出逃之后又无以为生,只得忍气吞声,忍痛割爱,不远千里举家从中原到四川成都,在一个叫浣花溪的地方暂住下来。”学生在了解了杜甫的相关背景后,可以在研读品析中体悟诗人的愁苦、痛心、痛惜、痛苦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其次,文本的言语内容在理论上是隐匿于深层的,需要“透过”言语形式去探求,甚至还要去寻求“言外之意”。在多多的《春之舞》的教学中,我注意到“疼痛”“怕”等敏感性的言语内容,这些内容背后,隐晦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前半部分对于春天的描述,那份欣喜也同样投射在字里行间,需要学生去拆解、赏析。

二、语感训练激活阅读能力

人的成长、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他的语感不断广化、深化、美化、敏化的过程。语感可以在语言实践中自然形成,但这种形成往往是低效的。使学生形成有效的、高层次的语感,离不开有意识的语感训练。

语感训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即多听、多读、多背、多说、多写成套的语言,这是语感形成的基础。但仅有语感实践是不够的,还要有语感分析。语感分析,就是分析语言的运用,即“咬文嚼字”。阅读教学中如何针对现状,使学生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呢?

一是“来回跳”,即由言语形式了解言语内容以知其所言,再由言语内容反观言语形式以知其得失。如此这般,在不同层面、不同细节上不断地来回咀嚼,求得对语言作品的内容、形式的了解、掌握和内化。在此过程中,在感受其表现力的同时,学习其表现方式方法。

也可借用“儿童创造技法”:“加一加”“减一减”,即在原文上增加或减少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换一换”,就是采用置换课文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我在处理《春之舞》中的“巨蟒,在卵石堆上摔打肉体”时,用“拍”“爬”换“摔”,感受巨蟒对于春天来临所表现出来的激动,无法用语言形容,只能用笨拙但热切的动作表达;“读一读”,就是采用朗读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读到“窗框,像酗酒大兵的嗓子在燃烧”时,引导学生重读“酗酒大兵”和“燃烧”,“让学生尽量张开嘴巴,想象酗酒人嗓子的干烈燥热。

从言语形式知其言语内容,进而知其意图和功底,揣摩其个性、风格。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习到作者观察、理解和把握现实生活的态度和方式方法。《春之舞》中诗人为何“推拒”春天?学生从言到意,体悟到诗人经历了“文革”这一特殊时期,心中留下伤痛,虽又经历了“改革开放”,看到听到了新潮事物,但诗人仍希望自己永远保持一颗冷静、清醒的心。

语感分析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深入到语言内部,利用某些语感因素强的地方,作语言例析。它紧扣语境的动态例析,内容比较具体实在,思考性、趣味性都比较强,学生有时参与分析的主题,一般积极性比较高,因此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用很大,效果很好。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是语感训练的两“手”,在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的交叉作用下,感性—理性—感性螺旋式上升,语感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878372.html

相关阅读: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