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高考满分秘技(六):立意务求深刻篇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高考作文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深刻,是指作文的见解深刻。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彻,论点深刻;记叙性文章是形象生动,思想深刻。高考鼓励见解深刻,并且是鼓励多种多样,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揭示原因,或是说明结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给人启发,等等。“诗外有诗,方是好诗;词外有词,方是好词。”诗词如此,文章亦是如此。好的文章应有所兴寄,否则一望到底,则清如开水,淡而无味。
要善于感悟 。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许多同学在观看同一个景物时,有的灵感顿生,有的却一片茫然;在经历同一件事情时,有的百感交集,有的却无动于中;在面临同一个题目时,有的思如泉涌,有的却木然无知:这就是感悟的差异。感悟能力强的人,耳聪目明,时时留心,处处在意,遇事敏感,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善于激发心中的情,写作富有“灵性”;感悟能力弱的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万事不感兴趣,一切无所用心,遇事迟钝,没有感慨,没有激情,没有见解,自然就会视写作为畏途。
如果想写出认识深刻的的文章来,就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要做到深思,就必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辩证分析,自己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如河南一考生的《自信和倾听》中,诠释自信与倾听,字字珠玑,描写深刻,让人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文词优美,分析透彻,刻画深入,笔风有力,让人心悦诚服。结尾更是点明主旨,耐人寻味。飘逸的行文中,却收获到了深刻的道理。河南一考生的《第四回》运用陡转、对比、照应等艺术手法,精心构筑情节,揭示主题。对待别人议论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两个有着相同遭遇的小人物的苦乐人生,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例文1:
以人为鉴知得失
安徽一考生
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于相信自我,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唯我独尊的思想在作祟,二是自己只看到了自己能看到的和想看到的东西。
古代的大部分帝王,对待忠心耿耿进谏的忠臣,往往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残暴。就连一代明君唐太宗,有时也对诤臣魏征恨得咬牙切齿。
我们普通人呢?一听到反对意见,轻则脸红脖子粗,怒目相向,重则拍案而起,反唇相讥,甚至拳脚相加,由“文斗”到了“武斗”。
这就难怪,想听意见,却只能听到赞歌了。
中国有句俗话,叫“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多通俗,又是多深刻的话呀!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不能包打天下。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思想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创造也是有限的。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群众路线”时,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赞歌不能算意见,随声附和也没有多大价值,最有用的应该是指出错误的的意见。三峡工程的决策者,面对记者说出了一句朴实而深刻的话:“对三峡建设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反对者的意见。”
国外的很多企业家,为了让员工畅所欲言,经常组织一些“漫谈会”,鼓励大家“胡说”,从中寻找思维的火花。他们规定,不管是谁提出想法,不管提出的想法有多么可笑,是多么不可思议,大家都必须鼓掌欢迎,并齐喊“很好,很好”。
为了听取意见,他们可谓用心良苦啊!
每天我们都要照镜子,看看我们穿着是否得体,脸上是否有灰尘。那么,我们道德上的灰尘怎么发现?我们思想上的不足怎样找到?我们创意上的失误怎样避免?不难,别人就是一面最好的镜子。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亮点透视】
这是一篇以理取胜的优秀,语言灵活多变,富有自由灵动的色彩。文章开头摆出看法,引入事例,说明人们“想听意见,只能听到赞歌”这一现象。接着阐述我们为什么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文章语言简练,重点突出;恰当的引用更使中心得到突出;文末运用修辞,使文章的收尾显得简洁有力。
例文2:
包容
北京一考生
包容,能使一种东西走向成熟。
之于自然,它有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之于人类,它又是上善若水,有容乃大;之于文化,它又促成千古积孕,文化之厚重,源于其包容的一面。
长江黄河,汲取了千百条溪流,是由积累逐渐走向壮大。当它以浩瀚而吞吐一切之气势流入大海,又有谁能察觉:它在自己往复曲折的路上,面对条条汇来的小溪,不分贵*,无论大小,以它那包容的意识兼收并取,来者不拒。最终才促成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以势不可挡的气势演义了上华的那种雄浑、壮丽,更重要的是,它的包容不仅使壮大,更使它成熟,当它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终点,它所流经的地方,生灵乍现。它也不再是刚形成的一条小溪——而是华夏大地上芸芸众生顶礼膜拜的母亲,更是一位以历史走来,见证生命初开的行者!
一个常人,若能享受华贵,便是有物质财富。可这还远远不够,只有当他有了包容一切的宽厚、达观,才真正称得上是有了精神财富,他的人生,才不浮泛。
米开朗基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尊重达?芬奇,总是对他的一切充满敌意。但只有当他以自己的心境容纳了达?芬奇的才能之后,他的艺术,才真正获得开朗。一个人,若不能容纳,便只能像塞紧的口袋:填充的东西再多,也不过口袋的大小而已。米开朗基罗若不是及时领悟到包容的重要,我断言,他的艺术,也仅止于“大卫”而已!
瑞士虽富,可它缺乏包容,也应缺乏了文化积累的机会。因此,数百年来,它并不被列入欧洲文化的长廊。它的首都伯尔尼不建机场,更是拒绝包容。我想,闭塞它的并不是历史,而是不包容。
相反,巴塞罗那喜爱包容——流浪者大街说明一切。也正因如此,来自世界各处的文明相互切磋,摩擦间闪出了火花,而真正成熟的文化也由此一次次诞生。我想,也由是之故,巴塞罗那闻名于世。
包容,不仅是胸襟,更是一种品性:自然界中,河纳百溪,海纳江河,所以才斑驳陆离,大象无形,它们以相互包容促成千古积蕴;人们相互包容,所以才取长补短,心灵互补;社会相互包容,所以文化衍生,文明进步。包容,你真像一座灯塔,引领着万物,走向成熟!
【亮点透视】
正象作者的论点“包容能使一种东西走向成熟”一样,作者行文中处处透露着成熟之美。首先是结构上的层层深入:包容之于自然,包容之于人类,包容之于社会。其次是具备了哲理深度:长江黄河在默默地兼收并蓄之后,成为华夏民族顶礼膜拜的母亲,巴塞罗那诞生了一次次成熟的文化,所以,包容不仅是胸襟,更是一种品性。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孟邻)
例文3:
正确摆渡“帆与桨”
河南一考生
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如一棵同株相连的熏衣草,谁离开谁都活不了。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们不仅要相信自己,擦亮自己的钢枪,吹响自己的号角,更应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直奔成功。
我们只是一味地盲从他人,必将庸庸碌碌地过去此生.就拿当年盛行于美国的“淘金热”来说吧.当年那么多人一股脑儿地挤向那埋藏金子的地方,却不能够自信,相信自己凭自己的双手也能成功,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金子”.但是,同样有少数人不盲从他们,这些人自己相信自己,走自己的路,终于取得了成功.这些人思考:那些争着去淘金子的人,必定要过那条河,如果我们去做船的生意,则一定会发大财.他们就是这样自信地走向成功的。
从古至今,没有自信怎么会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没有自信怎么会有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没有自信信怎么会有霍金的《时间简史》……
总之,自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是,我们绝不能夜郎自大,一味屏弃别人真诚正确的意见。
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如果不是在自信的基础上,更注意接受其老师的正确意见与教诲,会有今天的成就吗?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如果不是在坚守自信的基础上,更注意接受别人真正正确的意见,会有今天的骄傲吗?中国女排如果不是在充满自信的心理上,虚心听取教练的正确意见,会有今天的横扫劲敌,七连冠吗?……
历史的敲响: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是相辅相成的。
当然,听取别人的意见绝不是盲从别人,应该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当今社会上一些人肆意模仿那些偶然明星,不顾一切的追循潮流与时尚,他们不相信自己,不以自己为美,反把别人当成自己美的楷模,结果弄的自己整天心神不宁,不甘以自己真正的面貌来生活。他们的人生会快乐吗?我想未必,他们过于菲薄自己,依赖别人了。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就像一条船的桨和风帆,谁离开谁 都不复存在。
同样,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既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一定能够最终完成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也要善于虚心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善于借鉴吸收一些先进国家的正确经验,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踏步前进。
朋友!你是否也在迷茫也在迷茫彷徨,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听从谁的意见。朋友!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擦亮眼睛,带着属于自己的思绪自由飞翔着属于自己的思绪自由飞翔,让我们瞄准前方,在自信的脚踏实地的迈步中,去虚心听取别人的采纳别人正确的意见,摆渡好自己的人生小船,驶向前进的彼岸。
【亮点透视】
文章依次把“自信”和“纳言”喻为:一棵同株相连的熏衣草;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一只船的桨与帆,比喻贴切,又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两者的辨证关系。“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脚踏实地的迈步”“采纳别人正确的意见”才能“驶向前进的彼岸”,分析深刻、透彻,思辨性强。
例文4:
自信和倾听
河南一考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一种自信,豪迈且气势磅礴。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一种自信,果敢而执着。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自信,淡泊而从容。
有一句话说得好,有些事情不是因为难以做到我们才相信自己,而是因为我们不相信自己才使自己难以做到。在人的一生中,我们要解决很多问题,也就要做出很多选择——相信自己还是相信别人。就是这一念之差或许就导致两种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果。其实,自信和倾听就彷佛人的两条胳膊,缺少任何一条,不论是左臂还是右臂,他都是不健全的不能平稳前行的人。
倾听是心灵的阳光,能映射出无边无际的美丽;倾听是心灵的雨露,能滋润出无穷无尽的神奇;倾听是大海的波涛,能翻起大浪滔天的巨澜;倾听是江河的洪流,能激起乱石穿空的壮观。拥有倾听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善于倾听的人生,才是睿智的人生。汪国真说:“我欣赏你,所以我肯定你,我不欣赏你,但我却不会因此否定你。”倾听也一样。假如别人的意见合理,你也应感激并认真地研究思考,提取其中有价值的内容。
如果你现在过于自信甚至自负,那么请静下来耐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如果你老是没有主见跟着大家走,那么请你相信自己,义无反顾地朝前走。
风餐露宿,坎坎坷坷,迢迢征途,你以自信和倾听为干粮,性格的懦弱也会铸成如钢似铁的坚强;顶风冒雪,磕磕绊绊,茫茫前程你以自信和倾听为手杖,平淡的人生也会谱出瑰丽的乐章。
上帝之所以没有给我们翅膀,是想让我们拥有飞翔的翅膀,假如你已有飞翔的梦,那么就赶快插上自信和倾听的翅膀。像雄鹰般在蓝天和白云间飞翔,与风雨搏击,成为勇者和力量的化身,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自信和倾听就仿佛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究竟怎样去解,判断式就在我们心中,如果你解对了,你就找到了人生的答案。
【亮点透视】
作者用如泣如诉的语言,行云流水的文风,亲切自然的笔调,来诠释自信与倾听,字字珠玑,描写深刻,让人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文词优美,分析透彻,刻画深入,笔风有力,让人心悦诚服。结尾更是点明主旨,耐人寻味。飘逸的行文中,却收获到了深刻的道理。
例文5:
第四回
河南一考生
她结过三次婚,可是三个丈夫都是在结婚不到一年的时间去世了。
第一个死于车祸,身体被卡车压了过去,当他看到时就昏了过去。第二个丈夫得了一种怪病,最终也郁郁而死,第三个丈夫是在田里干活时突然心脏病发作死的。
从此,她的事被村里人谈论得沸沸扬扬,然而还是村中的一位老太太说得让人口服心服:“她是克夫命,谁要娶了她,都会带来不幸。”这话也肯定传到了她的耳朵里,但她对此并不在意。从那时起,再也没有谁给她介绍对象了,也没有谁再敢娶她。
不久,村中又听说她要结婚了,新郎是位外地的小伙子,长得很不错,听说俩人是在火车上认识的,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一见钟情”吧,那男的硬是追了过来。
结婚的那一天,她的家中来了不少村里人,不知是来祝福,还是来凑热闹,看稀罕的,在一阵鞭炮声中,人们纷纷涌入她家中,人们想看看这位新郎究竟是个什么人。
村中几位老太太也来了,其中一位老太太趁新娘不在,将新郎拉到一边悄悄地说:“你快回去吧,你不能娶她的。”那新郎惊讶地看着老太太:“为什么?”“你不知道,她前面有三个都……”“我从来不问她这个。”新郎答道。老太太没有趣地走了,边走边说:“不出一年,保证不出一年……”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可是并没有出现什么,更没有出现人们料想的那种不幸。然而,这两口出双入对,甜密恩爱的幸福生活,却成了许多人羡慕的对象。
到了第二年,这个令人注目的家庭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人们这时才发现他们本来就不应该相信村中老太太的言语。
有一天,他们一家三口出门去散步,刚出门就被一位老太太拦住了。
“这小孩真好!”那老太太说道。
“认识——认识——”那老太太说道。
她蓦地转向孩子的母亲,举起枯枝似的指头,慢慢地指着她说“我年轻时和你的命一样,我听信了别人的话,最终也没有第四回……”
【亮点透视】
考生用生活化的故事巧妙地演绎话题,并能运用陡转、对比、照应等艺术手法,精心构筑情节,揭示主题。对待别人议论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两个有着相同遭遇的小人物的苦乐人生,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结尾老太太的话,可谓画龙点睛,显示了考生编排故事的艺术功力。
例文6:
祭孙悟空
河南一考生
吾徒悟空:
自昨日闻汝丧,天旋阴风,地聚鹃啼,山哭水泣,吾心之痛,实不可堪。为师的为此文一为悼汝,一为警戒世人。
汝,天地造化所生,又学于吾。汝名吾之所赠,汝艺吾之所授。吾遣汝去,实为炼汝。汝之所为,吾之所荣。地府得寿,龙宫得宝,八卦炉中炼出金睛,五行山下压出行者,西行路上八十一难炼汝成佛,汝之心志,强而又强。
然自汝禅佛位,时移事易矣!
汝忘汝为如来之大患,为除汝,计用无数,终未得逞。然如来深知,一物可灭汝。遂设西行取经一计,而使汝得封佛,既而以此物灭汝。汝之心志虽强,然亦不可抗于此物。自汝封佛,如来故纵汝,使汝之行事不依佛法,玉帝故媚汝,使汝之心志日益衰微。吾虽多次告汝,然汝不纳,以至累日而积心高气傲,盲目自信,过度自誉。汝知之否?自信,人立世之本,然过之,则为浮傲;既浮傲,则内火旺;内火旺,则气虚;气虚,则志微;志微,则心衰;心既衰,则形魂俱灭。如来灭汝之物,既为此也。
夫人之立于世,二物不可缺。一为自信,二为纳他言之度。
然观汝平生,初尚可,能自信,能纳他言,故而成汝之威名;然后世之事,实在令人心痛,汝亦自信,然过之;汝亦纳他言,然唯谗言是纳,忠言逆言置若罔闻,故而成汝之丧。
汝,天地坚强之气凝集而生,尤不可御此,夫众人,何以堪?吾不欲众人步汝之后尘,而作此文。
汝生于花果山,成于方寸山,而殁于灵山。汝寿合与天齐,而今早逝,实令吾悲,然汝之不争,实亦令吾恨。今以汝丧之教训,戒于世人。
自信不可少,他言不可缺,事事皆有度,他言辨正邪,自信不浮傲,正言为吾学。知此二真谛,吾生不可缺。
吾徒悟空,汝师可奈何?惟愿:
汝所居兮,青埂之峰;
汝所游兮,鸿蒙太空。
汝既丧兮,吾谁与归?
汝既逝兮,谁与吾从?
渺渺茫茫,归彼大荒!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菩提祖师泣笔
【亮点透视】
考生以纯熟的文言行文,词汇丰富,语句流畅,情感真挚,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精神:一是采用易于抒情的“祭文”形式,以菩提祖师之口评价孙悟空,较之大量平板的议论,显得新鲜灵动,视角独特;二是一反对孙悟空大加赞扬的传统观点,虚构孙悟空殁于灵山,阐述“自信不可少,他言不可缺,事事皆有度”的道理,思想深刻富有启发作用。
例文7:
寻回失落的精神世界
浙江一考生
当你看到公交车上有一位小朋友主动让座位给老人时,你会投去赞许的目光吗?当你看到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孩把口香糖吐在地上时,你会去阻止她吗?当你……
这些情况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却早已司空见惯了,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就不会赞扬那个小朋友,不会去阻止那个女孩,我们不再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为我们麻木了。
曾经风靡一时的雷锋精神如今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在那个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的精神资源丰富了生活。而正像大自然的许多规律一样,此消彼长,如今物质生活丰富多了,而人们的精神逐渐退化。无怪乎人们经常感叹:“如今社会尔虞我诈,生活太累!”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记得小时候妈妈给我讲关于爸爸的故事,她说,有一次爸爸看见有个人骑车时书包掉了下来。爸爸便捡起书包追那个人,一直追了好几站路……那时,我觉得爸爸很伟大,下定决心要做得和爸爸一样。于是,每次大扫除我都一马当先,捡最脏最累的活干,尽管累,但是我很开心,因为我这样做就会和爸爸一样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常常会觉得自己很傻,很可笑,但是,除此之外,扪心自问:那些儿时的纯真,儿时的善良难道不令人感动吗?脱下麻木的外衣,用一颗原始的、善良的心去体味,我会为自己的“傻”而感动,特别是如今,我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傻”。
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每个人儿时都拥有一颗纯洁的、善良的心,只不过后来被虚伪、麻木束缚住了,只要挣脱开虚伪的枷锁,那颗原始的心就会回来。那么,我们在感叹“社会险恶”的同时,为什么不用心去对待社会,改造社会呢?
好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那么一些用真心去对待社会的人,为了追捕歹徒而英雄牺牲的人民警察,几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人们默默地为这位英雄送行。人们泪流满面,是对他的同情?敬佩?赞美?我想更多的是对自己麻木的过去的悔恨,立志像英雄学习,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些英雄们,人们正逐渐褪去麻木的外衣,虚伪的枷锁。
我们欣喜的发现,物质丰富的今天,人们在努力地寻回失落的人文精神,人们的精神世界正在不断丰富,我想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不应该此消彼长,而是应该相互促进,我们的社会正这样发展着,生活在如此一个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同样丰富的社会中,你难道不感到欣喜吗?
【亮点透视】
文章的作者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向读者娓娓叙述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和现状。虽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如诗如画的意境,但本文贵在以真感人,以诚动人。“寻回失落的精神世界”让本文的主题得以升华,刻画深刻。文章立异准确,说理深刻、清晰,文风朴实,贴切自然,以感抒怀,无雕凿的痕迹。
例文8:
做个聪明人
安徽一考生
“相信一切的人和怀疑一切的人。其错误是一样的。”用塞纳克的话作为文章的开头,是因为在我看来,惟有这句话能够包孕我所要急于表达的意思。
完全相信自己,就极有可能像《南辕北辙》中的楚国人一样,永远也到不了自己所期望的地方。但丁所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在我看来,也不全是真理。几百年前,但丁在说这句话时,没想到后来一些明明做得不对却执迷不悟的人,也高举他这面旗帜,大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然后旁若无人地继续“南辕北辙”下去。我在此并不是有意怀疑但丁所说的话。而是作为一个看客,觉得有必要对但丁的话做一下“改造”,那就是“走自己正确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盲目听信别人,人云亦云,也好像东郭先生一样迂呆。狼就是狼,就算它夹起尾巴,藏起尖牙,它还是一副凶狠的德行。问题是许多人容易被“夹”和“藏”所蒙蔽或欺骗。一味听信别人的话,而不去考虑别人的话究竟是善还是恶,弄不好就会被“狼”吃掉。即便有的人做出很有主见的样子,但是本质上没有辨清“善”与“恶”的边界,所以还是属于盲从的一类。道理很简单,谎言往往披上真理的外衣,就想变色龙一样,让你难以判定真伪。更何况有时还有美丽的谎言出现——他不是故意的。正所谓圣人还有说“漏”嘴的时候。
因此长就一双慧眼,做个聪明人,才能免遭被蒙蔽被欺骗甚至被愚弄的厄运。如此就应该像达?芬奇说的那样“应当耐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道理”。一个“耐心”,体现了思考的深入,这是炼就“慧眼”的第一步;一个“认真”,不仅仅态度的端正,更是反映思考的严密与周审;而一个“指责”,就更折射了一个人的德行,至少是涵养的修炼程度了。这三者构成了做一个聪明人的基础维度。
我们常常身陷二难选择之中,就是因为我们的双眼失去了高分辨力。谁不想走好自己的路?谁不想功成名就?问题是太多的假象迷惑了我们的双眼。拨开云雾见青天,只有*真理的光芒。因此,保持对真理的高度热爱,即便我们身陷“陷阱”,我们仍然心明如镜。因为只有真理才能使我们彻底走出“完全相信自己”的偏直与“盲目听信他人”的迂呆。一个聪明人本质上是由于对真理的热爱促成的。
【亮点透视】
谁不想做一个聪明人呢?但做个聪明人首先要彻底走出“完全相信自己”的片面与“盲目听信别人”的迂呆,惟有如此。才有可能促成一个聪明人的诞生。作者选取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来形象鲜明地向读者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笔老道,颇见功底。刻画深入、细致、透彻,有理有据,让人受益匪浅。
例文9:
自信与谦虚
江西一考生
自信是现代人应当具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反过来说就是信自,即相信自己。我们应当相信自己,假使你连自己都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你信任的呢?只有相信自己,才会建立起成功的信心,才会取得成功。很多人不自信是因为自卑心理,自己认为自己不行,自己都放弃了希望,那么又能期望从别人那儿获得希望吗?所以我认为相信自己是取得成功的基石。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听起来固然十分潇洒,但却没有人能够真正做到。诚然,我们应当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为外人所干扰。但当别人是真诚地向你提出建议时,我以为我们应当虚心接受。“满招损,谦受益”指的就是过度的自信会招致损失,而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则会得当好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的关系。
相信自己而不盲目自信,谦虚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而不盲目听从,要充分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善长的方面,在能够自信并且善长的方面充分地相信自己,而在不太了解的领域或是不太懂得的时候适当地听取他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想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人生的道路十分漫长,前进中布满了荆棘。我们总是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转折。如何迈进每一步都要我们自己做出抉择。没有人能够帮助我们,我们必须依*自己,必须相信自己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无悔地走下去。“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我们不能依*他人,但我们可以征求他人的意见,寻找最好的方法。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已经逐渐明白如何相信自己,正如听取别人善意的建议那样,我们走着自己的道路,接受别人理性的指正,道路似乎不再崎岖,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彼岸的希望。
“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我们反对极端的想法,我们也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地认知自己的位置和想法,仔细地思考他人的意见,将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做到谨言慎行,坚实地迈出你人生的每一步,在不远处一定会看见彩虹。
【亮点透视】
“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这是本文想要表达的主题;而“谦受益,满招损。”是作者想要向读者阐明的另一道理;“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作者提醒大家的又一个理论。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鲜明而深刻,细腻而透彻,具有说服力。语言朴素自然,落落大方,亲切真实,刻画深刻而寓意深远。
例文10:
父亲的布底鞋
甘肃一考生
在我的心目中,父亲一直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的胸怀宽阔如大海。
父亲向来穿着一双布底鞋,白底黑帮,宽宽大大,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格外落伍。我曾经笑着问父亲:“你现在已经是响当当的人物了,怎么还穿这么土的鞋子?”父亲微笑了许久,没有说一句话。
父亲曾经对我说:“孩子,你别以为现在咱们有钱了,可咱的血管里流的是农村人的血,咱的骨子里要有农村人的那份质朴和忠厚。”我听着父亲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父亲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好衣服穿,还吃不饱肚子,但是父亲学习很刻苦,肯下工夫,老在班里拿第一名。
在贫困的威胁下,许多孩子都辍学回家去放羊,但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一个老实却又坚毅的庄稼人,咬着牙说:“再苦再穷,也要让娃儿把学上出来。”就这样,爷爷用他宽阔的肩膀和晶莹的汗滴硬是供父亲读完了初中,而家里也因此穷得一无所有了。父亲,以他农村孩子的吃苦耐劳和憨厚聪明,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县重点,但这却使爷爷的心头升起了一片愁云:“娃儿这么争气,可到这县城中学上学的学费从哪里来?”爷爷在炕头辗转反侧,愁了一晚上都没愁出个结果。第二天早上,爷爷沉着脸对父亲说:“今天早晨你跟我去割麦。”懂事的父亲眨了眨眼,像明白了什么,二话没说拎起镰刀就跟在爷爷身后迈出了院门。
可当爷爷迈出门槛后,不由愣住了,父亲也愣住了——全村老小男男女女都站在门外,有的手里拎着半袋米,有的提着一只鸡,有的捏着几张破损了的沾满汗渍的钞票,有的托着几件陈旧却干净的衣服……村长四爷爷微笑着说:“咱村祖上积德,风水好,出秀才,小三子(父亲的小名)替咱村争了一回脸,咱们脸上光彩……大家来送送娃儿……”眼泪顺着脸上的皱纹滑下来,爷爷对父亲大吼一声:“给大伙跪下……”父亲“嗵”的一声,双膝落在了泥土地上……
后来父亲对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都穿着布底鞋吗?那天我走的时候,村里四奶奶塞给我一双布鞋说:‘小三子啊,这年头大伙儿都困难,这是实情,可人活一辈子,不能老想着自己,还要多替别人着想着想,谁家没有个难处啊?你四奶奶我活到这把年纪,就盼着子孙后辈能出个人才,将来让咱村子所有人都能吃饱饭,孩子们都能念上书。’以后我上了大学,见了世面,可每当我面对城里灯红酒绿的世界时,我就想到当年全村人送我的情景。人得有良心,人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看着父亲眼角闪光的泪珠,我忽然明白了父亲当年大学毕业,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的原因——人活着,不能光为了自己。
【亮点透视】
乍一看题目“父亲的布底鞋”,以为和话题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且慢,读完全篇后,你就会觉得,这位考生写了一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这个故事的题旨恰恰和话题内容“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相吻合。
“父亲当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致富以后,成了“响当当的大人物”,但他“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其目的就是不忘根本,“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本文构思新颖,语言流畅。卒章显志;“人不能光活自己”,奏响了全文的最强音。
例文11:
左手·右手
海南一考生
一棵芦苇并不会快乐;当她快乐了,是因为她开始思考了。     ——题记
我问你:“一滴水,快乐吗?”
如果你知道,滴水努力地扩了扩胸变成了海,做了几个俯卧撑于是澎湃起来——你想,他是快乐的。可是如果你认为一滴水长久地休眠在咆哮的波涛,你想,她是不快乐的。
叔本华说:“事物本身是不变的,使它改变的是人对事物的看法。”
年轻力壮的少年当(被)敌人关进了不见天日的死牢。敌人并非残下毒手,唯一惩处只是把他强行淹没在一片寂暗中。不出一个月,少年无疾而终。死时两目圆瞪,无光,只有深不可测的空虚荒芜。我们再来讨论少年的快乐与否显得有点残酷,但这告诉我们:没有了思想,快乐是妄想。
思想是快乐的源泉,但并非所有泉眼涌出的都是快乐——这便是思维方式的区别。
还记得那个守天望天忧天的杞人,还记得那些钻进木桶里晒太阳的希腊先哲。他们一直都在思考,却一直都不快乐。今天当我们再谈“杞人忧天”、“犬儒主义”时,我们应该惊觉一记棍棒警敲我们后脑勺:思维拐错了弯,便会进入快乐的墓地。
海德格尔曾说过一句雅致的话:“人,当诗意地栖居。”
正因为有了这份诗意,生存变成了生活。
当我笔下的文字一一跳出,我开始端视快乐。今天的我们白天生活在阳光明媚色彩斑斓的青春中,无论是谁,他们都认为我们快乐幸福,事实上我们扪心自问,也确实如此,然而又常常听闻夜深人静时,许多青春的灵魂孤独地游走在快乐幸福之外,似乎那又是不快乐不幸福的。
我们的思想像极了徘徊在十字路口的雏鸟。每一个方向都存在着我们可能的足迹。我们就在丰富多彩的思维方式中不断拾起或丢掉快乐。
有人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我不同意。因为我们有思想,懂得踏上不同的思维旅程去找寻快乐。
有人说我们是“阿Q”的新新人类。我不同意。因为我们的新思想并非“阿Q”那般放肆不当。
你以为我们思维怪异吗?
你觉得我们快乐,不快乐?
我们快乐,我们的快乐是灵动的左手。
我们思考,我们的思维方式是理性的右手。
当左手右手相遇,合适地交融,那便是诗意。
【亮点透视】
诗意是本文的形,哲理是本文的神,不敢说二者得以兼备,但不得不说雏形已现,因此可以说该考生的潜能是巨大的。精彩语句:“没有了思想,快乐是妄想。”“思想是快乐的源泉,但并非所有泉眼涌出的都是快乐——这便是思维方式的区别。”“思维拐错了弯,便会进入快乐的墓地。”“我们就在丰富多彩的思维方式中不断拾起或丢掉快乐。”等决定了思维层次不同,不需要老师任何赘言点评,考生严密的思辨性便跃然于纸上。
例文12:
思维解读幸福
海南一考生
生命犹如海洋,生活恰是轻舟,扬起思维的风帆,穿梭于人生的海洋。白帆迎接的是狂风和浪花,而思维碰撞出的是或幸福,或忧伤,或积极,或消沉……
从亚当和夏娃的叛逆开始,上帝就创造了人类,赋于(予)人类的不仅仅是血肉的身躯,更是那思维的方式。思维是最敏感,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合流同污而投身汩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被流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
快乐幸福就是改变思维的结晶。可怜的葛朗台,幸福与快乐在他的眼中就是金子,夺走了女儿的梳妆盒,夺走了女儿的幸福,而金子满足了他的占有欲,而幸福也就离他而去。改变思维吧,幸福就在生活的空气里,需要用心去感悟,快乐并不是被踩到脚后的破口大骂。因为踩你的人是看重了你的脚,脚被看重,那是多么快乐幸福的事。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让我们为远方的亲人朋友担心着急,然而我们为什么就不想想,或许他在远方生活得很好,快乐着,幸福着,这不是更好吗?
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并不是意味着用阿Q的胜利法来占有幸福与快乐。难道你能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再去官场上混一混,转换转换思维方式合流同污,不,那绝非陶君所愿。思维方式的有的放矢,更是快乐与幸福的主判长。
我们生活,因为我们有思维,我们快乐,更因为我们有思维,正如生活中本没有快乐与幸福,只不过是思维变换的人多了,也就充满了幸福与快乐。
把握我们独有的思维方式吧,因为思维可以解读幸福。
思维方式……快乐幸福……思维方式……
思维解读幸福!
【亮点透视】
本文除了语言流畅、材料典型等优点外,最难能可贵的是,考生在思辨性上所做出的尝试和努力。“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并不是意味着用阿Q的胜利法来占有幸福与快乐”、“思维方式的有的放矢,更是快乐与幸福的主判长。”等是不多见的精辟之语,否定了阿Q式的愚人之乐,并以“有的放矢”作为自己的一些见解,虽尚显稚嫩,但也足可见该考生思辨能力高人一筹,较好地理解了材料中D网友的存在价值,体现了“幸人之幸,不幸的人是没有幸福”的观念。
例文13:
水,灵动的历史
江苏一考生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自唐古拉山脉,黄河九曲十八弯,一泻千里,浇灌出华夏沃土,孕育了仰韶文明。
黄河一次又一次地改道,汹涌的河水一次次向人类张开血盆大口。黄河边上满目疮痍,遍野都是饥民。然而,水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也赋予人类以灵性。大禹治水,惊叹于自然,慑服于天地。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明智的渭河水啊,早早就弹起了秦亡的前奏。一统天下的功高盖世终究湮没在渭河东去的流水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悲壮的旋律,让我们仿佛又觉置身于当年那浓烟滚滚,旌旗纷飞,杀声震天的壮丽场面中。是可歌可泣的历史,赋予了水无尽的雄浑;是水,演绎了一曲曲英雄颂歌。
南北朝久远的笛韵笙歌都消散退去了,只有秦淮河水依旧汩汩流淌着四朝的繁华。但一声声的丧国之钟却永远打破了秦淮河晓风残月的美景。只留下一丝惆怅,供后人去凭悼,去哀念。
“尽道隋亡为此河”京杭运河早早地就敲出了隋朝的末音。“水殿龙舟事”结束了这个短命的王朝。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一声炮响,滚滚的珠江水也要为汹涌的铁骑让道,中国的河流开始流淌出悲哀的泪水。
有人说,三四十年代,中国河流流淌的是血水,是泪水,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大江,却也渲染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
曾几何时,一个主题为“环境污染”的民谣在河南一带流传开来“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却也玷污了河水原本澄澈的面容,掩盖了它的丽姿。
然而,新世纪,中国又重新流淌出清流,秦淮河、西湖的治理已初见成效。中国的水,在经历了一番磨难,一朝洗礼后,又恢复了它的源源本本,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洗涤了它的容颜。
水,流过历史,穿越了它时光的沉淀,流淌出它的变迁与更迭。我们面对着水,悼古怀今,从水中汲取灵性,又去激发斗志,那么,这水又将怎样穿越今天,奔向未来?我们的子孙又将面对一个怎样的世界?
水,流过历史……
【亮点透视】
河水流淌,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千古兴衰尽在悠悠河水之中。作者以河为媒介,叙述了历代王朝的兴盛与衰败,记载了中国的发展史。一曲河南民谣敲响了环境污染的警钟,具有时代特色,提高了文章的立意。末段面对岁月河,以史为鉴,发出对未来的思考。。读来余味无穷。
例文14:
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
山东一考生
庸者,相信别人,怀疑自己;
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别人;
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题记
有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于是相信别人,让别人决定自己。有人说:“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于是闭目塞听,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看似是不可统一的矛盾双方,但二者却有统一的一面,它们正如我们的左臂与右臂,缺一不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别人。
相信自己,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对自己能力的赞同。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又能相信谁呢?当自己有着清醒理智的认识时,就应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在当初改组女排时压力很大,任务很重,许多人劝他以“保险”为好。然而他力排众议。相信自己,起用冯坤等新将,最终改组成功,夺回了失去17年的奖杯。假如当初他采纳别人建议,那金牌奖杯还有谁拿?正是在关键的时刻相信自己,陈忠和取得了骄人战绩。
然而,凡事都有限度,“过犹不及”。我们在相信自己时,也要相信别人。这是由事物的多变性与自我局限性决定的。很多时候,我们的目光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鼠目寸光”而又“自以为是”。这时别人多角度的观察、评价更具客观真实性,我们要相信别人。唐太宗接纳魏征等人的进谏,于是有了开明盛世;朱元璋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的建议,于是也国泰民安。相反,那顽固的马谡置王平忠言于不顾,自认为“熟读兵书”,结果痛失街亭,丢掉性命。别人的意见有时是好的,有时则不是,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明智之举。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不能夸口自己是完美的,代表亘古不变的真理;但同时,也没有人一无是处。因此我们要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在“胸有成竹”时相信自己,在“迷茫怅然”时相信别人,让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你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亮点透视】
文章的题记似乎是一个总纲,总写三种人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然后以中国女排改组为例,论证“在清醒理智时”应“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以唐太宗、朱元璋、马论证处事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尾段水到渠成得出科学论断:“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照应别人,全文条分析虑,层层递进,分析得当,有一定深度。
例文15:
坦然的美丽
陕西一考生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对于生活人们往往有不同的感叹。
有人感叹生活的艰辛。
有人埋怨命运的不公。
而我却认为,生活是美好的。之所以和别人有不同感叹,不是因为命运和生活赐予我太多的美好,而是我不同于别人对幸福和生活的思维方式罢了。面对事物的坦然,使我感觉到了更多的美好。
我坦然,所以我快乐,人生也变得美丽。
坦然是平淡中的快乐。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的垂钓者,独钓一天,空手而归,夕阳下,脸上仍有灿烂的笑。有些为其所惑,可换个角度想,便不那么认为了,垂钓者虽空手而归,但他却钓来了一天的快乐。对于钓鱼者来说,最大的鱼就是快乐,最大的收获也是快乐。钓来了快乐,也钓来了这一天的好心情。
坦然是失意后的自信。
走在大街上,看到那些整天扫大街的清洁工,虽然从事世间最平凡的工作,可是他们仍尽职尽责,为社会环境的美好奉献着。对于他们来说,扫出了优美的环境和洁净的道路,他们的人生是最纯洁的,所以他们自信。上帝剥夺了他们活得高贵的权利,但却留给他们活得崇高、伟大的权利。他们的奉献使得他们崇高,他们平凡的工作同样受人尊敬,他们的人生也因此自信、美丽。
坦然是失败后的乐观。
在事物的发展中,对于得失成败我们难以预料,也承担不起。失败和成功往往失之交臂,幸福和痛苦也往往擦肩而过,往往在我们想要接近时,人家早就设起了屏障。面对现实,我们不必消极悲观,坦然接受,会使你走出痛苦的阴影,重新找回自信,找到自己的位置。
突然想起泰戈尔的一句名言:“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鸟已飞过。”这也许是对坦然最好的诠释。
万事万物总是变幻莫测,也是客观的。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从不同的角度,换个思维方式,也许你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面对生活,坦然相待,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亮点透视】
作者一反常人处事的的姿态,以坦然的心情对待生活。在作者看来,垂钓者虽空手而归,脸上却挂着笑,是因为他钓到了快乐;清洁工工作虽平凡,却因奉献而显得崇高,以泰戈尔的名言“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为释来述说“坦然”的真谛。文尾见解独道:以坦然的心态看待生活,你会发现更有光彩的一面,鼓舞人心。
例文16:
西西弗斯你快乐吗
陕西一考生
西西弗斯因欺骗天帝被惩罚推巨石上山,日夜不息,这是永远的惩罚。
西西弗斯,你快乐吗?我站在山脚,旁边是两座山,两个西西弗斯。
右边,山岩。春日寒风料峭,夏日骄阳如火,秋日蓬蒿遍野,冬日风雪击面。西西弗斯愁眉苦脸,脚步沉重,每一声喘息都饱含愤怨,每一滴汗水都充满牢骚。
左边,山势挺拔。春天繁花盛开,夏天鸟鸣啾啾,秋天漫山红遍,冬日银装素裹。西西弗斯红光满面,每推一步都有舒心的喘息,每上一米都有成功的微笑。
巨石推到山顶,它打了一个转儿,又自动滚下了山脚。
右边,西西弗斯无力地瘫倒在地上,捂住脸,绝望地大哭:“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呀!”
左边,西西弗斯擦了擦额头的汗,拍拍身上的土,微笑着说:“又成功了一次!”然后,随手摘下一朵小花,哼着小调走下山坡。
同是惩罚,为什么结果完全不同?西西弗斯,你快乐吗?
右边回答:快乐?怎么可能?这石头被推上去,又下来,辛苦而单调的重复,年复一年的辛劳,却换不回任何结果,这简直是世界上最残酷的惩罚!这样的酷刑里,哪里会有快乐?哎———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左边回答:当然快乐!我知道夕阳在哪个山峰后落下,我知道一路上每棵树的年龄,我知道哪些树上住着画眉,我知道哪道小溪里小鱼最多。每次经过它们,它们都会与我攀谈,我懂它们的语言,我了解它们的情感。每天,和这么多朋友在一起,谁会不快乐呢?
站在山脚,我凝神静思。
接受惩罚的西西弗斯看不到春花之绚烂,秋果之丰硕,禁锢的心灵中全是愤怨牢骚,他不快乐,更不幸福。
享受过程的西西弗斯,听到了鸟鸣风语,感受到了夏之热烈,冬之静穆,心灵与大自然相通,他能不快乐,能不幸福吗?
【亮点透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朵花在不同的“镜子”中便会映下不同的影子。同理,持不同观点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认识,作者就是以此为切入点,对西西弗斯的快乐提出疑问。同样是惩罚,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心境:享受与煎熬。有句话叫“世界上并不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发现快乐的眼睛。”那么就以文中的“右边”为鉴,保留一双善于捕捉快乐的眼睛吧!
例文17:
也谈“有刺的蔷薇”
陕西一考生
有刺的蔷薇是鲁迅先生颇为得意的话题,曾经一论二论,再论又论。后学不才,却也不妨班门弄斧,谈谈一己之见。
一、刺与花
蔷薇自然是有刺的,然而,人们总是去赏花,未见哪位“别有雅致”专门赏刺。有刺自然是要扎手的,不然先生笔下摘花的小姑娘何以泣涕连连!然而且慢,不摘花的赏花人为何也常常自忧不已呢?一朵花看到了另一朵盛开的花和自己的刺,却忘了那盛开的花也有刺,自己本也是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然是消极的结论,但当我们在看别人时,确实经常只看到优点,又牢记着自己的不足,于是妄自菲薄,灰心丧气,全然没有了快乐的影子。这种对“关己杂事”的联想,怕也不是什么积极的结论吧!
二、癞头的快乐
一朵花的自卑与痛苦是因其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错误,癞头而快乐的阿Q却是我们无论如何改换角度都只能分明看到一颗“满目疮痍”的癞头!阿Q的快乐是“挨了许多儿子的痛打”换来的,这绝不仅仅是改变思维方式的问题。西人弗洛伊德曾说:“当一个人身陷难以脱身的痛苦,便会转而爱上这痛苦,给自己以安慰。”诚哉斯言!改变思维方式可以给人以安慰,却无法改变环境让人摆脱痛苦!
改变思维方式,花儿发现自己的美,得到了快乐幸福。癞头虫豸要得到幸福快乐,怕还得有更深的缘由吧?
三、无花的刺
蔷薇有刺是天经地义的,然而无刺的花是有的,无花的刺也有不少。蔷薇本属观赏植物,美丽的花正是其本质所在。可有些无花的干刺颇是自命不凡,打着蔷薇的字号招摇过市,好不自得。有人质疑,便说:“换种思维方式看,我不是刺,我是无花的蔷薇。”更有甚者,还大肆宣扬:“无花的蔷薇才是最尊贵的品种。”让别人换个思维方式看自己,于是钱财名誉手到擒来,还怕自己不快乐,不幸福吗?我想,这只是眼下流行的所谓包装吧?只是不知盲人神射手、哑巴歌唱家何时会出现。
四、花也无刺
蔷薇一定是有刺的吗?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转基因技术不是正可以造出无刺的蔷薇吗?若先生地下有知,怕也会开怀一笑吧!但是且慢,有人说:“人又不是上帝,怎能乱来。变换思维方式,又怎能拿人类命运开玩笑?”我顿时语塞,本以为换个角度,岭岭成峰,却突然发现,面对现有的幸福、快乐,变换思维方式似乎很是沉重。
怪不得先生要一论二论,再论又论,这“花下的刺”抑或“刺边的花”又有几人能说得清呢?先贤既已无招,我也不妨罢笔。常换种思维方式看世界,继续我的思考着的幸福生活吧!
【亮点透视】
作者借用鲁迅大师的话“有刺的玫瑰”来阐述一个深刻而透彻的人生道理:换种思维方式来看这个世界,就会收获意外的惊喜与美丽人生。文风颇具文学巨匠鲁迅的风骨,说理透彻深入,见解独特,刻画细腻,语言犀利,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作者善于表达,构思巧妙,颇有说服力。
例文18:
快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陕西一考生
清晨,精神百倍地走下楼梯,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走出楼门才发现下起了雨,又不得不上楼去拿雨伞,满肚子不高兴,边上楼边想:“今天的体育课肯定又泡汤了,今天中午肯定又回不了家了,又得吃厨上那有盐没醋的饭菜了,一会儿打不上出租,公交也肯定很挤……”
走出院门,一路上的几个情景却使我的心情渐渐舒畅起来——
镜头一
突然听见一阵哭声,循声望去,一个背着大书包的小男孩滑倒了。早点摊前一位正喝豆浆的阿姨赶紧撂下碗跑过去扶起小男孩,又蹲下身子帮他擦掉衣服上的泥水,重新为他撑好伞,一边嘱咐着,一边送他走过马路……
看到这一幕,我微微一笑,原来雨中更能见真情呀!
镜头二
公交车停站,车窗外,一位三十多岁的妈妈不得不跳下自行车,艰难地推着后座上的女儿在人群中穿行。雨披的帽沿下,雨滴顺着这位年轻妈妈发梢一滴一滴地滑落,而她却只顾稳稳地推着车子。多么熟悉的情景!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我的妈妈骑着自行车接送了我六年,风雨中,妈妈发梢的雨滴也是这么一滴一滴滑落的吗?看着自行车后座上那个被雨衣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女孩,我笑了……
这原本恼人的雨幕竟让我感受到了拥有母爱的幸福和快乐。
镜头三
座位旁边,一位五十多岁的农民吩咐他对面的青年:“今儿赶紧往家打个电话,看咱那儿下了没有!一冬都没下了,春雨贵如油,多下几场这样的雨,省多少浇地的钱呢!”是呀,已经好久没有下雨了,风调雨顺才会有丰年,我有什么理由讨厌这场雨呢?我应该和农民们一起高兴,一起快乐呀!
走下公交车,心里已没了半点烦躁,体育课不能打篮球,却可以在室内看NBA了;中午回不了家,又可以和同学们侃明星了;打不上出租车,坐在公交上不也让我看到了这么多生活中的真实画面,体味到了幸福和快乐吗?换一种思维方式,幸福快乐原来如此简单!
【亮点透视】
作者首先以上学碰上下雨时“满肚子不高兴”开场,但当作者走出院门,却意外地收获了那一份美丽与欣慰,才发现“快乐原来如此简单”。使心情很快变得舒畅起来的原因,其实源于生活中的几个真实而感人的画面。这就是快乐的源泉,这就是生活的真实之处。整篇文章描写深刻、细致,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主题表达明确,分析深入。
例文18: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四川一考生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陷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击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的甜甜的笑……
【亮点透视】
文章选取古代有名的文人志士遭遇仕途不顺和挫折时,令人佩服的胸襟和乐观态度,极具说明力地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遭遇挫折,笑对痛苦,就会看到蓝天、白云、青草和嘴角边甜甜的笑。文章用词恰当准确,文采飞扬,思想深刻,表达成熟,刻画深入,脉络清晰,让人心情豁然开朗,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例文19:
镜中日本
湖北一考生
当大唐盛世的瓦当不再锃亮,当歌舞升平的霓裳不再绮丽,昨日繁华渐渐褪去。一叶带着一个叫徐福的术士和追随而至的童男童女的扁舟向一个小小的渔岛驶去,一个名叫日本的民族在中国的臂弯里成长。可这小小的渔岛却见证了泱泱中华的悲欢荣辱。
前天,当驶向西域的驼铃叮当作响,笨重的骆驼身上滋滋地冒着热气,碧眼的狐狸四下张望。闭关锁国的清政府不过是一个戴着罂粟花冠的瞎眼老人。可是另一个腐朽的帝国却在明治维新之后睁大眼睛,张开臂膀,接受挑战,重唤生机。于是,古老的中华惊醒了,在维新变法,洋务运动中寻找重新崛起的机会,开始在这面镜子的照应下迈出自己的脚步。只是,这一觉睡得太久,这一步迈得太迟。
昨天,贴着膏药旗的军舰驶进了我们的海港,大力丸的广告贴在了整个中华的伤疤上,六朝古都被鲜血浸染。我们奋起反抗,高唱着“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保卫自己的家乡。当我们憎恨他们的时候,却发现这群禽兽却有钢铁一般的意志,难以想象的团结和纪律。于是,一团散沙的我们震惊了。也连起手臂,筑成统一战线,组成血肉的长城顽强对抗。终于,在这面镜子的反衬下,我们找到自己而最终取得胜利。
今天,国门敞开了,华夏民族昂首于世界之林。可是,我们却发现常常以一步之差落后于人。陶瓷是中华之瑰宝,却无法走向世界,日本人却在茶杯上作了一个小小的改进让它更适合高鼻子的白种人,就把他的茶杯远销各地。动漫,不是日本首创,却成为其国民增长的第二大热点。中国少年的钞票源源不断输入,才又让中国震惊。日本人并不比我们聪明,但他们的精明和细致却往往在最后成为胜利的筹码。我们面对这样的镜子,却不免让人感慨良多。
中国,不是一个名词。日本,却是一个惊叹号。让泱泱中国从这样一面镜子上重新审视自己。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我们以日本为镜。也许有人不齿,也许有人怨恨。但是在竞争如此惨烈的今天,我们应当为有这样一面镜子而庆幸。昨天,我们已经为这面镜子付出高昂的代价。今天,我们应该提早预防。
想起了爷爷的一句老话:狼来了,你可曾准备好猎枪?让我们擦亮镜子,迎接明天。
【亮点透视】
语言深沉,寓意深刻。文章先回顾曲折、屈辱的历史,接着又联系现实。日本是中国的一面镜子“日本人的精明和细致”让中国震惊。文章在篇末提出了希望:让我们擦亮镜子,迎接明天,奋起直追,敢于竞争。
例文20:
收藏阳光
黑龙江一考生
人只有一生,我手只握一个筹码,手起处,转骰间已报出点数,属于我的搏戏已告结束。盘古一辨清浊,便过三万六千载;李白蜀道不通的岁月,“忽忽竟有四万八千岁”;神话是的樵夫一驻足观棋,便已柯烂斧锈,沧桑几度。
是啊,人生如此短暂,为何拒绝阳光射入潮湿的心扉呢?为何让悲欢失落甚至是主观臆想的阴影笼罩在你本应是“雄姿英发”的面庞呢?
人的一生,本来就是有晴天,也有雨天;有平川坦途,也有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挫折跟痛苦会像夏日的雷雨,将心淋湿;也会像一记闷棍,你还未来得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被打入黑暗的深渊。在黑暗中,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有时还有你亲手织起的樊篱将你自己紧紧捆绑,在这时候,只有用你收藏的阳光温暖冰冷的心灵,去冲破樊篱,冲破黑暗,重获温暖的阳光。
耳聋,对于常人说只是部分世界的死寂,而对于音乐家来说却是整个世界的毁灭。整个世界毁灭了而贝多芬依然挺立,他捕音为凤,谱曲为凰,在烈火余烬中重建欢乐的世界,使他的世界重新充满七彩阳光,他借拿破仑的十指,向世界冥冥中的命运傲然奏响他的《命运交响曲》!
阳光下的我们却不知好好收藏,一任孤寂的人在苦闷中彷徨,记得有位同学曾写过这样一首小词:“昨夜有雨愁思长,懒梳妆,恐开窗,未卜来日前途何茫茫,不敢抬头计晨阳,忽一岁,草木黄。”这怎像被比做“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的我们发出的“豪言壮语”?这岂是肩负振兴祖国重任的我们所应有的“壮志豪情”?我们应面对阳光,对着大浪 淘沙、鲜花吐艳,唱一首豪迈的歌,唱得那天蓝海也蓝,唱的那茫茫大地笑开顔!外加和词一首:“少年自有少年狂,涉昆仑笑吕梁,十年磨剑,今日试锋芒。烈火再炼双百日,化莫邪,断金刚!”
来吧,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都来收藏阳光,用阳光点燃希冀的双眸,用阳光照亮你前行的目光将不再迷茫,你稚嫩的步伐将不再彷徨。
如果你正经受严寒,那么春意已离你不远。
如果你正付出,那么花红柳翠会向你展现。
如果你将最美的梦播进冰封的土壤,那你收获的会是一个姹紫嫣红的阳光绚烂的春天。
【亮点透视】
生命是最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的!而作者的标题“收藏阳光”让人眼前仿佛感受到一片灿烂的阳光,让人的心顿时亮堂开阔起来.而文中对大诗人李白、音乐家贝多芬鲜活例子的引用,更使让本文内容显得深刻而富于思辨性.语言掷地有声,说理透彻,让读者为之心动, 为之震撼, 为之思索,引起强烈的共鸣.收藏阳光“你将收获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深化了主题,意味悠长。
例文21:
坚定不移
河南一考生
太多的流行模糊了双眼,太多的声音嘈杂在耳间,追星的风刮个不停,“克隆”技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
没有了个性,没有了自我,有的只是随声附和,有的只是随波逐流。于是,我们越来越不相信自己。歌声等着歌星教我们,理论等着专家告诉我们,就连生活也等着名人们指点我们!
相信自我吧!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你是独一无二的,你的思想、主张必须展示,必须得到张扬。
不过,当“举世皆醉”时,“唯我独醒”需要坚定的信念,需要对自己清醒、正确的认识。
没有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没有对自我的深刻思考,相信自我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追求散发着道德的幽香。
吴士宏“逆风飞扬”,因为她知道,挑战正是发展自我的最好途径。
史丰收几十年如痴如醉搞速算,因为他知道,从高位计算是提高速度的最佳突破口。
相信自我,更需要大无畏的勇气。
有时你要面对指责与嘲笑,如同莱特兄弟提出要飞上蓝天的梦想。有时你甚至要面对更大的危险,甚至死亡,正如布鲁诺坚持日心说,最终被宗教裁判所处以火刑。
要相信自我,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和艰险。
张志新烈士,在全国都陷入了迷惘之中时,独立不移,坚持自己的信念,毫不畏惧严刑与死亡的威胁,在天地间大写出一个“人”字。
人口学家马寅初,为维护学术的尊严,以九十高龄勇敢地面对几乎是全国上下的共同“声讨”。
今天,“张扬个性”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真正需要提出自己的主张,并坚持自己的主张时,我们却往往犹豫了,彷徨了,退缩了,放弃了。
只要你是正确的,你就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相信自己,坚守自己”。
相信自己很难,坚守自己更难;正因为难,才更需要相信自己,坚守自己。
【亮点透视】
文章从流行潮、追星风写起,强调当今社会需要相信自己,张扬个性,立论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感。主体部分从三个层面,对坚守自信进行论证:一是对自我有深刻的思考,二是要有大无畏的精神,三是蔑视困难和艰险。其间引述了屈原、吴士宏、史丰收、莱特兄弟、布鲁诺、张志新、马寅初等典型论据,材料丰赡,论证有力。结尾照应开头,总结全篇,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例文22:
自己做主
河南一考生
刘处长虽然到了退休年龄,办了手续,但那头发却是又黑又密,像个年轻人似的,在别人看来是用一头假发来装嫩。
一天,老伴对他说:“老刘阿,就别再留那官场头了,让别人误以为你恋着那处长的位置呢!你国字脸,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你最好留成大背头,像个教授什么的,多上档次!”老刘一听,觉得有点道理,于是直奔理发店,师傅给他改了发型,吹了风,喷了摩丝。老刘出来,一脸阳光灿烂。
双休日,儿子儿媳回来吃饭,一见老爸变了发型,像见了外星人。儿子说,老爸,你的头发怎么变样了?老刘说,头发怎么了,不好看吗?从前是几十年一贯制,现在不是创新吗?这叫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儿子笑着说“‘俱’什么‘进’,‘接’什么‘轨’!呀,你这叫复旧。你的发型就像一个老学究,‘套中人’,老气横秋。我建议你留个新潮头。”老刘不以为然地说:“我又不是年轻人,又不想返老还童,既然已经改成大背了,就大背吧!”
儿媳一听,忙制止说:“绝对不行,大‘背’的‘背’就是‘背时’的‘背’。”多杀风景啊!儿子儿媳说着,硬把老刘塞进了车里,去理发中心给老刘理了个新潮发型。
又过了一个星期,女儿从外地回来,一眼看见爸爸的新潮发型,冲着爸爸嚷道:“爸爸,老了就是老了,事实无法改变,就别再留恋青春年华了。这种发型不适合您!走,快到理发店,帮您理个小平头,小平头是一个哲理性很强,很有内涵的发型,要不,很多老一辈革命家怎么都对这个发型情有独钟呢?”
老刘经不住女儿的评说,只得随着女儿去理成了小平头……
到了月底,一家人包了桌酒席祝贺老刘六十大寿并光荣退休。老刘让儿女们先去,说自己随后就到。大家来到酒店,没事又说起老刘的发型,都说自己的设计最合理,最美观,最大方。说着说着,老刘来了,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全家人都感到纳闷。老刘说:“退休一个月,你们给我变了三次发型,都想指挥我的脑袋,都想按你们的世界观改造我的脑袋,我觉得这不行,我的脑袋还得我说了算。”老刘说完,摘掉帽子,老刘剃了个锃光闪亮的和尚头!老刘说:“现在我的头是一张白纸,以后头发长长了,留什么发型,我自己做主!”大伙一片哑然。
【亮点透视】
情节一波三折,趣味横生,叙述轻松自如,故事幽默而富于哲理。老刘的发型由“官场型”先后变为“学者型”、“新潮型”、“哲理型”等三种样式,或许都有道理,但那都是别人的设计,不一定是最适合老刘自己的那一种发型。在屡次改变发型的过程中,老刘悟出凡事要自己做主的道理。结尾耐人寻味,富有启发作用。
例文23:
相信自己 相信他人
河南一考生
相信自己是一种信念,它不是繁花如梦似锦,却如青松雪压不倒。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才会坚持到底,自信永远。
听取意见是一种气度,它不是高天辽阔无际,却如大海容纳百川。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气度,我们才会集思广益,从善如流。
不是吗?相信自己不意味固执己见;听取意见也不代表亦步亦趋。
唐太宗自由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他不怀疑自己的才能,但同时也接纳了魏征的“十思”,而不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
齐王也有管四方,理朝政的能耐,他也不会怀疑自己的才能,但他同时也接受了邹忌的“纳谏”,而使“燕、赵、韩、魏皆朝于齐”。
谁都不会轻易怀疑自己,可谁又能像前人那样善于纳谏,听取别人的意见呢?总以为“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势不两立,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或总以为别人无往而不胜,何必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在相信自己,满怀自信的同时打开那一个个布满友爱之心的劝烟箱呢?
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明天大地飞歌,相信未来有我们开拓。
相信别人,尊重别人,相信别人为你着想,尊重别人理想的选择。
是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它们如同玫瑰,刺痛了你我的手,但是,心灵的创伤要我们自己修补,手上的伤口还得让别人为我们包扎。我们相信自己会战胜困难,但我们从不否定他人的帮助,没有谁能独自生活而没有他人的帮助。
所以,不要固执,偏激,不要一味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有时别人的劝言犹如良药,虽然苦,却能根治你的病痛。也有时,别人的劝言犹如毒药,它的外表也许是鲜美的,但却能要了你的命。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有选择地,理性地,明智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好的,拿过来就是;不好的,任它去吧,春风吹了又吹,花儿开了又谢,我们管得了那么多吗?
相信自己,你做到了吗?
听取别人的意见,你会吗?
【亮点透视】
作者用“相信自己是一种信念”、“听取意见是一种气度”作为开篇,但继而又阐明“相信自己不意味固执己见;听取意见也不代表亦步亦趋。”,更递进一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文章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妙笔生花,视觉独特,刻画深刻,发人深思,结尾意境深远。
例文24:
思考着倾听
河南一考生
人类拥有大脑和耳朵,大脑用来思考,耳朵用来倾听。独自思考而不吸纳意见,我们容易偏执;一味听取而不加思考,我们容易迷失;真正的智者是善于思考着倾听的,为了让自己的智慧之河永不干涸,我们应该在思考中聆听来自别处的声音。
群山威武却依然聆听小溪的叮咚之响;垂柳轻柔却依然倾听风的细语,其舞风中,更增风致;人是自然的主宰,学会聆听将会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齐王听取了邹忌的意见,才会出现“门庭若市”的进谏只风;赵太后采纳了触龙的提议,才使赵国免去了一场战争的威胁。倾听是人类无声的语言,学会倾听,干戈化为玉帛,劲敌化为执友。我们倾听的是良言善语,我们吸取的是真诚的给予。
思考这倾听,这是多少仁人志士的心声。
俞伯牙与钟子期以乐会友,铸就了高山流水的知音情。倾听于交友,于生活,于成功是密不可分的。楚怀王若能思考着倾听,屈原不会怀着无可奈何的忿恨自投汨罗;失败者若能学会倾听,就不会承受再次失败的痛苦;悲哀者若能在静静的思考中倾听别人的劝导,快乐的阳光终会洒满他的发际眉梢;迷失于思维的巷道,他人的善劝如同路标。学会倾听,我们很快就会找到出口;留恋于徘徊中,我们驻足于目标周围的野花香草,倾听别人的语言,思考着自己的目标,我们才能放下次要的东西,直奔成功。思考给了我们倾听的基石,倾听赋予思考灵动的色彩,思考着倾听是我们造就自我的良方。
任何不假思索的倾听同任何不理倾听的思索一样有害。趋利避害,方是我们升华自我的方法。亚里士多德倾听了、思考了,缜密地思维之后,发出了“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至理名言;但丁思考了,倾听了,反复地求索之后,高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思考让倾听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前人尚懂思考与倾听的结合,我们更该让思考的光芒照亮倾听走来的道路,让倾听的余音浇醒思考的迷茫。
思考着倾听——这是我们前进的路灯,奋进的动力,成功的良伴。
【亮点透视】
作者用群山威武尚且知聆听小溪的叮咚,垂柳轻柔尚且知倾听风的细语,自然导出人作为万物主宰,我们更应该学会倾听。文章又综合齐王纳谏,屈原自投汨罗江,以及亚里士多德、但丁等中外实例表明“思考着聆听”才是明智之举,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言辞在理,事例丰富,令人信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zzw/21689.html

相关阅读:高中优秀作文赏析:病毒的危害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积累
高考语文辅导:写景文章的高远立意
2019年高考作文题预测-“奏响胜利之歌的和旋”
诗意地栖居-话题作文“寻觅生活中的诗情”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