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灵动课堂策略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高中地理灵动课堂的构建,是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组织引导作用,立足于具体的学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通过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地理课堂充满活力。基于此,对高中地理灵动课堂的构建与实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灵动课堂、高中地理、构建、实施

  高中地理新课改的特征之一,就是改变传统的地理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进入一种学习的状态中。而灵动课堂是指通过对动态资源的实施,使课堂教学更加灵动,既能将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同时还可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教师应因势利导,在课堂上生发更多的创新因子,促进学生获取更多的情感体验。

  一、铺垫背景知识,培养学生思维

  高中地理的课本上的教学案例,基本都能很好地诠释地理的规律和原理。因此,在学习中,应注重活学活用,迁移典型的案例。学生在探究“为什么、怎么办”这种深层次的问题时,因为还不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所以缺乏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有必要对案例进行一定区域地理知识的铺垫。而如果对区域背景知识过分强调,则可能对会剖析案例这一核心内容形成干扰。那么,应该投入多少的精力来铺垫区域背景知识呢?这一点是由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以及分析地理问题的深度所决定的。为此,教师可采用对比分析法、主导因素法和模式描述法等,来铺垫背景知识。在人教版教材《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这一案例之前的教学内容中,并没有对相关的能源方面的知识进行介绍。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对能源的地位、分类这些相关的能源知识进行补充,以进行知识的铺垫。在对“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分析时,笔者将分析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和区域的资源状况这三个资源开发的原则有意识地提出来。其中,在对区域资源状况的分析上,重点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即开采条件、品质、种类、分布和储量方面进行考虑。通过这样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条理清晰地分析何种资源处于哪个地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二、剖析重点案例,捕捉创新信息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修2”“必修3”多数是采用案例教学,即通过一个完整的地理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完成地理规律的学习,并且能真正在应用中渗透,做到学以致用。案例的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都是非常密切的,教学时就在挖掘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找到学习的思路。通过剖析重点案例,案例教学的重点其实就是“通过案例学方法”,“跳出案例找规律”。例如,在“能源资源的开发”这一课的学习中,教材首先凸显了山西能源开发的基本条件,包括环境特征、能源结构和地理区位。同时,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及我国能源供需面临的五大挑战进行了分析。其次,从立足于自然资源整体性的视角,进一步分析了如何综合开发和利用区域能源。最后,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如何更好地治理和保护区域环境,以高度统一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教师引导学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思路进行归纳和总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对有利和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寻,最后对具体的策略和发展战略进行确定。尽管每一个区域都有着差异性的地理环境,同时也有着不同的能源开发的内容。但不管是学习哪一个区域的“能源资源的开发”,都是有着大致的基本思路。教师通过剖析重点案例,捕捉创新信息,引导学生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的“能源资源的开发”内容进行学习。

  三、采用灵动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活动”“阅读”“思考”,这些版块大量。存在于人教版教材中,可极大地提升学生对教材和内容的理解能力,若仅仅是采用简单的学习方法,则不仅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灵动的教学方式,这样才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习时,处理“对山西省来说,输煤好还是输电好”这一活动时,笔者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将全班分成两大阵营,开展小型辩论比赛,学生在具备一定观点的基础上,开展生生互动,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能很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地理高考题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些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突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原则,强调对问题的分析从不同的视角进行,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对学生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同时,整合教材中的思考题,将其设置成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和一定的梯度。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既让学生既能学习的乐趣,又能对得思维的锻炼,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

  四、提供畅想空间,生成精彩课堂

  作为灵动课堂的有价值的资源,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观点中挖掘有价值的资源。面对学生的不同声音,教师的延迟评价,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畅想空间,将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出来,引发更加精彩的讨论,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轻松愉悦地学习。如在对人教版本《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的学习中,教师以身边的事实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其提供畅想的空间。学生分别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从而巩固并熟练掌握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会用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解决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实际问题。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和思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可持续发展具有广阔的问题范畴,特别是统一了发展观和环境观。学生可立足于教材内容,更好地理解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在生产力发展后,生产水平大大地提高,人们依靠土地赖以生存。而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逐渐淡化了对土地重要性的认识。一些学生认为不断上涨的房价,说明在人们思想意识中,土地的重要性。这种发散思维,为思辨课堂生成动态课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不断激发思维,以生成更加丰富的课堂动态资源,进而生成精彩课堂。教师的有效组织和引导,是高中地理构建灵动课堂的前提。首先,应将学生的思维激活出来,最后对学生的创新信息进行捕捉,对学生的独到见解给予鼓励,通过不断的讨论,生成灵动课堂,从而获得教学效率的提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910638.html

相关阅读:学好地理要知道75个地理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