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免疫学》杂志在线介绍了有关人体对疫苗接种反应的新观点。该项新研究发现一种分子标签,能够帮助鉴别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可能出现过负面反应的人群。
AdrianHayday等人对178名健康受试者进行了“猪流感”的疫苗接种,“猪流感”是由流感病毒H1N1引发的一种疾病,其曾在2009年的大暴发中发生传播,而此次接种的疫苗额外增加了一种化合物能促进免疫反应。然后,他们对数百种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反应的参数进行了测试。
研究人员发现,在注射疫苗后24小时内,所有受试者的白细胞循环频率都有巨大变化,同时变化的还有由这些细胞表达的基因和蛋白质。他们还发现,在小于35岁的年轻志愿者和年长志愿者之间,他们的免疫反应也有显著差别。
大约有20%的受试者反馈称自己对疫苗有不良反应,研究人员随后检测到一个潜在的种前标签,与血液中免疫B细胞的增加频率有关。B细胞负责产生抗体分子,而过渡性B细胞,比如此次检测到的这些细胞,则被认为与那些影响关节或结缔组织的自免疫疾病有关。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出问题的健康受试者中,在他们被接种疫苗之前,其体内就被发现自抗体的存在。这意味着,这种在接种前就存在的情况可能助长了这些受试者经历的不良反应,而他们有较大可能面临将来患上自免疫疾病的风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zhong/974328.html
相关阅读:高中生物中生物数学模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