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语文学习的三根桩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进,高考语文的改革步伐也势必愈发加快加大,那么我们该如何跟上课改的步伐,在万变的考题中,以不变应万变呢?而且,语文学习是“慢工”,很多功课不是到高三努力就行的,还要从高一起下功夫。我想打好语文学习的三根桩,建好语文的大厦,才是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

第一根桩:基础知识强化积累

提到基础知识,大家可能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字音字形、词语释义、古诗文背诵、作家作品等内容,这些当然是基础知识,但语文的基础知识远不止这些,修辞手法、文体知识、古代文化常识、语法概念等内容也都是基础知识(对基础知识的范畴,我觉得同学们可以参考《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的相关内容)。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文素养”一词,更明确指出高中语文的学习就是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遍获得进一步的提高”,这就决定了平时积累的重要性,无论是单元提示、书下注释,还是书后习题、知识链接,我们都要抱着谨严的态度学习、记忆、理解。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尤其是高一高二阶段,不要忙着“刷”题,想用扩大做题量来试图涵盖知识点其实是一种偷懒的行为,就像许多同学做了大量的病句修改题,换个句子依然不能读出问题在哪,究其根本,就是连最基本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都不清楚。所以对基础知识的强化积累是对基础性概念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这些是我们要修养的“文”气,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底气,更是我们将来做题的武器。

第二根桩:阅读理解感同身受

平时总有同学找到我,问我:“老师,我想读点书,读什么好呢?”每每这时,我总会说“先把课本读好”。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名家名篇,贯穿古今,虽然在高考的试卷中它们不会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原文再现,但阅读它们所运用的方法技巧、所获得的审美体验、所带来的思考提升,是我们在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所以把课本读好,不是简单的读了一遍文章,听老师讲了一遍知识点,而是真正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感悟作者想表达的思想,与文本展开对话,做到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的境界。

那么“读好课本”之后,再读什么呢?我觉得只要“读”就可以,只要“坚持”读就有收获,至于是读小说还是散文,读外国作品还是古典名著,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书本身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通过别人的文字经历我们不曾经历的人生,了解我们不曾知道的知识,获取我们不曾体味的喜怒哀乐,这难道不是一件快乐而幸福的事情吗?所以只要静下心来用心阅读,定能由阅读而理解,由理解而丰富,由丰富而提高。

第三根桩:语言表达不拘一格

如果前两根桩的打牢打深,会使我们拥有良好的语感,那么语言表达这根桩,则是帮助我们巩固并验证语感的最好方式。一提到语言表达,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作文,大作文无疑是高考所有学科、所有试卷中分值最重的考试题型,足见它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但语言表达绝不只是作文,在考试题型中,选词填空、病句修改、答题用语也都是一种表达,而我们平时在与人交流中想要顺畅地沟通交流、表情达意,也都离不开准确而生动的表达。

所以,这里的“不拘一格”既包括篇幅形式上的多样,也包括内容主题上的丰富,只要大家有意识培养“表达”的习惯,注重“表达”的技巧,追求“表达”的准确,那么必然可以获得表达能力的提高。

我们知道了三根桩的重要支持作用,那么该如何高效地学习呢?运用以下三个方法也许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1.学思并举,量身求法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所以语文学科琐碎而庞杂、丰富而深刻,承认并接受这一特点,在学习中多思考,了解并运用不同知识点的学习方法,并尝试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更是一种必备的学习能力。这些方式方法,大家除了从老师那获取以外,还可以多观察身边语文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学在学习中的习惯与方法加以借鉴,最重要的是在学习积累的过程中,要注重思考,根据自己的特点,取长补短,梳理出自己的语文学习体系,逐步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语文学习方式。

只有学与思并行,才能形成高效的学;只有量身求得的法才是有益的法。

在这里还要强调一点: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就是记忆,配合一定的方法可以使记忆更长久更牢固更准确,但任何方法都是辅助性的,记忆甚至是反复的记忆是任何学科学习都不能绕过的必经之路。

2.化整为零,零存整取

现如今知识更新速度快,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若能把碎片式学习模式有效植入语文学习中,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这种碎片式学习模式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合理利用碎片时间;二是合理整合碎片知识。

比如利用坐车的时间听背诵篇目的音频、每天花十分钟做几道基础知识的选择题都属于前者;而在议论文写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片段写作训练则属于后者,对于议论文写作有困难的同学就可以尝试每周进行小练笔:可以是50字的论点准确表述训练、200字左右的论据表达训练,也可以是以梳理议论层次为主要目的的提纲写作训练。

零存之后适时归纳整合,就能把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结成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只有在平时学习中抱着“步步小心,时时留意”的态度,在学习上做到化整为零,在效果上方可零存整取。

3.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春节期间一档叫做《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很火,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无论是临场的紧张、胜利的喜悦还是离场的遗憾,选手们都可以用积累的古诗词准确表达,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从容真是魅力无穷。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而读书与行路是古人养气的两种重要途径,套用到语文学习就是要善于学习,更要大胆实践,在学习中体悟,在实践中验证并升华。我们经常看到阅读理解考题中有我们学过的修辞文句;语言表达题目中有最新的网络流行语;优秀的考场作文中有我们学过的诗文引用……这些无不是最好的例证。

所以,知识只有使用才能证明掌握了,语文只有真正与生活发生联系了才是最好的学习策略!

最后,请允许借用《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的定义作为结束:“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936494.html

相关阅读:江苏语文试卷点评 高考试题难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