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高考:记叙文结尾17法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高考作文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人们称好的文章的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下面介绍几种作文结尾方法:

  1、祝愿法

  文章的结尾,表达作者的祝愿、愿望,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的结尾:“愿母亲在地下安息!”就是这样。

  2、评议法

  记叙文结尾,篇末往往有个简短的评议或评述。例如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有这样的结尾: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潮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3、扣题法

  文章的结句与标题呼应相扣,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结尾,就用了这样手法。请看: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象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4、道具法

  文章始终贯穿着某一件事物,并以这件事物作为故事的终结。例如江耀辉的《红军鞋》:

  “幸好除了子弹打的那个洞以外,别处还没有破,我赶忙把它脱下来,磕掉泥巴,又挂在腰上。”这个结尾就以贯穿文章始终的红军鞋作为故事的终结。

  5、终结法

  文章的结尾,把故事的终结交代给读者,以此来作为故事的结尾。如罗广斌、刘德彬、杨益京三人写的《挺进报》的结尾就是这样:

  “革命同志以无比的机智战胜了敌人,保全了党组织。”这个结尾就交代了故事的终结。

  6、直抒胸臆法

  文章结尾,作者毫不掩饰地把自己的希望和内心感情直接写出来。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就是这样结尾的:

  “朋友,天山的丰美景物何止这些,天山绵延几千里,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奇丽的美景,你要我说可真说不完。如果哪一天你有豪情去游天山,临行前别忘了通知我一声,也许我能给你当一个不很出色的向导。不过当向导在我只是一个漂亮的借口,其实我私心里很想找个机会去重游天山。”这个结尾就表达了作者的希望。

  7、烘托法

  结尾把环境气氛加以烘托,给人更强烈更深刻的印象。如杨沫的《坚强的战士》就是这样结尾的:

  声音开始是林红一个人的,以后变成几个人的,再以后变成几十个、几百个人的了。这口号声越来越洪大,越壮烈,越激昂,好象整个宇宙充满了这高亢的呼声。

  8、推测法

  文章结尾时,对文中所写的人和物想作个交代,但又没有确凿根据,或者就是为了制造一种悬念,于是就用了推测法。例如《孔乙己》的结尾: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子的“大约”二字即说明是推测了。

  9、对比法

  结尾时,把人物或事件的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使之更加鲜明突出。例如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的结尾:

  “你的忠实的朋友——从前是个正派人,可是现在成了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诡讹诈专家的马克·吐温。”

  10、绘景法

  以描写景物作为结尾。如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风,更猛了。雪,更大了。

  11、时空法

  结尾处点明时间或地点。如《海市》:那真实的海市并非别处,就是庙岛群岛。

  12、怀念法

  文章结尾处表达出深厚的怀念之情,给人们留下不尽之思。如方纪的《挥手之间》就在结尾处表达了这种感情: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主席站在飞机舱口,用坚定的目光望着送行的人群,用宽大的手掌握住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慢慢举起,举起,然后用力一挥,停在空中在他面前,无数的战士正朝着他所指的方向奋勇前进。

  13、意外法

  文章结尾,使人感到出乎意料。如莫泊桑的《项链》:

  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14、总结法

  文章结尾处把全文内容作个总结,有的还把全文的中心思想归纳出来。如马识途的《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四川抗洪救灾记事》的结尾:

  四川的党政军民,在这次抗洪救灾向自然作斗争的总体战中,为了抢救国家物资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他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充分发挥了人定胜天的无比威力,打了一个大胜仗!

  15、呼吁法

  文章结尾,向读者发出呼吁。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16、照应法

  文章结尾时,为了使前后呼应,中心明确,线索清楚,结构紧凑,常常要对前文加以照应。照应题目,照应开头,照应线索,照应主人公。如戈果理的《泼留希金》。结尾时就照应了主人公:

  现在站在乞乞科夫面前的,就是这样的人!

  《变色龙》的结尾就照应了开头: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17、特写法

  在结尾处,把文中所写的人物用“特写镜头”描写出来。如《草地晚餐》的结尾:

  夕阳把草原映得更加光辉灿烂。总司令那稳健的身躯,犹如一株青松,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巍然高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zzw/8416.html

相关阅读:高考作文人物素材积累
高中优秀作文赏析:病毒的危害
2019年高考作文题预测-“奏响胜利之歌的和旋”
诗意地栖居-话题作文“寻觅生活中的诗情”导写
高考语文辅导:写景文章的高远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