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那位笃信佛教多年的顾问界林姓朋友(以下就以“林兄”称之)问我:“应用‘心灵疆界’技巧,要进入‘自性’以上层次,所遇到的大‘关卡’是什么?”,我说:“是‘概念活动’。”
林兄就进一步追问:“什么叫‘概念活动’?”
我说:“您记不记得,我曾经提到,我去上了一个叫作‘爱’的课程?”
林兄说:“当然记得。”
我说:“我一开始,不是体会不到真实从自己内心流露出来的‘爱’,而去找学长帮忙吗?”
林兄说:“是啊,我记得,你那位学长还真不错。”
我说:“我那位学长,刚开始不是问我:‘爱是什么?’,我随口就回答:‘爱就是关怀对方、愿意为对方付出、爱就是把对方看得很重要、爱就是能接纳对方的一切…’吗?”
林兄说:“是啊,你还说,你当时就像小学生在作‘名词解释’,而不是体验活生生从自己内心流露出来的‘爱’。”
我说:“‘名词解释’就是‘概念活动’,也就是我所说的,进入‘自性’以上层次的‘关卡’。”
林兄问:“为什么?”
我没直接回答,反而问林兄:“当我说:‘乌来桶后溪沿岸的风景很美。’时,您真的就已经看到、体会到乌来桶后溪沿岸的风景了吗?”
林兄说:“我又没去过乌来桶后溪,当然看不到、体会不到。”
我说:“我说的、您听到的、您解读的‘乌来桶后溪沿岸的风景很美。’,都是我所说的抽象‘概念’。”
我另一位对“心灵疆界”抱持既质疑又好奇的顾问界朋友(他姓李,以下就以“李兄”称之)突然插话:“如果这句话就是抽象‘概念’的话,那~,我们平常的对话,不都是抽象‘概念’吗?”
我说:“是啊。”
李兄问:“那么,我们现在的对话,也是抽象‘概念’啰?”
我说:“是啊。”
林兄补充说:“照张兄的看法,不只是人际的对话,恐怕,连写文章、读文章、看电视、计算机,甚至,我们自己的思考,也都是抽象‘概念’?”
我说:“是啊。”
李兄惊讶地问:“那~,我们不都活在抽象‘概念’中吗?”
我说:“我只能说,‘概念活动’占我们非常非常大的比率。”
李兄又问:“那~,活在抽象‘概念’中,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有什么不妥吗?”
我说:“我不能说这有什么不妥,我只能说,我们内心的‘概念’,有一些特性,比如说,它必然是‘抽象’的。”
李兄不解地问:“我不了解你的意思。”
我说:“就像我说:‘乌来桶后溪沿岸的风景很美。’这句话,它只是‘抽象’的‘概念’,并不等同于乌来桶后溪沿岸的实际风景,也无法真正传递我内心的实际认知和感受。”
李兄问:“不要老提‘乌来桶后溪沿岸的风景很美。’,我们内心的抽象‘概念’,到底还有什么其它特性?”
我说:“我们内心的抽象‘概念’,都有其其极限。”
李兄怀疑地问:“怎么说?”
我说:“如果,我们针对内心的‘概念’,应用‘5W1H(Why、When、Who、What、Where、How)’,持续不断地问下去,总会发现这个‘概念’有其极限。”
李兄问:“包括你现在说的这句话、这个‘概念’吗?”
我说:“没错。”
李兄疑惑地问:“你告诉我‘我们内心的概念,都有其极限。’,却又说这个‘概念’也有‘极限’,你不觉得很矛盾吗?”
我说:“矛盾归矛盾,但是,如果我们只在‘概念’范围内活动,我们就体验不了我们内心其它的领域,开发不了更深层、更广阔的心灵疆界。”
李兄疑惑地问:“我们内心还有什么方式的活动、还有什么疆界?”
我说:“就是‘自性’以上层次的‘心灵’活动。”
李兄问:“‘自性’以上层次的‘心灵’活动,和‘概念活动’有什么不同?”
我说:“应用‘心灵疆界’技巧时,我发现,到了‘自性’以上层次,我们的‘心灵’活动,就会超出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nlp/2442.html
相关阅读:NLP自修三阶段
NLP:一门无与伦比的身心科技
如何运用NLP技巧处理负面情绪
NAC神经链调整术六大步骤
NLP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