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笔记记什么呢?
一、要列出教材的基本内容
历史由历史事件组成,一个历史事件一般包括:(1)名称及其含义。(2)背景,包括原因、条件、目的等。(3)经过:内容、历程、领导、特点等。(4)意义:性质、作用、影响、特点、经验、教训等。
二、要阐述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
就是要搞清历史的发展是怎样一环套着一环,搞清它的发展线索,形成一个系统结构。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组合、归纳概括等思维过程,纵横联系,理清知识线索,展示知识要点,重构知识结构,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分散的知识体系化。这样,可以提高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
如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以隋唐时期(581年~907年)为例:
1、政治方面
(1)隋朝开创或沿用前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府兵制对唐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唐前期: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政治比较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经济相对繁荣,民族关系和睦融洽,对外交流盛况空前,文化事业兴旺发达,出现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唐朝后期:政治腐败,酿成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而衰。
2、经济方面
(1)隋朝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和开始实行租庸调制,经济曾一度繁荣,为唐的封建经济繁荣打下基础。
(2)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积极发展与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封建经济呈现全面繁荣的景象。唐后期,安史之乱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土地兼并使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3、民族关系方面
(1)隋朝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流求(今台湾),还派人去西域,使我国内地与西域各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
(2)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唐朝统治者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方式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共同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对外关系方面
唐朝时,我国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政府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同亚洲、欧洲各国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5、思想文化方面
隋唐时,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最终我们得出认识: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
三、要加强对重点问题的理解
如:自然经济是高考必考知识点,对这一重点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自然经济是什么:必修二第11页的"知识链接"告诉我们,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为了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在理解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我们要升华到为什么的层次。必修二教材第34页有这样一段话:"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由于输入的洋货多为机器制成品,物美价廉,竞争力强,不少中国土货滞销,如东南沿海一带盛产的土布、土纱的销售因此而陷入困境。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怎样理解"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一结论的呢?教材提供的含义有助于我们理解自然经济解体。一层是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尽管这种现象是局部地区的情况,但它表明: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第二层是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商品化。外国商人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外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商品化。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瓦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四、在质疑中把书读懂
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这一问题时,我们首先思考:发生战争必然有矛盾,这个社会矛盾是什么? ??"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严重阻碍。"??这体现了什么社会发展规律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所以它是决定战争发生的原因,也就是这对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使战争必然发生,早晚都要发生。那么,战争将在什么时期发生呢???大约将在18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这一时期,北美人民反英斗争不断高涨,表明战争的时机成熟了。
如果再精确些,战争到底会在哪一个时间发生???将在1773年12月之后不久。因为这时发生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战争的导火线,使战争一触即发。通过以上问题的程序,不仅可以掌握这一问题,还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总之,在历史新课标教学中,学生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潜在能力,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959885.html
相关阅读: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常考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