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反面,是不闻不问
童教授说,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是建立基本安全感的时期,妈妈的心态和状态很重要。此时,孩子无法分辨妈妈和自己,心理上与母亲共生,妈妈的体验和感觉能很快地传递给孩子,所以,妈妈要尽量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不要让孩子体验到恐惧感或者抛弃感,平时要尽量多地关注孩子,用眼神和宝宝交流,拥抱孩子,有更多皮肤上的接触。对BABY来说,爱的反面并不是恨,而是不闻不问,冷漠最可怕。
三岁,宝宝首次独立
一岁以内,孩子无“我”的概念,但三岁是孩子的第一个独立期。这时,父母要尽量让孩子顺利完成“分化”和独立的过程。童教授说,一岁半的孩子会有“我”的概念,到了三岁,就会意识到性别的不同。如果父母此时不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仅会影响到第二次独立期(青春期)的个性,严重的会出现孩子成人后仍然离不开父母,走不完青春期的现象。
三岁时,要注意分床睡觉,让孩子有自己的小空间,从小培养起独立感;同时,要教会孩子学会观察,主动独立地了解事物间的差异。
玩具的作用
婴儿爱吮手指,是把它当成了替代性的妈妈。童教授说,真正的过渡性课题,是如何让孩子从只知道有妈妈转变为开始关注其他事物,玩具就是一个最好的替代品,这是孩子在和其他人打交道前的过渡。游戏能让孩子通过操作和体验找到现实感,启发孩子的想像力,是为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打基础的手段。所以,父母千万不要忽视给宝宝买玩具,平时也要多抽时间和宝宝做游戏。
父母不要全能
当孩子要求的父母做不到时,很多家长总认为:“我太无能”。童教授说,对孩子来说,人生第一课就是要学会失望和面对挫折。
在早教中,父母的态度是第一位的。孩子哭了,能一下子找到孩子的哭因当然更好,找不到原因,也没关系,只要你一直在努力寻找,宝宝就能感受到。因此,早教,特别鼓励父母的参与,和孩子一起玩耍,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亲子才有更多共同语言。
孩子应该懂什么
很多家长有一个共同的误区:小孩子,他懂什么。实际上孩子知道的,比家长预想到的要多得多,孩子最能感知世界,学习能力最强。
但家长若急于要孩子多学知识和技能,是不对的。6岁以下应该开发的最大潜能是心理素质、独立能力。家长怀着传统的功利心理,总想和其他孩子比,总想孩子多学点什么,未必是好事。 文/沈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qianneng/kaifa/1220316.html
相关阅读:《全脑超能全书之创造力》重点笔记一
潜能开发 成就梦想
潜能秘密知多少
人脑潜能是如何被浪费掉的
潜能开发的第十定律——工具律