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生命教练的作用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教练技术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生命教练的作用

  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生命教练的认可和广泛传播,该原理不仅在企业管理、运动竞技、军队训练中效果明显,更广泛应用于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提升。

  人们面对新环境和变革的挑战时,会出现压力,传统的解决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技术性的方法去应对挑战,压力降低了,但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挑战依然存在。另一种方法是重压之下采取逃避策略,逃避压力,逃避责任,逃避工作,本人一旦逃避,压力自然转移到其他面对挑战者的身上。自身压力虽然降低了,但同样没有正面彻底地解决问题。

  还有一种有效方法:在人们达到忍耐极限之前,开始进行调适,调适信念,调适心态,以适应变革的环境,同时在调适的过程中找到更为有效的方法。变革和创新给人带来冒险和不安,调适就是让人们直面冒险,将冒险可能带来的矛盾公开,从而推动人们积极适应环境,开拓思路,开放新的可能性。当人们采取新的解决方案后,挑战得到克服,压力自然降低。

  生命教练的作用就发挥在调适的阶段,是调适的有效工具。在训练过程中,教练不会为被教练者判断什么心态是对的,什么心态是错的。教练的标准没有对与错,只有是否有效。

  教练常说:教练犹如一面镜子能真实反映真相。"照镜子"取义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警世名语:"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鉴兴衰。"教练帮被教练者照镜子,让对方看到此刻他的心态是怎样的,这种心态相对于他的目标是有效还是无效呢?以及这种心态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当对方看到真实的心态以及心态与结果的联系后,自己做出心态和行为上的转移。

  教练反映什么真相呢?

  教练过程中肯定会碰到很多实际的情况,教练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真实地反映。反映出"我认为的"与"别人认为的"之间的差距。其实,每个人都是自以为是的,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没有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眼光,没有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有的人认为自己非常负责任,但是周围的人并没有感受到他负责任。有的人认为自己非常软弱,对生活无能为力,内心很自卑,可是别人却感到他是一个敢想敢干,胆识超群的人。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经常有差距,可是旁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一般不会把真实想法告诉对方。教练就是这面真实的镜子,会把"别人认为的"反映出来,令被教练者看到自己的另一面。

  反映出"应用理论"和"拥护理论"之间的不同。"应用理论"是人们嘴里说的理论,而"拥护理论"是人们行动所遵循的理论。这两者经常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俗话讲的"言行不一致"。我们总是要求别人说到做到,可是大多数人自己却是说一套做一套。我们常常讲要信守承诺,但又总是用这样那样的借口违背承诺。教练就是将被教练者"说的"和"做的"之间的差距反映出来,协助对方明白他的行为并不是朝着他想的方向去发展。

  反映出"演绎"与"事实"的差距。人总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眼睛所看到的范围有限,眼睛看到的只是某一刻或者某一时段的现象。可是人们往往将看到的当成事实,然后以此作为信念,去推断和观察世界上的其他事物。当人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到的一定是眼镜的颜色,以为看透事实,其实看到的只不过是自己底层信念里的东西,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教练协助被教练者拨开信念上的迷雾,清晰地看到事实本身。

  很多时候,人们看不清自己,有两个原因:一是每个人都存在有盲点,没有内省自己的习惯,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所有的不对都是因为别人;一个是恐惧,不敢接受自己的真实状态,不愿意承认真实的自己也有自己不喜欢的一面。人们不敢改变自己,是没有面对和接受自己。教练的作用就像一面镜,协助人们看到自己的位置或状态,从而更有效地改善自己。

  近年来,随着被企业界所青睐,"生命教练"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流及个人蜕变的源动力,是《第五项修炼》理论在人本管理实践中成功的具体运用。它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方式,核心内容是教练以中立的态度,用技巧反映被教练人的心态,使被教练人洞悉自己,并就其表现的有效性给予直接的回应,令对方及时调整心态、清晰目标并以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比如:在教练实施过程中被教练者经常会出现"死火"现象,这时教练就会不断地问:"发生了什么事?""你要什么?""你下一步怎么做?"通过递进式对话为被教练者进行清晰。其目的就是通过清晰和指引令被教练对象转移,从而有效地将对抗转化为动力。

  "死火"是对"一个人处于不被教练状态"的形象说法,属正常现象。通俗地讲就是有些人在接受教练的过程中,出现"抗拒、恼火、伤心、生气、愤怒、迷茫、放弃"等消极状态,执著于自己的"对";"停"在那里,不去寻求有效沟通,就像汽车突然"熄火"一样停下来。每当这个时候教练就会恭喜死火者,恭喜他又多了一次成长机会。"死火点"恰恰是被教练者需要提升的地方,也正是得以成长的时刻,只要被教练者愿意停下来,反思一下,就会看到自己以往的心智模式和行为习惯对自己有多么大的影响,造成了什么样的阻碍,死火者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穿越。唯有那些不断穿越,愿意往前走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教练是镜子,不会直接告诉被教练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只是客观地反映真相,告诉被教练者他看到了什么,令被教练者认识到自己现在的位置距离自己的目标还有多远,至于改正与否是被教练者自己的选择。就像你站在镜子面前试穿衣服一样,镜子只是客观地反映出你试穿衣服的颜色,款式,布料,是否合身、得体。至于是否漂亮,是否合乎你出席的场合,你的皮肤、发型是否相匹配以及是否需要调换,是你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教练是灯塔。人生路上,每个人都需要教练的回应和指引,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练,但每个教练对于被教练者来说都是重要的。好比你是航行在大海上的轮船,靠着灯塔发出的信号辨明方向。灯塔是静止的,只是中立地发布着指引信号,至于是否遵从信号以及如何调整航向是船只自己的选择,灯塔不会因为轮船做出的选择而发表自己的观点。教练有不同的风格和类型,但无论怎样,一个优秀教练的出发点都是支持被教练者,也就是生命教练理论所阐述的"焦点向外"。

  我记得一个很有趣的短信,写在这里,我们在轻松的同时看看有什么感受:

  我是灯塔

  一艘舰艇航行在大海上,天很黑,蒙蒙有些雾,不是很大但也足以影响到能见度。突然,正前方出现一束灯光,而且越来越近。舰长是一个非常自以为是的家伙,见此情景,以为是有其他过往船只开来,就对发令兵说道:"告诉前面那个家伙,让它向右转舵二十度。"

  不一会儿,对方回话,"舰艇向右转舵二十度。"

  舰长一听非常恼火,对发令兵吼道:"告诉那个不知好歹的家伙,向右转舵,我是舰长。"

  很快,对方回应:"我是灯塔,我是灯塔,舰艇向右转舵二十度。"

  教练是雷达。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不断地发射信息,雷达接收到信息后反馈信息回来,飞机的操作人员根据雷达的反馈辨明方向及前方状况,并作出各种决策。教练就是你人生路上的雷达,不断地反馈所接收到你的所有信息,这就是"回应"。

  教练是马车。教练是马车,你是驾车的马,你想把车拉到哪里就到哪里,主动权完全在你手里,教练承诺于你的承诺。但是马和车是一对搭档,必须配套,马小车大,拉起来就会吃力;马大车小,就会把车拉散。

  教练通过对话,调适被教练者的信念和心态,对方在被教练的过程中自己找到答案,拟定行动计划,创造出符合目标的未来。教练与被教练之间是双向互动、互相信任的关系,两者共同的承诺是达成被教练者的目标。因此,教练不同于顾问、心理辅导和教授等专业人士,教练也不是扮演权威的角色。

  顾问的工作是建立在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基础上,为对方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顾问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教练不是给出答案,而是启发引导对方自己找出答案,教练不一定是专业领域的专家,但他一定是一个好的聆听者,他实施教练的焦点在被教练的人身上。

  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关注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倾向于集中解决旧的问题和老的痛苦,通过舒缓对方的情绪,给予心理上的帮助,协助对方纠正行为,属于疾病的范畴,需要专业医生甚至药物的辅助治疗。教练工作则是立足现在着眼于未来,关注的焦点是目标的设定和未来的行动,支持功能正常的人获得更大的成果。

  尽管教练可以通过专业的积累成为行业内的权威,但是,教练在做教练的时候,不是扮演权威的角色。组织中的权威一般运用监控的手段,强调管理和领导。教练和被教练者之间不存在监控和管理,是平等的伙伴关系,是搭档,双方共同学习,深度挖掘。教练的方法不是监控、管理、领导和指示,而是聆听启发、挖掘和指引。

  教练不是老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告诉别人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是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者;教练协助对方发现自己身上的优势和盲点,最终是由他自己挖掘自身潜力。

  教练不仅仅停留在调适阶段,最终目的是激发对方采取行动,达成目标。调适是过程,教练是手段,达成成果是目的。

  很多人对体育界的教练非常熟悉,其实你和生命教练的关系与体育教练和运动员的关系一样,教练是你人生旅途的支持者和挑战者。竞技场上拿金牌的人是运动员,生活当中创造精彩的是你自己。教练只是一个工具,是一个支持或挑战你走向成功的工具。

  一个卓越的教练,他首先是一位合作者,他因为拥有某一特定领域的技能而受人尊敬。在一个组织或单位中,一个教练型的领导人能够在发现某个下属的激励因素的基础上,找到独特的方式与下属沟通,支持他获得成功。教练型领导人就像伯乐一样,看人之大,不断地发现、培养、选拔"千里马",进而逐渐地改变着整个组织。

  有关教练的一句格言是:教练能够使人们从一味顺从、随波逐流、从不挑战权威,变成全力以赴--必要的话,还能与众不同甚至独具创新。在一个组织中,只有当个人的理想和组织的目标相吻合,全力以赴才有可能出现。如果上述两种目标相吻合,那么美好前景将会向被教练者招手;而如果上述两种目标相抵触,这时则需要教练支持被教练者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教练将把组织的需求和期望告诉被教练者,并感召他全力以赴,创造一个共赢的局面。教练要给出直接的反馈意见,但是要记住,以提供积极的反馈或消极的反馈作为每次沟通的开始,以达成全力以赴地改善作为每次沟通的结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jiaolian/15453.html

相关阅读:NLP深层信念转化之——九步脱困法
心灵财富训练
曾经陷入的教练陷阱
亨特;博蒙特谈海灵格的家族排列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