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湖南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春来
山东一老师听完我的《学会纵向议论》课堂录音后,高兴地跟我说:选文真好,报纸上的、个人的皆如此;个人写作思路紧扣读者与教学重点,尽显教师的才华,极好;但学生练得少了一点,如果学生的习作片断在掌声中结束就完美了。
不难看出,这位老师是以学生的学来评价老师的教的;令人欣喜的是她还指出如果课堂上再留点时间给学生写,最后展示就更好了。我不得不佩服她敏锐的评课眼光和直言不讳的评课态度。
我跟她交流说,这是一节议论文写作课,教的是思维方法,方法不是灵丹妙药,哪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老师一教,学生就会写,有点想当然。
观照目前教学现状,常听老师们说,中学阶段最难教的是作文,不知教什么;不知教什么,就无法确定教学内容;无法确定教学内容,作文课往往就随意教点什么。听过一些作文课,老师教的只是技巧,而技巧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遑论震撼学生的心灵。
从教学实践层面看,学生作文关键是没有话说,也不知话从何说起,解决了有话说、会说话的问题,就解决了作文教学的首要难题;此外,学生写不好议论文,因为没有从眼前(现实生活)入手,也缺乏读者意识(写作对象),文章通常就变了样。
《学会纵向议论》一课教学意图大致如下:
从“我,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学习纵向议论。教学分三个环节:学习时文《当“围观”成为一种常态》《地坛能否给史铁生立个像》,一则给学生提供纵向议论的“样子”,二则促发学生思考作者如何展开议论的;对陪读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归纳纵向议论的方法,如,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现象到本质;老师朗诵下水作文《谈生命》,谈写作意图——我,为何这样写?
从课堂教学效果上讲,学生收获不少,因为我教给了他们教材上没有涉及的内容——我,为何这样写?并且在整个教学中,学生表达、思考、阅读,沉浸在兴奋的氛围中。
然而这位老师为何要对学生的学提出质疑呢?其实这是作文教学中“教”与“学”认识不足的一种表现。我以为,学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外部活动,比方读、写、交流;更体现在内部的思考,比如写作欲望的唤醒、阅读兴趣的提升。观察学生的学,不宜停留在一节课上,因为这节课老师展现得多也许是为了下节课学生更好地展示。尤其是作文,当堂训练固然不错,等学生体悟范文的“样子”后,下节课再动笔未尝不可。学生的学有课堂上及时的学,也有受老师感染、点拨、启发后课外自主的学。
常识告诉我们,老师的教不是万能的,学生的学也不是速成的;老师的教只有被学生内化后,才能转化为学。作文离不开生活的积淀,也少不了阅读的积累;老师课堂的教,主要催发学生去写作,或给他们心灵的震撼,或给他们情感的共鸣,或给他们思维的启迪,请不要寄予太多立马就能写的希望。
想起一件往事。在某教学展评现场,广西一老师教学生写新诗,当老师介绍一些诗歌创作方法后,立刻让学生当堂创作。结果呢?他们之中很多人写得有模有样,令台下老师一片叫好。不过,有位清醒的评委对之质疑道:是老师教得好,还是学生课前就有这样的素养呢?抑或还有其他原因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zzw/1252660.html
相关阅读:2019年高考作文题预测-“奏响胜利之歌的和旋”
诗意地栖居-话题作文“寻觅生活中的诗情”导写
高中优秀作文赏析:病毒的危害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积累
高考语文辅导:写景文章的高远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