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极具探索性与革新性的学习方式,对于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采用穿插设置"专题研究"课,全面渗透课堂教学使语文教学"研究"化两种形式.

一,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面向21世纪的语文教育,应该是关注人的未来发展的教育,应该为受教育者能够度过幸福的一生奠定必备的语言文化基础.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已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但若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重新审视时,就会发现其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由于对语文教育概念和性质认识上的不明确导致的教学实践中的混乱,同时最最明显也是让人痛心的是由于学校教育的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所造成的人文教育的淡化,语文教学的僵化.长期以来,有些教师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把很美很有生命力的一篇篇文章肢解,蜕变成一道道僵化的试题,.另外目前教学中对教材的过分依赖也造成了教学内容的苍白和学生视野的狭窄.语文学科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材仅仅是例子,可是例子之外我们能给学生提供什么却缺乏研究.除此之外,传统语文教学中以狭义的"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扼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学以讲析为主,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己的阵地,学生成了配合教师完成任务的陪衬,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以上这些都是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改革的重点.

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中一块重要的领地本应受到整体教育改革的启示,而目前最为活跃的"研究性学习"就为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会学语文,学好语文提供了良好契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与技能为目的,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一个"学习化"社会里如何学会学习,如何学会生存,如何以此种方式成为一个真正有学习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又有着科学的思维方法与精神的人.从这一点上来讲,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完全有必要和可能.

二,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

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有相当的灵活性.目前,上海的中小学一般把它作为学习方式在专门的研究型课程里全面展开.多半是在活动课程的课时总量内,根据实际条件和各自的特长,设计各自的内容,实施形式,课时安排和评价方式.总的来说有以下三种类型:

1,课题研究活动各校的名称有所不同,如小课题研究(华东师大二附中),开放慎重问题解决(上师大小教所),开放性主题研究活动(七宝中学),研究性专题作业,专题研讨会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经历选题—分组及收集资料—制定研究方案,提交开题报告—实施研究—提交结题报告,展示交流等阶段.对各课题实施研究,每课题所需时间由课题组专业教师据课题内容,特点而定,一般为一学年.

2,综合课程编制,开设若干模块组成的跨学科综合课程.在每一课程模块中,既有跨学科的知识传授,又有与之相配套的研究课题或各种形式的开放性,研究性作业.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市市西中学的"高中综合活动课",该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板块:思维科学(4课时),创造学初步(3课时),信息论初步(2课时),人文和科技知识(4课时),科研方法初步(2课时),同时要求学生用4课时的时间,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并用10周左右时间,完成自己的课题研究.该校跨学科课程的内容以及按内容划分的属性结构如下: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学年(高一年级).课题研究在假期和第二学期进行.

3,在分科课程中穿插设置综合性的专题这种做法有利于在必修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调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矛盾.比如上海市实验学校的"文科交汇"系列,将综合性,社会性较强的主题穿插在政治课等学科中进行学习和讨论,效果较好.这种类型为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借鉴.

在对上海市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类型分析基础上,笔者认为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大致有以下两种基本形式:

(一),在语文教学中穿插设置"专题研究"课

在语文教学中穿插设置"专题研究"课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语文课课时之内,以专题研究的形式穿插设置的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语文课不是从无到有地教,而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一定语文能力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他的语文能力."基于对母语教学特点的认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应该包括"唤醒"他们的语文能力,即应给学生语文能力的"被唤醒"与提高创设一种有利的情境.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她从课程改革的角度于1995年首次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了开设"专题研究课"的实验.目前看来,这次实验为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践经验.具体说来,在语文教学中开设专题研究课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明确课程目标,确立课题范围.课程开始要由教师向学生讲明这种专题研究课的目标与重要意义及要求,介绍一些关于科学研究的知识,然后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兴趣与能力水平以启发引导的形式指导学生确立课题范围.比如梁捷老师根据高一语文的教材中议论文单元篇目不多且不易引起学生兴趣的特点,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大家可以用很多事例说明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这说明真理是有魅力的,那么,作为真理的载体,议论文本身也应该是有魅力的.议论文的魅力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进而确定课题范围"议论文的魅力".由此可以看出,梁老师引导学生设立的课题属于基本教材的拓展延伸部分,目前可以考虑选题方面的相对自由.

第二,由学生自主设定研究方向与过程,拟订计划与方案.在确立课题范围之后,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信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一步确立在统一课题下的具体研究方向或分课题,在进一步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拟订研究计划与方案.

第三,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确立小组研究方案.让研究方向相同或接近相同的分课题的学生组成若干小组,选举产生组长并组成分工协作的研究集体,在全组成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的可能进度制订小组研究计划.

第四,教师评审研究实施方案.组织由老师和两位小组长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各小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听取组长说明.评审内容主要包括所选课题与实施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两个方面.评审结束,评审组要为每个小组的设计方案打分并提出有利于方案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第二,确立单元学习总目标,围绕目标全面预习.在每单元开课前,单元学习组长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确立好该单元学习目标,并在单元学习初向全班同学讲明该单元学习的主要目的,主要方法以及该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早读课或其他课余时间对该单元全部课文进行阅读思考,要求记下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

第三,问题设计者宣读问题并组织学生围绕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在每篇课文开课前,由本课文问题设计者(该问题已在了解学生预习疑难基础上做过调整)向全班同学讲明问题以及产生的过程,自己的主要疑难,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共同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讨论解答.此过程中教师要尤其注意学生间的相互启发,注意对学生讨论内容深度,方向性上的调整.在充分讨论基础上找出一位同学(非该单位学习小组)全面陈述对该问题的分析过程与结论.老师对全班同学的讨论做出评价,并指出不足提出完善措施比如课后需查阅的参考书等.老师的评价以肯定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深刻性,全面性,批判性为主,鼓励学生有独到见解,同时在学生最终陈述时要注意其对思维过程的陈述,以便在思维方法与角度上对全班同学有所启示.

第四,在全面讨论主干问题基础上解决少数遗留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鼓励他们主动提出自己尚未解决的问题,由学生帮他解决.

第五,目标检测.在完成以上任务之后出示反映课文教学目标的相应题目,检验目标达成效果.要求题目既涉及基础知识又有关阅读迁移水平.

第六,写出关于课文的读书笔记或学习心得,选出优胜者在班内交流.对读书笔记内容的要求比较宽泛,但要求写自己认识最深,体会最深的一点两点,字数不作限制.由教师批阅后选出优秀者在班内宣读讲评,以此激励学生的探究热情.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近一年的尝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探究意识,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问题意识是"主体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不断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紧密相关.学习中"问"字之重要正如郑板桥所言:"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有学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耳.""问题是科学家思想的焦点,科学家的任务就是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如此看重问题且把自己的才能归功于"问题":"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他还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由此可见"问题意识"对于培养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人的重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成绩好的学生问题总是很多,而基础较差的同学总是找不出学习中的问题,"问题"与思考同在,没有独立思考对所学知识整理分析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块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发展他的探究意识,要着力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破除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的束缚,让学生有发问的"安全感",敢于向权威,书本和教师的观点挑战,同时还应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以"置疑"开路,在无疑处生疑,养成学生多思善问的好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更好地养成研究性学习的好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极具探索性与革新性的学习方式,对于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采用穿插设置"专题研究"课,全面渗透课堂教学使语文教学"研究"化两种形式.

一,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面向21世纪的语文教育,应该是关注人的未来发展的教育,应该为受教育者能够度过幸福的一生奠定必备的语言文化基础.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已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但若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重新审视时,就会发现其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由于对语文教育概念和性质认识上的不明确导致的教学实践中的混乱,同时最最明显也是让人痛心的是由于学校教育的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所造成的人文教育的淡化,语文教学的僵化.长期以来,有些教师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把很美很有生命力的一篇篇文章肢解,蜕变成一道道僵化的试题,.另外目前教学中对教材的过分依赖也造成了教学内容的苍白和学生视野的狭窄.语文学科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材仅仅是例子,可是例子之外我们能给学生提供什么却缺乏研究.除此之外,传统语文教学中以狭义的"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扼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学以讲析为主,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己的阵地,学生成了配合教师完成任务的陪衬,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以上这些都是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改革的重点.

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中一块重要的领地本应受到整体教育改革的启示,而目前最为活跃的"研究性学习"就为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会学语文,学好语文提供了良好契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与技能为目的,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一个"学习化"社会里如何学会学习,如何学会生存,如何以此种方式成为一个真正有学习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又有着科学的思维方法与精神的人.从这一点上来讲,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完全有必要和可能.

二,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

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有相当的灵活性.目前,上海的中小学一般把它作为学习方式在专门的研究型课程里全面展开.多半是在活动课程的课时总量内,根据实际条件和各自的特长,设计各自的内容,实施形式,课时安排和评价方式.总的来说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五,小组独立实施,教师指导.本阶段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阶段,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小组活动,每次活动之前,小组须将活动的详细安排,书面报告教师.活动结束要按时填写并上交活动情况报告表,以便教师对活动中不恰当的做法作出指导纠正.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适时地对学生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指导,不断提高他们在资料的选择使用方面的能力与技巧,同时还应鼓励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协调合作,强化责任感和良好的研究氛围,确保研究课的质量.

第六,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完成之后,个人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小组总结,形成小组成果报告.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组交流,以扩大课题研究的作用,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受到研究方法上的启示.小组成果报告不局限于书面形式.在小组成果交流的基础上最终由各小组长负责完成全班最后的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第七,研究总结与评价.教师对最后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总体评价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评价研究成果的质量.主要指研究成果达到的水平,也包括研究过程的严谨性,选题的科学性,可行性,新颖性,可采取打分或评等第的形式,以选题,方案设计,研究报告等不同项目赋予权重,然后综合评分或等第;二评价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或质量.除此之外,在评价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分析,指出原因与纠正措施,以利于学生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避免.

专题研究课的开设可以每周1课时或隔周2课时的形式在语文教学中穿插设置.由于高中生的自学能力已经有一些基础,更重要的是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也给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开设"专题研究"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完全摆脱对经验的依赖而转变为理论型,高中生已能在头脑中进行完全属于抽象符号的推导,能以理论作指导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并且在形式逻辑思维相当完善的同时辩证逻辑思维离心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这些都为研究性学习在中学阶段的开展提供了学习者主体方面的极大支持.

(二)全面渗透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的素质与能力.在这种意义上,研究性学习的提倡与引入必将引起课堂教学种种方面的改变与革新,尤其是目前仍然占绝对优势的以接受学习为主的语文教学模式.在"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的今天,在苏霍林斯基的著名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之后,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开展,无疑会引起其教学活动中双边关系变革性的重组,并将全方位地改善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1,以"研究性学习"全面渗透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

真正有效率的语文课首先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真正吃透学生,吃透教材,在准确把握教材特点及学生动机水平,兴趣水平,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做大胆取舍与处理.近一年来笔者的点滴尝试思路如下:

①坚持在基本教材内容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问题意识与研究意识,改变教师大包大揽的局面.在基本教材的教学中我着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问题意识与研究意识.大致说来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确立单元学习小组,确定每篇课文的问题设计者.学期初由学生自由结合(兼顾男女生比例)产生各单元学习小组.对各学习单元的选择在学生自主选择基础上注意全局的平衡,避免过于集中.组内产生每篇课文的问题设计者,一般2人一篇课文.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讲明此种做法的目的与意义.说明对"问题"的要求.此"问题"指学生在课文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疑点,难点或有争议之处,此"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涉着整篇课文的理解,同时该"问题"也可以是设计者本人对课文的"批判性意见".然后按教学进度依次展开,上一单元开课时下一单元学习小组必须将具体的问题设计与负责人名单一并交与教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894095.html

相关阅读:语文写作指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